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电力工程建设中输电线路施工质量的技术控制

作者

彭伟麟 邬旭鹏

1.140211198903203034 2.142232199401091579

引言

加强电力工程建设,提升输电线路施工质量,不仅要重视优化输电线路,改善电气装备,而且应借助实验方法检测电力系统是否存在故障,同时,采用实验方法查看电力系统运行正常与否。

1 输电线路施工管理概述

在工程图纸的管理工作中,一般从建设单位与参建单位的协商情况进行分析,由于图纸设计工作属于输电线路的前期的重要准备工作,需要对其工程图纸的设计情况与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监管,若存在工艺标准与结构上的差异,则须及时进行反馈与整改,避免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出现较为严重的质量缺陷。另外,在进行工程图纸审查的过程中,需要基于基本的施工建设要求进行评估,即结构选型、预算评估与工艺选择等方面,若与实际项目的施工需求存在差异,则应及时进行调整。在施工流程的质量管理问题上,一般需要根据施工组织的设计情况与相关技术性文件等,对施工准备工作、工艺技术选取以及人员管控等方面进行质量把关。输电线路的项目施工包含施工准备阶段与施工计划等方面,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一般结合项目情况进行施工流程、工艺技术、设备与施工人员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在保障不同环节上的项目管理质量基础上,使施工项目具备较好的经济效益。工艺技术在施工管理中属于重点管理的项目之一,其合理性、质量与应用效率会影响到整体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安全管理问题在输电线路的施工过程中也属于重点的管理项目,由于国内在输电线路的施工标准与规划上进行了明确规定,施工单位需要在当前的项目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管理手段进行管控,对于存在的环境问题与施工工艺问题等情况,一般需要及时制定项目施工的整改措施,以此保障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的整体质量。

2 电力工程建设中输电线路施工质量的技术控制

2.1 基础工程施工的技术控制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工程项目,基础工程的施工都是非常重要的,对输电线路而言更是如此。所以,为强化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施工企业务必要重视基础工程的施工,并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全过程的监督,以免发生沉降、塔杆移位等不良问题。此外,在基础工程的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管理人员首先要确保混凝土施工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并要做好施工前与施工后的养护管理,保证混凝土可以顺利凝固成型。同时,也不能忽视基础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涉及对施工现场周边情况的充分了解,掌握其水利分布、地形等情况,然后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科学的施工方案,为基础工程的施工提供可靠指导。在此基础上,不仅能保证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达到预期要求,还可以为整个电力工程建设奠定基础。

2.2 做好电杆施工作业

加强输电线路施工建设,首先,要做好电杆施工作业,规划该项作业施工程序,对电杆基坑实施准确测量与定位,在具体测量定位工作中,应结合勘测地形图所指定的线路走向依次界定电杆的位置与架空线路的杆坑位置,做好放线定位作业。同时,要严格控制各电杆基坑定位偏差,通常,直线双杆与直线角杆沿着路线方向的位移不超过设计档距离的 5%,垂直线路方向不能超出50mm,转角杆的位移同样不可超出 50mm。如果所架设的线路沿着已有道路,则需要依据道路走向和距离来确定杆位。如果线路较短,可以通过标杆实施测量定位,同时,用经纬仪测量定位,依次标注所有杆位,在每一定位点打入标桩,做好顺序编号。在挖设拉线坑时,应严格依据不同杆位标注电杆类型,准确标识电杆的埋设深度。一般来讲,8m 长的电杆埋设深度必须大于 1.4m,10m 长的电杆埋设深度不得少于 1.7m,12m 长的电杆埋设深度必须在 2m 以上。其次,在电杆基坑开挖回填作业中,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做好基坑逐层夯实作业,将培土高度控制在地面 30cm 以上,打碎所有土块,每当回填 50cm 就要做一次夯实。需要注意的是,遇到软弱土体,则必须在换填过程中进行加固,适当增加夯实次数,初步完成回填作业后,需要为基坑周边设置良好的防沉涂层。再次,要标准安装顺序做好电杆组立工作,先对电杆顶端实施封堵,接着进行下端处理,根据起吊方案实施起吊。组立完电杆后,应注意查看直线杆和转角杆的横向位移是否在 50mm 以内,如果超出 50mm,就要校正。另外,电杆的倾斜度不得超出杆梢直径的 1/2,完成终端杆组立作业后,必须向拉线的一侧实施预偏,等到紧线后电杆不会再偏斜。

2.3 架线施工技术

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用电需求量逐年递增,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实际需求,减少电能输送中产生的耗损,电能输送逐渐选用高压、特高压完成输送,所以输电线路整体截面面积不断增加,分裂数日渐增多,增加施工难度。架线是输电线路施工重要环节,正式架线之前需根据导地线具体位置,适当调整放线张张弛度。应配置轮径较大、耐磨性较强的滑车,保证导线直径与滑车轮槽直径相吻合,同时应严控导线和钢芯绞线磨损面积,通常将其控制低于 5% ,破损面积超过 5% ,需将线路切断进行重新衔接。紧线过程中,需保证弧度数值低于实际标准值,根据实际状况循序渐进增加弧度数值,待导线处于稳定状态对其弧度数值进行检测,保证其处于合理范围内。开展电压等级超过 330kV 以上架线工程时,需积极利用张力放线,严禁导线拖地。放线、紧线以及附件安装过程中,均严控导线磨损防范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降低磨损。实际施工中应用牵引机械可保证导地线始终具有张力,提高其展放效率,但此类设备体积较大,且成本较高。

2.4 光缆线路施工的技术控制

因为光缆中有比较多的金属物质,会十分容易吸引雷电,而一旦遭受雷击,输电线路就会产生故障,影响到供电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故此,在光缆线路的施工中,需要做好防雷避雷措施,以降低雷击带来的危害。具体而言,施工人员除了要根据有关施工要求,做好配盘、熔接、架设等工作,还需要选择合适的避雷方法,有效控制雷击的发生。此外,在光缆线路的施工中,还要注意考虑光缆线路之间的连接,尤其是连接位置一定要稳靠,并且要着重考虑接头位置的收揽方向,这样可以避免由于顺序问题,造成光缆变形,从而影响到光缆线路的施工质量。

结语

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核心构成,其肩负重要职责,若想保证其正常运行,需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应积极掌握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要点,做好质量控制措施,从多方面、多维度采取技术管理策略,保证施工质量可靠性,促使后续电网运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李晓祺 . 配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探究 [J]. 建材与装饰,2016,(6):73-74.

[2] 黄和清 .110kV 配网电力工程主要施工技术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J].中国高新区,2017,(11):143-144.

[3] 何汝林 . 配电网工程建设实施全过程安全管理措施探究 [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1):198-199.

[4] 孙旸子,佟忠正 . 多级实时在线分析的输电线路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系统 [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9):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