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新型电梯技术应用下检验标准的适应性调整研究

作者

谢沅峰

德阳市重装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德阳市 618000

引言:

高层住宅与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群众对电梯运行的平稳性和舒适度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相关工作者可基于电梯运行的平稳性和舒适度所需,电梯行业正逐渐向智能化和节能化方向进行发展,使得电梯检验标准需要相应调整,以引导行业发展,把握新型电梯技术应用下检验标准的适应性调整要点,取得满意的工作成效。

1. 案例分析

某工作者在新型电梯技术应用下调整检验标准时,为确保检验标准适应性,基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新建下沉展厅有 45 度斜坡,垂直高度 8.4 米,普通电梯无法满足需求,于是安装了斜行电梯,这在区属首次应用。实际调整中,让斜行电梯检验除遵循基本要求外,针对其特殊结构与运行特点,从控制系统、安全保护装置到机房井道,都有严苛定制的参数要求和检验标准。例如,其轿厢需全程自动保持水平,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准性要求更高。检验实施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提前介入,组建专门力量,数十次往返现场同步监督检验。安装过程中克服了作业空间冲突等难题,安装后进行了远超常规要求的上万次运行磨合,确保电梯平稳可靠。除此之外,某工作者在新型电梯技术应用下调整检验标准时,基于历史保护建筑因井道底坑深度仅为 640mm,无法满足 GB7588-2003 等标准中底坑深度不小于 1200mm 的要求,且建筑结构无法改动,电梯施工单位采用浅底坑技术加装电梯。实际调整中,通过轿厢侧旋转缓冲器、安全层站系统及电气安全系统来保证人员安全,通过可伸缩的护脚板等来保证部件安全。如轿厢侧旋转缓冲器在电梯自动运行和底坑作业时呈现不同工况,并有电气开关验证工作状态。安全层站系统在传统层门锁系统基础上增加安全锁及电气开关。可伸缩护脚板在自动运行和应急救援时高度不同,也有电气开关验证状态。检验实施中,检验机构起初不认可相关设计,后经技术管理部门组织行业专家评审,认为方案可行。检验机构完善了检验方案,制造单位完善了维保程序文件,最终电梯通过监督检验。相关工作者可在案例中进行经验汇总,在实际中进行经验落实,在新型电梯技术应用下,让检验标准具备较强的适应性。

2. 新型电梯技术应用下检验标准的适应性调整方法

在新型电气技术不断应用的背景下,相关工作者调整检验标准时,需要从多方面进行适应性调整,以确保电梯安全可靠运行。相关工作者可通过开展技术研究与分析、借鉴国际经验与标准、加强行业参与和协作等,达成既定的目标。

2.1 进行技术研究和分析

相关工作者在进行检验标准调整时,可通过深入剖析新型电梯技术,剖析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以及永磁同步无齿轮驱动等技术原理,剖析性能特点,剖析潜在风险,让技术研究工作有效进行。通过实验和模拟测试以及实际运行监测等,收集数据并分析,了解新技术对电梯安全和性能以及可靠性的影响,为检验标准调整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确保调整成效[1]。

2.2 借鉴国际经验与标准

相关工作者在检验标准适应性调整中,也可通过参考欧美等电梯技术先进国家和地区标准,为确保调整效率和质量奠定基础。具体实践中,相关工作者可通过参考欧盟的 EN81 系列标准、美国的 ASME A17.1 标准,结合我国国情和电梯行业实际情况,将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要求融入我国检验标准,显著提升标准的科学性,提升先进性 [2]。

2.3 加强行业参与和协作

相关工作者可通过组织电梯制造企业和安装维保单位以及检验检测机构等,让多方共同参与标准制定修订,确保检验标准具备一定的适应性。相关工作者也可通过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平衡各方利益,让标准符合行业发展需求,提升一定的可操作性。

2.4 优化检验方法与手段

社会发展新环境下,相关工作者可通过引入先进检验检测技术设备,并对应用性较强的检验检测技术设备合理应用,提高检验效率和准确性。相关工作者可通过合理应用无损检测技术和振动噪声测试仪器以及电梯运行性能监测系统等,达成既定的目标。相关工作者也可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电梯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以便于及时发现潜在安全隐患,以便于实现从传统定期检验向基于风险的智能检验的转变 [3]。

2.5 优化安全评估和风险防控

相关工作者也要注重建立新型电梯安全评估体系,利用安全评估体系对新技术应用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确保评估全面性,确保评估精准度。相关工作者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风险点,可通过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并纳入检验标准要求,进一步提高工作效果。当然,相关工作者也要注重加强对电器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如从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护到报废更新,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3. 新型电梯技术应用下检验标准的适应性调整趋势

新型电梯技术应用下,检验标准正朝着智能化和标准化以及全周期化等方向进行适应性调整。智能化检测趋势方面,现阶段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普及,未来电梯检验将实现在线与离线相融合的模式,检验标准更强调与电梯物联网平台的对接,利用智能设备自动采集数据,采集无人机搭载红外热像仪检测机房设备温度,借助 AI 算法识别门机动作卡顿等。精准化与精密化趋势方面,检验标准对电梯运行品质的要求会更高,将更精准匹配不同使用场景,如针对不同类型电梯设置特定必测项目,紧急制动测试新增“轿厢偏载工况”。全周期检验趋势方面,检验标准将覆盖电梯全生命周期,从设计制造到安装验收,再到使用维护和报废,都会有相应的检验要求。绿色化与节能化发展趋势方面,“双碳”政策推动,电梯能效指标将成为重要检测内容,检验标准会促使电梯行业向“轻量化、变频化、再生化”方向发展。

结语:

结合以上论述的相关内容可具体总结为,新型电梯技术应用下,相关工作者可进行技术研究和分析、借鉴国际经验与标准、加强行业参与和协作、优化检验方法与手段等。从多方面出发,确保检验标准适应性特征显著,让检验工作有序且高效地进行。相关工作者也要注重结合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对检验工作进行不断创新,确保检验工作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强化工作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相群 , 吴志强 , 陈亚丽 , 等 . 户内电梯安装操作平台施工技术 [J].建筑施工 ,2023,45(01):71-74.

[2] 陈 伍 昌 . 无 脚 手 架 电 梯 安 装 工 艺 技 术 分 析 [J]. 机 电 工 程 技术 ,2021,50(04):271-272+287.

[3] 马丹 . 电梯安装工艺及安装施工管理探析 [J]. 居舍 ,2021,(05):138-139+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