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院校实践性教学应处理好几种关系

作者

韩智勇 刘韬

工程大学乌鲁木齐校区 新疆乌鲁木齐 830049

知识向能力转化,实践是惟一途径。转化程度越高,综合素质越高。学习是从阅读、听讲、 研究、实践中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认识周围事物。所以军队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着眼于提高学员理论与实践相给合的能力,学以致用,为将来第一任职打下坚实的能力基础。要加强实践性教学,我认为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处理好学习实践与实践学习的关系问题

教学基地参观见学是军校学员了解熟悉基层部队工作的一种教学形式,是一项学习他人实践成果的活动,其关着力点在于“见”,即看教学基地有关成果展示。学员耳闻目睹的是经多方努力而成较完美的“鲜花”,至于其内在实质及过程知者甚微。在实践教学中,教育者乃至教育组织者,往往把“学习实践”与“实践学习”混淆等同,以“学习实践”代替“实践学习”。事实上实践学习是一种亲身体验、体验中创造、创造中学习提高的过程,是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俗话说“看花容易绣花难”,难就难在“绣”字上。当然“看花”无可厚非,“看”是为了更好地“绣”,“看”增长见识,“绣”增长才干 。学习实践的同时应多给学员提供“实践学习”的机会、场所和条件。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学习。只有扎实掌握理论知识,才能指导我们的实践工作,同时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以便于更好的学习。学习实践与实践学习二者是密不可分的,是辨证统一的。所以,我们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绝不可以将二者混淆,只顾埋头学习,而忽略实践,忽略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工作。一味地读死书、死读书,成为地地道道的书呆子,对工作毫无任何指导意义,终将学无所用,一事无成。其次,我们要在工作实践中加强学习,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注意掌握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学习,学以致用,二者紧密结合,学习就会在实践中提高,实践能力就会在学习中提升。因此,我们要在工作生活中,不断的学习实践,不断的实践学习,二者都重视,才能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

二、处理好“模”与“拟”的关系问题。

模即仿效,拟即设计、打算。模拟之意就是仿效他之设计打算,并发挥他之功效作用。例如,为提高学员任职能力,而在学员队成立的模拟中队,让学员轮流担任中队领导职务,并履行其职责。这一举措无疑对学员管理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但在实际过程中,模者多,拟者少的现象较为严重,真正以模拟者角色的身份设计、打算并独立处理日常管理的甚少。其原因有:个人原因,缩手缩脚,不勇于大胆开展工作,存在“老好人”思想,怕得罪战友。有的是责任心不强,疲于硬付差事,工作只求过的去,不求过的硬。在其位,不谋其政。有的认为,我只是个模拟的,关键还要靠领导来决策。综上所述,模拟者根本达不到“模拟”的效果。所以,要想模拟中队真正发挥作用,首先,学员队领导要尽放其权,鼓励“模拟角色”大胆开展工作。从组织早操、军事训练到警容风纪检查、内务卫生评比,从思想教育计划制定到平时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从后勤经委会的成立、食谱的制定、伙食管理到农副业生产计划的规化、及组织营产营具物资管理,从班务会、队务会到晚点名及重大活动的组织等等,均由模拟中队依据条令条例和纲要的要求组织实施,让其全面发挥。在放手的同时,还需要大胆的鼓励和支持,并在全程给予帮助指导。其次,学员自身要对“模拟中队”有重要的认识。成立模拟中队,为学员的知识向能力、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提供了一个煅炼的平台,学员要珍惜这个宝贵的机会,从思想上引起高度的重视,正确地看待模拟代职。处理好“模”与“拟”的关系,模,就是要模仿学习队领导和其他有丰富管理经验同志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吸取前人的优点,为我所用。拟,就是在“模”的基础之上,有自己的设计和打算,有自己独道的见解和主张,不照抄、照搬别人的经验,勇于探索创新,大胆实践,研究新管理方法,提高自身的管理意识和能力。还有,模拟中队在换届时要及时归纳总结,找缺点,以便今后加以克服,提高工作能力。优点,可以与大家共勉。只有这样,模有名、拟有果,模拟方可见实效。

