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红色种子: 思政一体化理念下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路径探析
杨丽丽
黄山市黄山区阳光幼儿园 安徽黄山 245700
立德树人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一体化”是将相对独立的主体整合为单一实体,克服孤立化、碎片化,强调贯通性和整体性,实现德育合力。思政一体化旨在将学期教育中各德育环节相互衔接,形成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 “大思政”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利用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幼儿园作为儿童接触社会的重要场所,应通过一日活动渗透红色文化,帮助幼儿了解传统、培养爱国情怀。教师应挖掘生活各环节中的教育契机,以多种方式开展红色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在集体教育活动中嵌入红色文化教育
集体教育活动是渗透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能够创设良好氛围,引导幼儿集体参与。
(一)红色主题活动传承爱国基因
红色教育并非孤立存在,而是能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巧妙融合。通过主题活动,可以将形式多样的教育载体如红色故事讲解、绘本角色扮演、体育活动等进行有机融合。如通过开展“红心向党迎国庆”主题活动,融合红色艺术表演、红色绘画等环节,引导幼儿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通过参与活动,幼儿可以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力量,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曾在小班组织开展过“追忆红色经典,传承红色精神”红色主题班会活动,重在使幼儿理解及喜爱中国国旗——五星红旗,培养幼儿热爱祖国。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及生动形象的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讲述《王二小》、《鸡毛信》、《红星闪闪》、《三毛流浪记》、《小兵张嘎》等许多脍炙人口的红色教育题材故事,让他们了解先辈们不畏艰险的事迹,感受其崇高的革命精神,以此激发爱国主义感情。
(二)特殊节日为载体开展红色教育
重要节日是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纪念庆祝活动、增进家国情怀的极佳时机。幼儿园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课,就应当在集体教育过程中,科学利用清明、端午、国庆节等重要节日,可以通过特殊节日、事件等为载体实施红色教育,如清明祭先烈活动、七一党的生日活动等,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幼儿的心灵深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祖国下一代的心田生根发芽,让爱国精神渗进血液、透入灵魂。
幼儿园曾在“十一”期间,协同家长组织儿童集体观看“国庆阅兵”,开学后通过国庆节主题班会课,设置问题引导儿童思考:小朋友们观看了大阅兵,心理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这时孩子们纷纷发言讲述自己的体会,而部分幼儿是小军迷,或许认识其中部分武器装备,由此能够即时形成小话题情境,继而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我们要阅兵?你认识哪些革命英雄?大家知道国庆节的来历吗?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情感和反馈,将他们的发言与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以及认识革命历史联系起来,引导儿童逐步认识到爱我们的国家,是所有中国人必须做到的事情,由此使得红色文化渗透到了集体教学,实现幼儿教育的三维目标。
二、在游戏活动中渗透红色文化教育
将红色经典融入幼儿游戏活动,可以提升幼儿红色教育的参与度,实现红色文化和优秀民族文化及精神品格的全面浸润。
(一)在户外游戏中渗透红色文化教育
户外游戏可以设置多主体红色教育游戏。在幼儿园曾开展过“我是小红军”体育游戏,老师和小朋友经过巧妙设计,组织开展了“过草地”、“飞夺泸定桥”等游戏活动。活动中,孩子们按照游戏规则齐心协力,摸爬滚打,通过跑、跳、越过障碍等动作合作完成游戏。体验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孩子们在红色游戏中追寻红色足迹,让红色火种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二)在区域游戏中渗透红色文化教育
区域活动中,通过开放性的材料,动态化的游戏活动,充分激发幼儿在不断地探究和发现中获得游戏的满足,在寓教于乐中让红色文化浸润心灵。例如在手工制作区域,通过红色手工制作,可以让幼儿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红色文化的乐趣。可以组织幼儿制作红领巾、五角星、红色革命标语等手工制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对红色文化的热爱。 在积木游戏区域,孩子们通过合作一起搭建万里长城,一块块积木在孩子们的手中不断垒高,烽火台、城墙在孩子们的手中搭建了出来。在沙水区域里,孩子们可以挖建“黄河”,并用鹅软石搭建“黄河”的堤坝,幼儿通过搭建长城和挖建“黄河”水道,进一步发展了孩子们坚持的良好品质,认识祖国山河的壮丽。
三、在活动环境创设中渗透红色文化教育
一角一落皆巧思,一花一草皆教材,一墙一景皆教育。培养爱党爱祖国的情感,环境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注重创设环境,是对幼儿进行红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日常环境常规浸润
在幼儿园的教室和活动场所中,可以创设红色文化环境,如悬挂党旗、摆放红色图书等,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通过环境的渗透,幼儿能够在生活和游戏中不断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存在,提升他们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例如笔者所在幼儿园为进一步加强红色文化熏陶,幼儿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用袁隆平、黄继光、雷锋等不同时期革命英雄,创设了“红色榜样故事”文化长廊,还有室内的红色阅读角、红色剧场等文化区角,营造了触目可及、触手可及的红色教育环境,幼儿不仅获得环境的熏陶,还能在这些创设区域进行红色游戏,感受革命文化,体验革命精神。
(二)主题环创特别教育
针对特殊时段与主题,可以设置主题环创,师生与家长协同参与,在提升参与感的同时激活红色基因。例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之际,幼儿园教师、幼儿及家长积极动手创设红色教育环境,营造庆祝建党 100 周年的浓厚氛围。幼儿园制作庆祝建党 100 周年展示牌,教师向幼儿讲述关于党的由来及其相关知识,让幼儿了解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的生日,了解党旗的内涵和意义。并开展民族大联欢活动,孩子穿上各自喜欢的民族服饰,展示 56 个民族娃娃,引导小朋友们知道我们的国家是由 56 个民族组成的,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56 个民族团结一心,携手共创辉煌。为加深幼儿对红色文化的理解,教师带领小朋友利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废旧扣子粘贴的扣子画、织布制作的小书包和爱心吊饰。在制作一个个作品的过程中,幼儿体会着革命先烈为党和人民所奉献一切的精神,更加懂得要珍惜眼前得来不易的幸福生活。
结语:
红色文化教育传递的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核心价值观,它们如同种子一样,在孩子们心中慢慢发芽,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和见识的丰富,这颗种子会开出花朵,结果实,最终影响他们的一生。它会引导孩子们热爱祖国,为社会作出贡献,成为有担当的一代新人。通过对红色文化渗透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路径探索,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幼儿“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的意识,做好红色传人!
参考文献:
[1] 裘青 . 浅谈红色文化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策略与建议 [J]. 《文渊 ( 小学版 )》,2024(9):43-45.
[2] 吴程远 . 红色文化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融入初探 [J].《情感读本》,2024(2):59-61.
[3] 赵锦云 . 幼儿园实施红色教育活动的策略探析 [J]. 求知导刊 ,2024(20):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