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小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路径探讨
杨天柱
西宁市城西区文苑小学 810001
引言
在当今的数字时代,人工智能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地发展着,它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对于小学生来说,网络是他们获取知识、娱乐和社交的重要途径。在互联网上,人工智能技术如智能推荐和虚拟助手的普及,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加丰富和便利的互联网体验。但是,互联网并不是一个完全干净的地方。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的挑战出现。虚假信息,网络欺诈,隐私泄露等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对缺乏社会阅历和分辨能力的小学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培养小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就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本论文旨在探索人工智能环境下培养小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途径,旨在为小学教育者和父母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藉由这一参照,帮助学童在享受网路便利的同时,能有效地对抗网路风险,达到健康安全成长之目的。
一、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网络安全意识现状
(一)学生缺乏网络安全意识
在国内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形下,互联网深度融入我们工作与生活,成为无法或缺的工具。身为新时代接班人的学生,对互联网发展的特点及趋势应充分认识,树立良好的网络安全意识,从而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能更好地运用互联网。不过,就当前小学生学习情况而言,部分小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存在不足,在网上容易遭遇网络诈骗等状况。而且小学生辨别是非能力较弱,在使用网络的时候常常会出现诸多问题。信息科技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大多为基础知识,网络安全知识在教师讲解中占比很少。如此一来,部分学生于学习与生活的网络使用过程中,易被网络现象迷惑,难以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而且,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网络对他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有可能沉迷其中。一旦缺乏良好的安全意识,不仅会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还不利于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这与素质教育的初衷相违背。
(二)网络安全教育缺失
在互联网发展进程中,革新且丰富着的技术与内容,以及进一步增强的功能。因小学生对新事物具备较强接受与理解能力,在新网络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或会超过教师。至于以班主任和辅导员为主的学生管理团队,因其网络应用能力相对较弱,难以有效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预警。当前国内小学网络安全教育方面,存在方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的状况,完善的教学体系与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学校普遍呈现专业网络安全教师缺乏的现象,仅依赖班主任开展安全教育,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存在困难。教学方式和手段处于落后状态,多采用传统讲授方式,以班会等形式进行内容空洞的填鸭式教学,使得学生常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甚至可能产生反感。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小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
(一)提高学生个人信息安全意识
在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发展致使网络安全问题日益显著的背景下,社会经验极为匮乏、难以抵抗网络骗局且常因禁不住诱惑而点击各类链接与网站致使个人资料被骗子窃取的小学生,其个人资料被利用来展开借贷与违法活动的诈骗分子,不但会对被骗者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对其人生造成伤害,因此为保障学生未来健康成长,教师应强化他们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小学教师鉴于此,以举办辩论赛的方式,对信息科技网络安全中个人信息保障方法进行有效阐述。经同学们充分沟通与讨论,使他们认识到个人信息泄露的严重性。讨论结束后,教师对个人隐私保护要点进行总结归纳。总体目标为让同学们对网络安全形成基本认识,明白正规网站不会要求提供私人资料,且告知他们发现不健康网页应立即关闭以防止信息泄露。
(二)优化学校网络管理
在一个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校园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使用和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创新。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校园网络进行的信息化教学,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各种学习需要,又可以方便地进行日常的教学活动。但是,要使校园网的功能能够正常地发挥,就必须把它作为一个中心,保证它的安全运行。首先,对部分不经常使用的功能、软件进行及时关停,以减少系统的安全性隐患。其次,提出了多个服务器互相管理的方法来优化网络服务,防止在一台服务器上集中太多的业务,从而增强了系统的抗风险能力。最后,要加强对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使用网络系统的能力和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保障小学网络的安全。
(三)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抵御网络风险侵袭
随着人工智能和信息化的到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新的课题。网络的泛娱乐化趋势,网络游戏的魅力,网络上的各种不健康的信息,都容易给小学生造成消极的心理影响,导致他们缺乏奋斗的目标和动机。
对于小学生群体而言,学校里的班主任、任课老师以及相关心理咨询组织,需以更细致的方式,关注其中或许存在的问题。在实践进程当中,除全面开展诸如开设专门心理健康课程、设立心理辅导室这类线上心理服务之外,针对过度沉溺网络的小学生,也要重点关注,并加强对其引导,以防止“网瘾”产生。
结语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人工智能盛行的环境下,在小学的信息科技课程中,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的教育,既能帮助他们合理地利用网络,获得有关的知识,又能促进国家的网络稳定发展。老师要围绕这个教学目的,对课堂教学中的各个步骤进行细致的设计,将网络安全的相关内容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在无形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从而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幸飞 , 李引 . 人工智能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网络安全的问题与对策 [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2023, 39(12):64-67.
[2] 徐迈 , 王祖林 , 张有光 , 等 . 人工智能与信息安全的教学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解决信息安全领域图像版权问题为例[J].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9(4):5.DOI:CNKI:SUN:GYXH.0.2019-04-005.
[3] 吕毅. 人工智能背景下计算机技术的运用路径探究 [J]. 2021.
[4] 孙兴威 , 杨得成 , 宁亚楠 .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J]. 科学与财富 , 2019.
[5] 燕道成 , 李采薇 . 人工智能风险与青少年网络文明建设路径 [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025, 30(1):1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