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效率提升策略研究

作者

方华

福建省龙岩市农业农村局 364000

1、引言

现代农业发展中,农民合作社是颇为重要的组织形式,在推动农业产业化、促使农民增收、达成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几年,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入,农民合作社数量和规模一直在增长,统计显示,到 2022 年的时候,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超 220 万家,种植、养殖、加工等诸多领域都有覆盖且带动农户超 1 亿户。不过,在快速发展之际,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像内部治理机制有毛病、专业人才缺得厉害、市场竞争力差等,这些严重限制了效率的提高,不但影响合作社自身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农业现代化进程。研究发现,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正相关性明显,当下我国农民合作社平均运营效率仅60% 左右,跟发达国家比起来差距还很大,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探寻提升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效率的有效策略非常重要。

2、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效率现状分析

2.1 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效率评估指标

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近年加速了,农民合作社成为连接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桥梁并且其发展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是经营管理效率。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效率的指标体系主要包含经济绩效、组织治理水平、市场竞争力这三个维度,在经济绩效方面,单位投入产出比、利润率、成员收入增长率通常是关键指标且能体现合作社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组织治理水平靠理事会运作规范性、财务透明度、民主决策机制来衡量,并且这对合作社运行稳定性、可持续性有直接影响。另外,市场竞争力涉及产品附加值、品牌影响力、市场份额等因素且这展现合作社在市场环境里的适应能力、拓展潜力。

2.2 我国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效率现状

我国农民合作社整体经营管理效率不高,虽然数量一直在增长,但高效运营的合作社占比不多。农业农村部统计过,到 2022 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超 220 万家,其中规范化运营的大约占 40% ,不少合作社内部管理有毛病,像没科学的管理制度、财务不公开、决策程序复杂等,致使资源配置效率低,并且一些合作社专业化程度不够,经营内容单调又没创新,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在农产品深加工和品牌建设方面尤其如此,大多数合作社还处在初级生产阶段,没能有效拉长产业链条。

2.3 影响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效率的主要因素

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效率受多种错综复杂因素的影响,其中既有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缺陷的情况,也有外部支持体系不足的状况。就内部而言,大部分合作社都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且缺乏精通管理和善于经营的专业人员,因为当下专职管理人员在合作社中的占比不到 20% ,很多合作社只能靠兼职或者临时人员来维持运转,稳定的管理团队难以形成。另外,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也是个重大障碍,有些合作社民主决策时并未严格按照章程办事,甚至出现“一股独大”的状况,导致成员参与积极性被削弱。从外部环境来说,政策支持力度不足以及融资渠道窄也限制了效率的提升,虽然近些年政府出台了不少扶持政策,但是资金到位率低、贷款门槛高这样的问题依然很突出,所以合作社扩大生产规模、进行技术升级的时候就会面临资金困难,而且信息化建设落后还让这个问题更严重,许多合作社没有一套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无法充分运用大数据和智能化手段来优化经营决策。这些因素相互关联在一起,成了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效率提升的主要阻碍,需要通过系统性改革来解决。

3、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效率提升策略

3.1 完善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

现代农业发展中,农民合作社是重要组织形式且其经营管理效率直接受内部治理结构完善程度的影响。这几年,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使得农民合作社数量与规模不断增大,然而不少合作社在决策机制、监督体系和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2022 年数据表明全国大概 40% 的农民合作社由于内部治理不完善致使成员信任度降低并影响整体运营效率。所以需要从制度设计出发,明确理事会、监事会和成员大会的权责范围,构建科学合理的决策流程,并且引进像信息化管理系统这类现代化管理工具以提高透明度和决策效率,还要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成员积极性,合理分配收益增强凝聚力,给合作社高效运作打下坚实基础[2]。

3.2 优化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

农民合作社提升经营管理效率的关键在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当下不少农民合作社遭遇土地、资金、技术等资源分散且利用率不高这一状况,统计显示2021 年中国农民合作社平均土地流转率才 35% 且发达国家可比水平高得多,这种局面既束缚了规模化经营潜力又阻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所以需整合土地资源以促使集中连片种植并依据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另外要重视资金使用的精确性以免盲目投资致使浪费,技术资源上要加强同科研机构的合作并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尤其在智慧农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引进物联网、大数据等手段用于资源动态监测与优化配置会使合作社整体竞争力明显提升。

3.3 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

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被人才短缺和技术创新不足这两个主要瓶颈之一严重制约着,农业农村部 2023 年调查数据显示超 60% 的农民合作社专业管理人才匮乏且技术应用水平低下的情况也广泛存在,面对这种状况急需从教育、培训、引进这三个方面使劲,既能够跟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定向培育出通晓农业又善于经营的专门人才,也可以定期开专题培训班让现有的管理人员学会现代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要激励年轻农民回到家乡创业给合作社增添新活力,在技术创新这块要重点支持智能化设备研发和绿色生产技术研发并引导合作社运用节水灌溉、病虫害智能防控之类的新兴技术,采取多种办法打造出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给农民合作社可持续发展提供智慧保障。

4、结论

现代农业发展中,农民合作社是颇为重要的组织形式且在推动农业产业化、促使农民增收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过近些年,我国农民合作社在经营管理效率这块存在欠缺,这已然成为制约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研究显示,若要提升管理水平,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创新经营模式以及拓宽融资渠道这些策略都是有效的。近五年的数据表明,我国农民合作社数量超 220 万家,可经营效率高的合作社不到 30% ,这一数据凸显出事情的紧迫性。

参考文献

[1]严雪梅 ;. 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有效发挥统计工作作用的策略研究[J]. 商业文化 ,2025(02):118-120.

[2]李天琪 ;. 业财融合背景下国有文旅企业经营效能提升策略研究 [J]. 商展经济 ,2025(02):171-174.

[3]刘庆斌 ;. 农村合作组织治理结构优化与管理效率提升研究 [J]. 中国集体经济 ,2024(24):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