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教学法的实施

作者

邵前龙

江苏省泗阳中学 江苏省宿迁市 223700

一、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不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课堂,而是学生核心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平台。问题教学法作为一种以问题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强调探究性和互动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本文以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实施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理论基础、现状及策略,为课堂改革提供可操作性参考。

二、问题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一)问题教学法的概念与特点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的教学方法。它强调教师通过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自主构建知识体系。问题教学法的核心在于“以问题驱动学习”,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其主要特点包括启发性、互动性和探究性。启发性体现为教师设计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互动性表现为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积极交流与讨论;探究性体现在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索知识、发展思维能力,从而实现学习的深度化和内化 [1]。

(二)问题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中的优势

问题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从单向灌输转向双向互动,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问题教学法强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和自主探究能力,这对思想政治课中价值观教育的内化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可以在真实情境中理解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提高学习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问题教学法有助于教师掌握课堂节奏和学生学习动态,实现针对性教学,使课堂更具活力和效率。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中问题教学法的现状分析

(一)教师层面

部分教师对问题教学法的理念理解不够深入,仍以传统讲授为主,忽视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中设计的问题往往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有时问题过于简单,无法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或者问题过于抽象,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参与。由于教师自身教学经验和专业能力的差异,对于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组织课堂讨论和评估学生思维过程也存在不足。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问题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二)学生层面

学生在问题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同样面临挑战。多数学生习惯于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缺乏自主探究和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对开放性和复杂性的问题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课堂上,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高,往往依赖少数活跃学生发言,造成课堂互动不够充分。由于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容易出现思维散乱、难以形成系统结论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限制了问题教学法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资源与环境层面

问题教学法的实施还受到教学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资源层面,部分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资源相对有限,缺乏与问题教学法相匹配的多媒体资料、案例素材和实践活动支持,导致教师在设计和实施问题教学时受到约束。在环境层面,课堂时间安排紧张、班级人数较多以及课程压力大,都对问题教学法的灵活应用形成制约。学校缺乏完善的课堂评价体系和教学指导机制,使教师在实施问题教学法过程中缺乏有效反馈和改进的依据。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全面推广和深度应用。

四、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实施策略

(一)问题设计策略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问题设计是问题教学法实施的核心环节。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问题应覆盖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既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又促进其思维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的发展。问题应遵循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层次设计,使学生在逐步探究中获得成就感和思维提升[2]。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兼顾开放性与引导性,即既让学生有自主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又通过关键性问题和提示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核心概念,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重培养。

(二)课堂组织策略

课堂组织是问题教学法落地的关键。教师应根据问题的类型和教学目标,灵活选择教学组织形式,如小组讨论、课堂辩论、角色扮演等。小组讨论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促进学生之间的观点碰撞和知识建构;课堂辩论和角色扮演则有助于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运用思想政治理论,增强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教师应注重师生互动,通过适时提问、引导、总结等方式掌控课堂节奏,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与教师指导之间达到良好平衡,确保课堂效率与学习效果双提升。

(三)评价与反馈策略

在问题教学法实施过程中,评价与反馈起到促进学习和优化教学的重要作用。教师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探究、讨论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发展和参与情况,而不仅仅关注最终答案的正确性。评价方式可以包括课堂观察、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以及小组展示等多种形式。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对学生的思路、方法和创新尝试进行肯定与引导,帮助学生发现不足并改进策略,从而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评价内容应兼顾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价值观培养,实现对学生全面素养的科学评价。

(四)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设

教学资源与环境是问题教学法顺利实施的保障。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课程、案例库等丰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真实、直观的问题情境,增强探究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学校应在课程安排、班级管理和教学设备等方面提供支持,为问题教学法创造良好环境。例如,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提供小组活动空间、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等,都有助于教师高效组织问题教学。环境建设还应注重营造开放、宽容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和尝试不同解决方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五、结论

研究表明,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水平。通过合理设计问题、优化课堂组织、建立科学评价体系以及完善教学资源和环境,教师可以增强课堂互动性和学习实效性。同时,实施问题教学法需要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学校制度保障以及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多方支持。总体来看,问题教学法的应用不仅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也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体现了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 聂忠荣. 问题引领式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 新课程研究(上旬),2022(3):59-61.

[2] 孙燕妮 . 问题式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J]. 新智慧 ,2021(17):51-52.

[3] 何文珍 .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分析 [J]. 考试周刊 ,2021(8):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