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思路与措施创新

作者

王鹏

邢台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河北邢台 054000

质量检测是质量监督的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通过检测产品是否符合标准一目了然。近年来,在先进生产科技和制造工艺的前提下,产品性能和质量随之提高,但还是会有各类的造假产品侵占市场的领域。因此,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开展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时,普遍会选择质量检测试验模式完成工作任务和目标。检测结果可作为产品质量监督执法的重要依据,检测过程可以帮助监督人员更深层次了解“劣质 " 商品的质量优劣状况,有利于他们开展打击假冒伪劣工作。

一、产品质量检测工作

产品质量检测工作是指对实体的一个或各个特性进行的,诸如测量、检查、试验和度量,并将结果与规定的要求相比较 , 以及确定每项特性合格情况等所进行的活动 . 经过专家审查、试验、测量、对比分析,产品的功能特性、质量特性可以以数据的形式表现出来,更真实、更可靠。

1. 操作流程

1.1 明确产品质量要求

不同商品的使用要求、使用性能不同,所以其质量要求、标准也不同。在质量检测时,需首先明确检验商品的质量要求和标准,根据规范条例制定检测计划和方案.

1.2 选择检测工具

确定方法和检测计划之后 , 检测人员需根据产品特性 , 选择试验设备、工具及试剂 , 按照标准方法系统分析产品的各项结构性能。同时,也可以利用电子检测、数字计量仪器,测定产品构成元素配比率和构成特征。

1.3 对比分析

搜集到的产品数据不宜直接引用,需要进行严格的对比,如同种类产品性能、质量对比, 同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对比等。

1.4 数据分析

将所有数据汇总,进行质量试验检测,并结合比较结果、检测结果、分析结果等信息 , 判断产品质量是否满足生产要求,是否符合标准,并提出质量改进方案.

二、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思想观念和发展意义

提高思想认识,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实现思维模式、管理方式的创新。用创新的精神学习新理论,扬弃僵化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用创新的、发展的观念理解新的理论知识,才能够实现的实践的新认知。在产品质量检测工作中,只有勇于的抛弃陈旧的思想观念,才能够从全新的视角和理念来解读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时代意义,推进该项事业顺利发展。据统计,我国目前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多达 2 万多家,检测内容包括质量、性能、功能、安全、环保等多个领域,适用于工业、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农业、水电产业、化工业等多个行业。同时 , 政府也出台了多项政策 , 为稳定、保护市场产品使用性能和功能. 经过多年发展,产品质量检测已经变成了产品生产过程中一个必要的环节,凡是出厂产品都需严格控制其质量,检测它们是否安全,符合产品标准 . 从广义角度看,产品质量检测可以推动我国民生经济、稳定贸易经济秩序;从狭义角度看,产品在质量检测的约束作用下 , 其生产技术、使用性能会不断革新、提高。

三、加大产品质量检测工作模式的创新力度

新形势下,产品质量检测工作模式的创新,要建立起超常规的工作方法。一是,要勇于打破落后、陈旧的工作方式,对以往的不合理的工作方式进行否定和超越,才能够实现新的工作模式的推进和完善。超常规的工作方式的探索和应用,有助于先进生产力和先进工作方式的推进和应用。

具体而言,产品质量检测部门要简化行政业务的流程,尽量为当事人提供便捷的服务。要加强对于行政业务的工作方式进行改革和管理,明确业务进展流程、双方的责任义务、办结时间期限等,实现“一条龙”式服务,让工作的透明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要严格遵照国家法律法规所约定的业务办理期限,落实最短期限的办理规程,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要借助于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实现自动生成、完善考核系统、对于监控系统进行完善管理,将产品质量检测纳入到科学化、规范化的监督管理范畴内,尽量做到科学与管理的紧密结合和有机统一。要改进和优化单位作风,实行政务公开、推进便民服务措施、开展行风评议、实施服务承诺、落实限时办理政策、推进错案追究等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实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对于行政效能监察、监督机制进行巩固和完善,以更好的解决工作当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要更加注重对于工作中的监察、监督评议机制的管理和健全工作,以评议结果作为单位工作业绩高低的重要参考依据。

从而建立起有效的工作管理体制;要继续深入推进民主评议制度,聘请行风监督工作人员,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和评议,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要给予严肃的处分,整肃党风党纪,优化工作环境。

四、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

要对于工作领域进行拓展,积极寻求新的工作切入点。

一、要转变工作观念,解放思想,以 wto 和市场经济规律为准则,以市场为导向,实现企业系统的横向和纵向合作,探索行之有效的措施。

二、要围绕当地产业的特点和经济发展重点,适当的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制定名牌化战略,可以通过质量免检、产品的原产地保护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对于重点经济项目进行扶持和照顾,以实现有计划、有准备的培养出一批具有相当的市场竞争力的规模优势产品,有针对性的实施国外先进的工作模式的搜集和整合工作,对于国外所设定的市场准入条例和工作流程,进行准确的分析和研究,为当地企业提供较为行之有效的便利措施,才能够真正的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企业获得市场青睐的砝码,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

三、要根据企业的管理状况和企业类型,强化服务意识,突出重点,实现分类管理。对于中小企业,要积极引导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消灭无标生产的基础上,积极采标,以提升企业产品的质量和档次。

四、定期实施产品打假活动,以规范市场产品质量。

在打假工作中,要注重标本兼治而非治标不治本,加大打假力度,切实保证市场流通产品质量。打假要有一定的主题性,要选择以生命健康安全为主的打假活动,集中力量,重点针对严重危害百姓生命安全,具有较大的影响意义的产品进行打假整治。主要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对于日用商品、农资、炊具、食品、汽车配件、建材、电线电缆、等与消费者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产品展开,以解决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的现象。

五、在标准化工作方面,要积极推动出口创汇产品、高附加值产品、支柱产业采用国际先进的标准生产步伐,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对于重点问题、重点环节、重点行业,有目的、有组织的实现农业标准修订工作,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域建设,以促进农业标准化工作顺利开展,从而建立起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督管理体系。

六、要对于无标生产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切实推进强制性国家标准和商品条码的监督和检查工作,尤其是对于标识、标签、建筑装饰材料等领域内的产品质量监督和检测,以确保这类重点产品的质量有着绝对的监管保证。而在计量工作方面,要继续深入推进能源领域、流通领域的计量执法监督工作,重点对于加油站、集贸市场等产品交易量大的行业的专项整治,实施持证上岗的工作制度。

结语

总之,新形势下,产品质量检测工作要不断的进行思维方式、管理方式、工作方式的创新,以新的认知,来看待产品质量检测工作,从而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高效的运行环境。

作者简介:王鹏(1984.12),男,汉助理工程师,工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