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关联探究
赵彦成
云阳县江口镇江口小学 重庆 404506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数学作业作为课堂教学延伸与巩固的重要载体,其设计质量的高低会给学生学习效果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在数学作业设计中重视学生的认知差异,关注个性化发展,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对策
(一)精准划分学生层次
做好学生层次划分能够为作业分层设计提供支持,教师应基于学生的数学基础、课堂表现和作业完全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且要注重动态调整,以保持分层的科学性与灵活性。具体分层标准如下:
基础层:主要包括学习成绩在60 分以下、课堂上很少会主动互动交流、理解重难点知识要慢一些、平时作业的书写有些潦草且经常出现漏题情况的学生。
提高层:主要包括学习成绩在 60-85 分、在课堂上能够积极主动参与互动交流但很少会对复杂问题做出深入思考、作业书写规范但有的时候也会出现思路不够清晰的学生[1]。
拓展层:主要包括学习成绩在85 分以上、课堂上可以积极主动地提问和分享经验方法、作业的完成质量很高、也能够积极尝试多种解题方式,但在知识的综合应用上还有一定提升空间的学生。
(二)梯度设计数学作业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围绕“基础巩固——能力提升——思维拓展”这一梯度,结合教学重难点内容来进行作业设计。尽可能少一些机械性计算题目,让学生在完成情境化、探究类的作业任务中将自身潜能更好的挖掘、发挥出来,促进作业质量不断提升。
例如:以“小数乘除法”这一单元为例,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如下:基础层。要将基础概念和生活应用视为重点,如,可让学生围绕超市商品单价表来计算如果购买两盒酸奶、3 盒饼干需要花费多少钱?让学生对小数乘法的意义有透彻理解;之后再将几道比较典型的错题提供给大家,让学生将其中出现的错误标注出来,并说明原因,以此来增加对计算规则的理解。提高层。要将知识应用、规律探究视为重点。可让学生思考解决“妈妈带 100 元去超市,想买 5 千克单价 8.5 元的牛肉,还有 2 瓶单价 6.6 元的醋,请计算妈妈带的钱是否充足,若不够可对哪种商品的购买数量做出调整?”这类问题,由此来强化学生小数乘除法应用能力的培养。拓展性。要将综合规划、跨知识整合能力的培养视为重点。可为学生布置“班级元旦要举行联欢会,现有200 元预算,请大家对零食、奖品和装饰的单价进行自助调查,然后设计可行的采购方案”这类作业。以此来强化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2]。
又如:以“方程”这一单元为例,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如下:基础层。可将概念理解、简单应用视为重点。如围绕“五年三班有45 人,男生 x 人,女生23 人,请列方程求男生人数”,以此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基础列方程的方法。提高层。可将等量关系、变式思维培养视为重点。如,可将“ x+4.5=9.2 ”这一基础方程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尝试着改编成生活应用题,然后和同桌交换着求解,以此来强化情境创设能力的培养。拓展层。要将综合探究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视为重点,要多给学生创造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机会,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三)实施分层反馈评价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特点,可借助差异化反馈方式,以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对基础层学生,在评价中要将纠错和鼓励视为重点,可通过具体语言来将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指出,如“这道小数除法的商的小数点位置错了,下次一定要记得先看除数有几位小数,再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认可,如“这次作业的书写要比上次工整很多,要继续加油哦!”。对提高层学生,在评价中要将思路优化视为重点,要带领学生联系现有知识经验来开展深入思考。如“这道应用题的解答只应用了一种方式,还没有其他更简单的方式呢?”对拓展层学生,要将创新引导视为重点,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指导中可以主动尝试突破思维局限。如“你的解题方法很好,但有没有其他的方式可以更清晰的展现你的解题思路呢?”除此之外,每个月可以开展“作业之星”的评选活动,对于基础层,可将这个月的“进步之星”评选出来,提高层可进行“能力之星”的评选,拓展层可进行“创新之星”的评选,以多样化评价来将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起来,逐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作业分层设计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首先,在学习成绩方面,实施作业分层设计后,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得到了明显提升,尤其是基础层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
其次,在作业完成质量上,无论是作业的准确率、书写规范度,还是解题方法的创新性,均较以往有明显改善,作业的思维含量也有所提高。
最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都得到了显著增强。各层次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完成符合自身水平的作业,对数学学习也充满期待,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3]。
结语:
综上所述,分层设计数学作业不仅可以做到与学生个体差异的精准匹配,还能够让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合理调整分层标准,深入研读教材内容,科学设计作业,增强作业的吸引力,提
供更具个性化的作业资源,从而保障数学教学质量,有效实现各阶段教育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坤香.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N]. 科学导报 , 2025-04-24 (B03).
[2] 李莎. 分层式家庭作业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小学一年级数学家庭作业分层设计探析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 2018, (24): 43.
[3] 范丽颖 . 分层式家庭作业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小学一年级数学家庭作业分层设计探析 [J]. 华夏教师 , 2013, (02): 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