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企业循环经济战略的制定逻辑与系统性风险管控研究

作者

王香云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 上海  201900

传统经济模式下,资源以线性单向流动为主,致使企业面临着资源过度消耗的威胁,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制约着我国整体经济社会的持续性建设。循环经济模式强调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推动资源高效利用,以应对“双碳”目标要求带来的挑战,提升企业循环经济竞争力,为企业战略选择与风险管控保驾护航。

一、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战略选择策略

(一)聚焦技术创新

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的战略选择应当聚焦于技术创新,充分认识基础在循环经济模式中的核心支撑地位。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资源在企业发展建设各个环节的有序循环 [1]。基于此,企业应加大创新技术研发投入力度,重点研发资源的循环利用技术、企业生产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与清洁生产技术等,助力企业逐一突破现有技术瓶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将其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此外,企业可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构建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为技术创新储备人才力量,同时加快企业创新技术成果转化速度。

(二)产业协同发展

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的发展建设离不开产业链各主体与各环节的协同配合,企业应将产业协同发展作为重要的战略选择方向,在循环经济的助力作用下解决传统线性产业链的局限性问题,以此实现对生态化产业链的构建目标。生态化产业链由上游、中游、下游企业构成,企业应当与上游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要求其提供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原材料;加强与中游同行企业的合作,打造资源共享的共生格局,实现同行业企业间的资源高效利用;建立与下游经销商、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渠道,如产品回收体系,实现对产品的再循环利用。

(三)强化产品服务

在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与契机,促使企业必须将强化产品服务作为重要战略选择。在此背景下,企业可以从单一的产品销售模式逐渐转型成为“产品 + 服务”的复合形式,通过采取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等方式,实现对有限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强化产品服务质量,降低消费者购入成本,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对外形象,让企业深入参与产品服务全过程,显著提升客户黏性,提高客户对企业产品服务的满意度。

(四)拓展市场品牌

现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消费者的要求日益提高,绿色环保成为消费者新的关注点。企业应当将循环经济模式理念融入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中,通过多元化渠道拓展市场品牌,积极获取绿色认证,帮助企业塑造绿色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选择企业产品 [2]。同时,企业应聚焦绿色消费市场,将其作为企业战略选择方向,积极开发绿色环保型产品,拓展市场领域与受众群体,进军新兴市场,为企业寻求新的转型方向。

二、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风险类型

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面临着多样化的风险类型,威胁着企业的正常运营与长远发展,主要的风险类型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成本风险。企业在进行循环经济转型时,战略方向的选择、技术的创新研发、设备的更新等均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致使企业可能面临严峻的现金流压力,影响企业的投资回报率,直至出现亏损现象;其二,技术风险。循环经济模式下的技术具有较高的复杂性,研发周期长,同时面临技术成果的转化风险以及技术标准频繁变动的风险;其三,政策风险。循环经济政策总体的执行效果较为理想,但无论是政策的稳定性还是连续性都存在不确定性因素,从而影响企业的战略选择节奏,甚至面临政策合规风险;其四,市场风险。随着进入循环经济领域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多,同质化竞争严重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促使企业面临市场风险;其五,管理风险。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需要对现有的业务流程与管理模式进行重构,若企业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可能降低企业的转型效率,不利于实施战略目标。

三、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风险管控路径

(一)构建风险预警机制,制定应急处理预案

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风险管控的重要举措就是构建风险预警机制,同时制定应急处理预案 [3]。基于此,企业应建立循环经济转型风险评估模型,从成本、技术、政策、市场、管理风险五个维度进行风险评估,提高风险预警机制对风险点的识别准确性,对风险等级进行量化评估。企业可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企业循环经济转型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预估其发生概率及不良影响程度,以便进行风险预警,针对潜在的风险隐患采取具有可行性的应对措施。此外,企业应制定健全的应急处理预案,以便在企业风险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动态调整,将风险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二)优化成本收益管理,开发多元融资渠道

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的成本与收益构成复杂,企业依托于精细化成本收益管理,有效降低企业运营管理风险与成本风险,显著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企业要认真识别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特有成本,全面考量企业的多元化收益维度,引入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法,实现对循环经济模式经济性的准确评估,有效规避成本风险隐患。同时强化企业资源循环利用效率,通过技术创新驱动企业降本增效,构建循环经济产业协同发展链条,优化企业产品生产流程,创新企业盈利模式,反向激励企业注重产品服务的研发,提升循环经济综合效益。此外,开发多元融资渠道,应对循环经济项目前期投入力度大、技术难度高等风险挑战,用多元融资渠道分散企业风险,突破资金约束限制。如,企业可积极争取政策性融资支持,拓展市场化融资渠道,探索创新性融资模式,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与信用水平,为企业寻求更为广阔的融资方式。

(三)选择优质合作伙伴,强化协调沟通能力

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风险管控的核心就是选择优质的合作伙伴,提升供应链整体水平,选择多个具有循环经济能力的供应商,为企业储备更为丰富的合作伙伴,避免过分依赖单一的供应商,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同时,企业应建立回收网络体系,与专业企业进行合作,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确保能够及时回收废弃物,实现对废弃物的有效回收与高效利用,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此外,企业应致力于强化自身的协调沟通能力,设立专门的政策研究岗位部门,持续性跟踪解读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政策,确保企业经营转型等活动均符合规定要求,规避政策合规风险。企业还要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的沟通,及时反映企业自身发展需求,以便争取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确保企业经济建设与转型发展能够获得国家政策的支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战略选择与风险防控都有着全面的路径,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需求进行转型升级,积极应对转型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多重风险,最终助力企业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未来,企业应进一步细化循环经济模式下的战略选择方向,思考如何将企业战略选择及风险管控与数字技术融合起来,为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寻求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1] 陈曦 . 经济双循环下制造业成本管控问题研究 [J]. 畅谈 ,2022(10):19-21.

[2] 闫慧 , 刘军 . 适应“内循环”经济为主发展战略,推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J]. 市场调查信息 ,2023(7):82-84.

[3] 张羽翔 . 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背景下 S 物流企业战略转型分析 [J]. 经济师 ,2024(5):26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