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法的实践与成效探究

作者

吴文玉

眉山天府新区龙马小学

一、引言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对学生逻辑思维、数学素养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然而,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课堂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内容枯燥的问题,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 。趣味教学法以其生动有趣、灵活多样的特点,能够有效改变这一现状。通过将趣味性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创设趣味情境、设计趣味活动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探究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法的实践与成效,有助于丰富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体系,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新思路,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发展。

二、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法的实施背景与意义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素质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传统的 “填鸭式” 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同时,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的阶段,需要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动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趣味教学法应运而生,成为改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重要手段。激发学习兴趣:趣味教学法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如游戏、故事、动画等,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学习内容,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 “要我学” 转变为 “我要学” 。提升学习效果:在充满趣味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同时,趣味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数学思维:趣味教学法中的各种活动和情境,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等数学思维品质,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三、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法的实践应用

故事导入情境:在数学知识教学前,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故事导入新课。例如,在教学 “分数的初步认识” 时,教师可以讲述 “唐僧师徒分西瓜” 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口渴了,孙悟空找来一个西瓜,要平均分给四个人,每人得到多少呢?通过这个故事,引出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故事中初步感受分数的意义 。

生活模拟情境: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创设生活模拟情境。在 “认识人民币” 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室里布置一个 “小小超市”,准备各种商品模型和人民币道具。让学生分别扮演收银员和顾客,在模拟购物的过程中,学习人民币的认识、换算和使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

数学竞赛游戏:开展数学竞赛类游戏,如 “速算比赛”“数学知识抢答赛” 等。在速算比赛中,教师准备一系列的计算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计算速度快且准确率高的学生获胜。通过这种竞赛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反应速度 。

角色扮演游戏: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在 “位置与方向” 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 “小导游”,向其他同学介绍教室或校园中各个场所的位置和方向。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不仅能够加深对位置与方向知识的理解,还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

实践操作类作业:布置实践操作类趣味作业,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巩固数学知识。在学习 “图形的认识” 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纸张、橡皮泥等材料制作各种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能够直观地感受图形的特征,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

创意绘画类作业:结合数学知识设计创意绘画类作业。学习 “统计” 知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绘画的方式制作统计图,如用彩色画笔绘制条形统计图,展示班级同学喜欢的水果种类。通过这种作业形式,将数学与艺术相结合,激发

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

四、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法的实践成效

通过实施趣味教学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明显增强。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趣味活动,主动回答问题,学习氛围活跃。课后,学生也更愿意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参与数学相关的课外活动。例如,在采用趣味教学法后,某班级学生主动阅读数学课外书籍的人数比之前增加了 60%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得到极大提升 。

趣味教学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数学成绩普遍提升。通过对采用趣味教学法的班级和传统教学班级的成绩对比分析发现,采用趣味教学法的班级在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考试中的平均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班级。以某次期末测试为例,采用趣味教学法班级的平均分比传统教学班级高出 8 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

在趣味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参与各种趣味活动和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良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更加清晰,能够有条理地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创新思维得到激发,在解题过程中能够提出独特的见解和方法;空间想象能力也得到提升,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图形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例如,在解决数学应用题时,采用趣味教学法班级的学生能够多角度思考问题,解题方法更加灵活多样 。

趣味教学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还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趣味活动中,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例如,在小组合作完成数学游戏任务时,学生学会了与同伴分工合作、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同时,趣味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

五、结论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成效。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趣味情境、设计趣味游戏活动以及布置趣味作业等实践应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未来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继续深入探索和完善趣味教学法,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让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成长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推动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李吉林。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 [J]. 课程·教材·教法,2021 (05): 112 - 117.

[3] 王小明。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 (26):58 - 60.

[4] 张红。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策略 [J]. 小学数学教育,2023(08): 34 - 37.

[5] 陈丽。小学数学趣味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J]. 教学与管理,2022 (12):78 -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