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人教版教材资源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深度挖掘与运用

作者

罗丽兰

广东梅县东山中学 广东梅州 51400

引言:

人教版教材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丰富的德育资源,具备强大的教育功能。特别是在高中这一关键时期,班主任如何挖掘并有效运用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及价值观塑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深入分析人教版教材的德育资源特点,并提出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挖掘和应用这些资源的具体策略。

一、物理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分析

1. 物理学史中的品德教育素材

人教版物理教材中融入了丰富的物理学史内容,这些史料是进行品德教育的优质资源。在讲授牛顿运动定律时,可以介绍牛顿的名言 " 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引导学生认识谦虚品格和学术传承的重要性。学习万有引力章节时,通过介绍卡文迪许实验,强调科学家精益求精、追求精确的探索精神。电磁学部分包含更多德育素材。法拉第出身贫寒却通过勤奋自学成为伟大科学家的经历,可以激励学生不畏出身、奋发图强。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后坚持多年深入研究的故事,培养了学生持之以恒的品质。这些物理学史案例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人格形成,班主任应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在适当时机开展主题教育。

2. 科学方法与思维品质的培养

物理学科特有的思维方法本身就是重要的德育资源。实验教学中强调的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态度,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在分组实验中,要求学生精确记录数据,即使结果不理想也不篡改数据,这培养了诚信品质。实验过程中的团队协作、分工配合,则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精神。物理思维中的模型建构方法也有德育价值。在建立质点、点电荷等理想模型时,引导学生理解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的思维方法,这有助于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分清主次、合理决策的能力。类比法是物理常用的思维方式,如将电压类比为水压,将电路类比为水路,这种思维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这些都是全面发展的人格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德育资源在班级建设中的实践运用

1. 物理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

基于物理教材内容,班主任可以设计系列物理主题班会,实现学科与德育的深度融合。以“力与运动”为主题,开展 " 人生加速度 " 班会,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通过持续努力改变人生轨迹;以“能量守恒”为主题,组织“我的能量管理”班会,帮助学生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以“动量定理”为主题,设计“突破人生惯性”班会,鼓励学生勇于改变和创新。

班会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参与。例如,在“电路与人生”主题班会中,让学生分组绘制“人生电路图”,用电源代表动力源,用电阻代表遇到的困难,用开关代表人生选择。通过这种形象化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生规划和个人成长。这些物理主题班会使德育教育更加生动有趣,避免了单纯说教的枯燥性,提高了育人效果。

2. 班级文化建设的物理元素融入

班主任可以利用物理元素构建特色班级文化。在教室布置方面,可以悬挂物理学家名言警句,如爱因斯坦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设立“科学探索”图书角,放置物理科普读物和科学家传记,营造科学氛围;设置“物理现象观察窗”,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好奇心。班级制度也可以融入物理概念。例如,将班级公约称为“班级守恒定律”,强调规则的重要性;将小组合作学习称为“共振学习”,强调思想共鸣和协作增效;将个人成长档案称为“人生轨迹图”,记录学生的成长路径和发展方向。这些物理化的班级文化元素既新颖有趣,又富含教育意义,使德育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三、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1. 分组实验中的合作精神培养

物理分组实验是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理想平台。在电学实验中,需要有人连接电路,有人记录数据,有人操作仪器,这种分工合作模拟了真实科研团队的协作模式。班主任应利用这个机会,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不同想法、合理分配任务,解决合作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实验过程中的挫折教育也不容忽视。当实验失败或结果不理想时,引导学生不互相指责,而是共同分析原因、找出改进方法。这种对待失败的态度培养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后的总结反思环节,则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诚实守信的品质,这些都是在分组实验中可以实现的德育目标。

2. 探究实验中的科学态度养成

探究性实验对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求真精神具有特殊价值。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要求学生基于科学原理而不是主观臆想;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不篡改、不捏造数据;在结论得出环节,要求基于证据说话,不夸大、不缩小实验结果。特别是当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不一致时,引导学生不简单归因于误差,而是深入分析可能的原因,这种尊重事实、严谨求真的态度是科学精神的核心,也是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实验报告评比、科学小论文展示等活动,强化这些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和道德观。

四、结束语

通过深入挖掘和合理运用人教版教材中的德育资源,班主任能够在日常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其道德素养。教材的权威性和系统性为德育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创新的德育课程设计、丰富的活动形式等,进一步提升了德育工作的效果。未来,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班主任应继续探索教材德育资源的多元化应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丽丽 . 基于立德树人的高中班主任德育管理 [J]. 吉林教育 ,2025,(19):85-87.

[2] 王 蕾 . 新 课 程 理 念 下 高 中 班 主 任 的 德 育 工 作 实 践 [J]. 学 苑 教育 ,2021,(16):11-12.

[3] 韩志蓉 .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低效性的成因及其措施研究 [J]. 天津教育 ,2020,(01):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