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育人视角下初中美术课堂氛围营造与学生环境情感培养研究
陈婉莉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东成镇初级中学
引言:在当代教育改革浪潮当中,环境育人理念逐渐成为教育界所关注焦点,尤其在美术教育领域,环境因素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和情感发展影响日益凸显,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情感发展关键时期,所以美术课堂不仅要传授技能知识,更要注重环境氛围营造,事实上传统美术教学往往忽视环境因素教育价值,致使学生难以建立深层次环境情感连接,基于这样背景。本研究旨在探索在环境育人视角下美术课堂氛围营造策略,并且深入分析学生环境情感培养路径,从而为初中美术教育改革提供新思路。
一、美术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美术作为情感表达重要载体,其学科本质决定了审美体验是学习核心,通过色彩造型与意境构建,美术活动能够唤起个体对自然与人文环境深层感知,这种感知在初中阶段对于学生价值观形成具有关键作用——通过观察传统建筑飞檐斗拱可建立文化认同,描绘自然景观能培育生态意识,然而当前初中美术教学普遍存在技能训练主导倾向,临摹技法色彩调配等机械练习占据课堂主体,导致情感体验被拆解为孤立“名作欣赏”片段,学生难以形成持续环境情感联结。为此将情感教育系统融入美术课堂,不仅是实现学科育人价值内在要求,更是通过审美媒介落实环境育人理念关键路径,使学生在创作与鉴赏中构建对环境情感归属与责任意识 [1]。
二、构建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 物理环境的创设
美术教室物理环境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状态和创作灵感,所以空间布局应当打破传统排排坐模式,选用灵活多变座位安排,教室墙面可以设置学生作品展示区,让每个学生创作都有展示机会,从而增强他们成就感和归属感,光线调节也极为重要,因为自然光能够真实呈现色彩效果,所以应当充分借助窗户采光,同时配备可调节人工照明系统,色彩搭配方面,教室主色调宜选择温暖明快色系,但是要避免过于刺激颜色组合,以免分散学生注意力,材料储存区域应当分类明确且便于取用,让学生能够快速找到所要工具材料。
( 二) 心理环境的营造
心理环境营造相较物理环境而言,其过程显更为复杂且微妙,不过它对于学生情感发展所产生影响却更为深远,教师需要开展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工作,尊重每一位学生创作想法以及审美取向,即便学生作品尚不成熟,也应当给予积极鼓励,课堂互动应当充满温情以及理解。当学生遭遇创作瓶颈之时,教师要进行耐心引导,而并非简单予以批评,同学之间相互欣赏以及交流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定期组织作品分享会,以此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作品之中闪光点,营造宽容失败氛围能够促使学生勇于尝试新表现手法,这是因为艺术创作本身便是一个不断探索过程。
三、以环境为载体的情感教育实践
( 一) 情境化教学
情境化教学把抽象美术知识融入具体环境情境当中,从而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获得情感共鸣,教师能够基于季节变化来设计相应教学主题,如带领学生去观察校园植物生长变化。随后将观察所得转化为创作素材,户外写生活动让学生直接接触自然环境,进而感受阳光风声以及鸟鸣所带来创作灵感,虚拟情境创设同样具有成效,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不同地域环境特色,让学生仿若身临其境,角色扮演亦是情境化教学重要手段,学生可以把自己当作环境保护者,从全新视角去审视环境问题[2]。
( 二) 情感引导与表达
情境化教学核心在于构建“情境 - 体验 - 情感”三阶转化机制,通过多元情境载体与阶梯式引导,实现对学生环境情感深度培育,在自然情境创设中,可结合“风景画创作”单元教学需求,通过播放森林雨声录音动态展示四季山林图片等多感官刺激手段,引导学生闭眼想象置身其中触觉听觉与视觉体验,将外在环境元素转化为内在感知素材,转入文化情境时,需基于在地性资源开发,引入本地古建筑彩绘历史故事,组织学生分组扮演古代工匠,通过“讲述创作历程”角色扮演活动,在身份代入中理解艺术表达与生活实践共生关系。
比如在《制茶具明茶礼》这门课程当中,教师在教室之内摆放几套具备不同材质茶具,并且点燃一炷清香,以此让学生在一进入教室之时,便能够感受到那种浓郁文化氛围。紧接着播放轻柔古琴音乐,引导学生去观察茶具造型以及纹饰,让他们用手触摸陶瓷表面所具有质感,感受不同材料带来温度差异,教师并不急于开展讲解技法工作,而是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去想象古人品茶之时心境,然后分享自己在家中喝茶时感受。在创作环节方面,学生可以选用用彩铅描绘茶具细节这种方式,也可以把水彩当作表现茶汤透明感手段,甚至可以通过拼贴方式来重新组合茶具造型,教师在巡视过程当中不断鼓励学生说道:“你画这个茶壶把手很有力量感”,“这个颜色搭配让我想到了秋天暖阳”。课堂最后,学生将作品张贴在教室后墙展示区域,大家围成圆圈分享创作感受,有学生表示画茶具时候想到了奶奶,有学生称感受到了茶文化宁静致远,通过这样方式,传统文化不再是空洞概念,而是转化为学生内心真实情感体验,环境育人效果自然而然显现出来 [3]。
结语:
从环境育人视角来看,初中美术教育呈现出一种全新发展态势,课堂氛围营造以及学生环境情感培养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美术教育深度变革,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这两方面建设为学生创造出了理想学习空间,而情境化教学情感引导表达以及本土化生活化相互结合则为环境情感培养提供了有效路径。未来美术教育应当继续深化环境育人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美术学习中获得环境情感滋养,进而成长为具有环境意识和审美素养新时代公民。
参考文献:
[1] 姜旭妍 . 基于环境育人的合阳县马家庄九年制学校景观优化设计研究 [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4.
[2] 孙国庆 . 浅议构建初中美术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J]. 学周刊 ,2017,(06):151-152.
[3] 陈 玉 . 如 何 在 初 中 美 术 教 学 中 营 造 良 好 的 课 堂 氛 围 [J]. 考 试 周刊 ,2016,(3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