三、处理好“实”与“习”的关系问题。

实即实际、实在,习即学习、复习、练习。实习之意即在实际工作中练习。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学员在校学习期间必须有不少于两个月的时间下部队代职学习,其目的是让即将毕业的学员先下基层部队 “挑担子,练步子,用法子,创路子”以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缩短接受具体工作的磨合期,不断增长为基层部队建设服务的聪明才智。然而,学员在基层部队实习当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客观上学员的实习期正是基层部队补兵退伍、兵员紧缺时期。学员实习上哨执勤多,职务定位上管理少,造成了学员在实习中干实际的工作多,而参与管理方面搞得少,造成学员学得理论知识在实习中不能很好的运用,达不到实习的目的和效果,“学”与“习”脱节。在主观方面,有的学员在实习当中认识不到实习的重要性,把实习当成一次下部队转转、看看的机会,其目的就是了解一下基层的现状,在基层只要不犯错误就行了,管理锻炼的意识不强,大有在基层“休身养性”之意,根本就不重视实习活动。也就更意识不到“实”与“习”的关系。对于此,领导干部要加强对学员的教育引导,充分说明实习的重要意义。实习,就是在基层实际的工作、生活、训练中,把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基层的管理活动中去,在工作中学习、复习、练习。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在实际的工作中锻炼提高管理能力。其次,实习单位要主动给实习学员压担子、交任务,给其展示才华的舞台,让其放手去管、去干,让其在实际工作中练习,在练习中学习,以达到实习的真正目的,提高学员实际工作能力,为满足第一任职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处理好“守旧”与“创新”的关系问题。

实践性教学的目的在于把学员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然而在实践性教学活动中,却存在着教员怎么做示范,学员就怎么样的“照搬”,毫无创新的意识。例如,在战术实践性教学当中,教员讲述了一种捕歼的战法,在实地操练过程中,学员就只会照抄教员的战法, 认为教员讲的是最好的战法,照学准没错,而自身没有灵活操作的意识,没有创新的意识,只会默守陈规。以此推理,在其它方面,许多学员在实践性教学中,只要前面有人做了,轮到自己时,也是那一套。总之,只要前有模式、套路,后面就有“复制品”。这样,实践性教学活动就变成了“继承、延用”别人成果的活动,就毫无任何意义了。因此,我们要处理好“守旧”与“创新”的关系,加强对学员思想教育引导,言明“照搬照抄”的危害性,鼓励其创新,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对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我们要大力表扬,以激励其学习创新的兴趣,不断进步。对那些“照抄照搬”者,要及时限其改正,坚决克服那种弊病。只有屏弃“陈规”,要求“创新”,实践性教学活动才有活力,才能真正的达到实践性教学活动的目的,提高学员的能力素质。与此同时,还培养了学员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学员的长远发展。

五、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实践性教学活动要根据内容的不同,有不同的形式。如实践性法学教学模式,它是指以不同的教学方式,训练学员运用法律的实际能力为宗旨的法学教学模式。有诊所式法律教学,它如同医学院学生在诊所实习一样,设立某种形式和内容的法律诊所,使学生在接触真实当事人和处理真实案件的过程中学习、运用法律的教学方式。还有模拟法庭教学,它是以较为复杂的案件为素材,以法庭案件审理为形式组织学员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训练,获取处理、分析案件以及辨论等经验和技艺。因此,我们在实践性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其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开展形式,以求得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最大效能。

综上所述,只有处理好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几个关系问题,才能发挥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最大效能,从根本上提高军校学员理论向实践、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真正提高学员的实际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俞坤东 . 对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综合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 . 科技信息 .2008

[2] 提升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质效的几点思考. 军事基础教育 .2022

作者简介:韩智勇(1975.03),男,汉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地区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军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