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农村离异家庭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

作者

张谱娟

巢湖市中心幼儿园半汤华府园 安徽 23800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精神世界有了更高的要求婚姻观念也发生了重大改变。

一、相关概念

1、离异家庭

离异是指从法律意义上接触夫妻之间的婚姻关系,离异家庭则是指存在“离异”这种社会现象的家庭,父母离异后,孩子跟随其中一个。

2、幼儿的心理健康

《幼儿园指导纲要(实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放在首位。正确的健康观念应该包括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

二、离异家庭幼儿心理存在的问题

幼儿阶段是人的身心发展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生活态度的重要时期,由于幼儿身心发展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所以要创设良好的环境,然而父母离异对幼儿的成长来说是情感体验的缺失,特别是农村家庭的特殊性,对于幼儿的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这种缺失关心与爱的环境中一般幼儿会出现以下心理问题:

(一)性格缺陷

(二)人际关系不和谐

(三)情绪情感障碍

一 性格障碍

1. 自卑:自卑是一种因过多的否定,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离异家庭幼儿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孩子认为自己犯了错误导致父母离婚,认为自己是个没有人要的孩子,加上农村环境的偏见和周围人的言论让幼儿消极悲观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若幼儿一直长期处在自我否定或周围的指指点点中,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

2. 怯懦:胆小而懦弱,一般父母离异后孩子受到各种情况的影响和制约,也许是跟着父母爷爷奶奶其中一个生活,不是在原生家庭生活了,会对周围陌生的环境越来越害怕,不敢提要求,为各种事情担心,心中不安,不敢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在乎别人的想法,或怕别人失望,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若幼儿长期处于不自信或者封闭内心的状态不利于幼儿的成长。

(二)人际关系不和谐

所谓人际关系是人与人相互交往过程中心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相互之间相处不够和谐,面对离异家庭幼儿父母和亲戚朋友对幼儿的关心较少缺少交流会使孩子没有安全感,对每个人有种不信任的感觉。幼儿虽然小,但感受却很真实。从小身边人对他的态度会使孩子后来不会与人相处,不会表达和接受爱。

(三)适应能力差

人的生存在心理上以及行为上不能很好的适应各种改变,不能与社会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的执行能力,幼儿年龄较小,父母离异后对孩子的打击大,幼儿在心里和行为上表现出退缩,对很多事情表现害怕,胆怯,父母离异后不管跟着其中哪一位生活家长的性格和对幼儿的态度都会影响到幼儿对生活学习环境的适应。

三、农村离异家庭幼儿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1. 家庭教育

父母离异后,不管在哪个家庭生活,幼儿的心理和生理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一般会出现以下情况:

过度保护

父母离婚孩子还小,加上农村特殊的环境,不管孩子跟谁抚养家长的态度和教育方式都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离异大部分家长认为离婚对孩子不公平或者是可怜,平时忽略了对孩子真正的情感上的关心与爱护,却给予孩子经济上的大力支持或者过渡保护溺爱,包办一切,干涉幼儿的成长,这种畸形的关爱会使幼儿缺乏责任感会让其任性,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关心他人,这种情况的幼儿认为所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应该的,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会受不了打击和挫折。

过度严厉

另外一种家长是受到情绪和认知的影响,夫妻双方受到打击和怨恨堆积起来产生压抑情绪,家长会把自己的人生理想或者目标放在孩子身上,对待幼儿严格要求只许成功,不许失败。长期对孩子否定就会对事情提不起兴趣,做事情畏手畏脚。若长期生活在紧张的环境当中,会造成极端的性格,情绪不稳定,胆怯或者暴躁。

放任自流

父母离异后,也会有父母对孩子不过问,在农村这种情况很常见,尤其交给长辈隔代抚养,绝大多数农村家庭的父母外出务工留下家里老人照顾孩子,老人需要抚养的孩子太多,不能及时关心父母离异的孩子,很少关注孩子的情感甚至是不管不问,让孩子任意生长。其实对于离异家庭的孩子更应该多点关心多点爱,这类孩子小时候家庭管教很随意,那么会直接影响以后的成长和家

庭教育,不利于身体和心里的健康。

2. 家庭环境

父母的关系不和谐,在幼儿面前毫不避讳地评价对方,无形中将这种思想带给了孩子,对待孩子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二)学校教育的影响

1. 教师对幼儿

教师缺乏足够的耐心爱心缺少必要的心理学知识,面对幼儿的心理问题没有及时主动的去解决。孩子对老师产生戒备的心理,身边的玩伴也会通过教师的态度而选择对孩子的态度,使他们在幼儿园得到的双重的打击得不到关爱,会让幼儿在园有心理压力。

2. 幼儿园对幼儿

幼儿还小,对外界的认知完全来自与成人,在幼儿园中,对于幼儿的管理不够完善,对幼儿的关心和保护做的不够。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农村保守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周围的环境,亲戚朋友,邻里之间对离异家庭幼儿的闲言碎语无形中给幼儿心理上造成了压力,使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不健康的心理。

四、关于农村离异家庭幼儿心理健康的建议及对策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也是家庭的希望,减少离异给孩子带来的心灵创伤障碍,促使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主要从影响幼儿的心理三大因素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来采取措施并提出意见。

(一)家庭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父母的离异对孩子来说是心灵上的沉重打击,在农村环境的特殊性家长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以及教育幼儿意识较为浅薄,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性格、生活方式、以及心里的健康,所以通过家庭,家长要用怎样的教育方式态度保护好幼儿的身心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离异对幼儿带来的伤害。

(二)、学校

如果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那么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是走出家庭与外界接触的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学校。

(三)、社会

幼儿作为新时代的希望在社会环境中影响很大,离异家庭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社会所关心的话题。为了农村离异家庭幼儿心理健康,社会应发挥作用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

总结:

总的来说,孩子还小,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还是单纯的,周围的一切都会影响着幼儿的成长,对于父母离婚会产生消极不良的影响。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社会三方面作用下共同成长的,只有在各个方面保持一致,才能真正意义上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制定

[2]《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农村儿童的心理健康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4]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对策

[5] 学前儿童健康活动指导(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6] 学前心理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