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快硬高铁硫铝酸盐水泥基保温材料与 C30 混凝土耐久性能对比研究

作者

谢向荣 谢怀宇

绿建科技集团新型建材高技术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203

1 测试对象与配比分析

为明确组分协同机制,解析该材料配方及功能,与 C30 混凝土对比,有点突出创新点。各成分配比、占比及机理如下,协同效应是性能核心保障 :

2 耐久性性能对比分析

耐久性是建材抵抗环境作用(化学腐蚀、水渗透等)的核心能力 。参照 GB/T50082-2024,从五大维度对比该材料与 C30 混凝土差异,揭示性能优势 。

化工园区、沿海地区中,硫酸盐( |Na2S04 、 MgS04) )、Cl-、H+ 易导致建材失效 ,两者差异源于水化体系与微观结构本质不同。

2.1.1 C30 混凝土:耐蚀性一般

普通水泥水化生成 20-25% 游离 Ca(OH)2 ,成为腐蚀靶点

2.1.1.1 硫酸盐腐蚀:浓度 >0.2% 时,Ca (OH) 与 Na2SO4 反应生成石膏,再与 C3A 生成钙矾石(体积胀 1.5倍),内应力 2-3MPa(超抗拉强度 2MPa)引发开裂; MgS04 还生成松软 Mg(OH)2o

2.1.1.2 酸性腐蚀:pH<5 时,H+ 与 Ca (OH) 反应致水泥石溶解, 5% 盐酸浸泡 7d 强度损失 > 40%。

2.1.1.3 氯离子侵蚀:Cl- 渗透破坏钢筋钝化膜(需 pH>11),锈蚀产物胀 2-3 倍,加剧开裂 。

实际中,C30 在沿海服役 3-5 年出现剥落、裂缝,需定期维修 。

2.1.2 该材料:耐蚀性极优

通过 “源头控制 - 界面防护 - 结构致密” 三重机制抵抗腐蚀:

2.1.2.1 基材优势 :游离 Ca (OH)2<1% (C30 约 20% ),AFt 在硫酸盐环境稳定,C-S-H 凝胶 Si/O 比 1.2(普通 0.8)抗酸强;5% Na2SO4 浸泡 90d 强度损失仅 0.5% (C30>25%)。

2.1.2.2 KH-570 憎水作用:疏水膜使水接触角 ⩾110 ,0.3MPa 水 压 下 渗 水 高 度 0.5mm/24h(C315mm/24h)[2],阻断腐蚀介质渗透。

2.1.2.3 高致密性:纳米硅与胶粉协同形成 “微孔 - 无连通” 结构,连通孔隙率 <0.5% (C30 约 8%),硫酸盐扩散系数为 C30 的 1/20。

2.1.2.4 稻壳界面强化:KH-570 处理后界面粘结强度 2.5MPa(未处理 1.0MPa ),稻壳被密封,80℃、5%Na2SO4 浸泡 180d 无降解(未处理 30d 分解)。

2.2 抗渗性 (Permeability)

抗渗性是冻融、碳化的基础指标,用抗渗等级(P)表示,等级越高性能越强 。

2.2.1 C30 混凝土:抗渗 P6-P8

普通振捣下孔隙率 15-20%,连通毛细孔(200-500nm)多;振捣不实则产生蜂窝缺陷 。地下工程需额外防水,增加成本。

2.2.2 该材料:抗渗 > P12

“憎水防护 - 孔结构优化” 构建抗渗屏障:

2.2.2.1 长效憎水:KH-570 与基体化学结合,表面磨损 0.5mm 仍疏水,户外暴露 180d 接触角 ⩾ 100°(C3030d 后 <20°),阻断水分连续渗透。

2.2.2.2 孔结构优化:HPMC 控制原生孔隙 <50nm ,纳米硅填充后孔隙率 <5% ,胶粉成膜使连通孔隙率 ∠⋅∠ 0.1% ;1.2MPa(P12)养护 7d 无渗漏,1.5MPa 仍无渗水。

2.3 抗冻融性 (Freeze-Thaw Resistance)

北方寒冷地区,材料内水冻结胀 9% 产生冻胀应力,反复循环致开裂 ,抗冻等级(F)为 “-15℃冻结 -20℃融化” 循环中,质量 / 强度损失≤ 5%/25% 的最大次数。

2.3.1 C30 混凝土:抗冻 F150-F200

未掺引气剂时仅 F50-F100 ,工程中掺引气剂引入 50-200μm 封闭气泡,抗冻提至 F150-F200,但含气量每增 1% 强度降 5-8%,长期服役气泡易连通,5 年后抗冻或降至 F100 。

2.3.2 该材料:抗冻 > F500

“低吸水 - 高韧性” 协同杜绝冻

2.3.2.1 低吸水:憎水与抗渗使吸水饱和率 <5% (C30 约 15%),非饱水水分冻胀应力 <0.5MPa (抗拉强度3MPa)。

2.3.2.3 高韧性缓冲:胶粉弹性薄膜吸收冻胀应力,抵消冰晶体积膨胀 。

试验中,300 次冻融后质量损失 0.3% 、强度损失 2%(优于 F150),500 次仍未达损失阈值 。2.4 体积稳定性与抗裂性

体积不稳定(干缩、温缩)产生的裂缝,是耐久性致命缺陷 ,用干缩率、抗拉强度与极限拉伸率评价

水化与干燥收缩叠加,28d 干缩率 0.04%-0.06% ;约束状态下干缩拉应力 2.5MPa(超抗拉强度 2MPa),易致贯穿裂缝;极限拉伸率仅 0.015%,早期养护不足易生 0.1-0.2mm 塑性裂缝 。

“膨胀补偿 - 韧性提升 - 界面强化” 实现低收缩高抗裂:

2.4.2.1 硫铝酸盐水泥微膨胀:AFt 体积略增,产生 0.01%-0.02% 微膨胀,基础干缩率 <0.01%[5]。2.4.2.2 纳米硅膨胀树脂补偿:纳米硅二次水化减少残留水分,树脂 7-28d 膨胀 0.02%,28d 干缩率 0.01%-0.02%(C30 的 1/3~1/4)。

2.4.2.3 全生命周期抗裂:HPMC 使塑性收缩率降 60% ;胶粉提抗拉强度至 3MPa(C30 约 2MPa)、极限拉伸率至 0.025%(C30 约 0.015%)。

2.4.2.4 界面增强:KH-570 处理后稻壳与基体无缝隙,圆环约束试验中 C30 7d 生 3-5 条裂缝(宽 0.2mm 该材料 28d 无可见裂缝 。

碳化是 CO 与碱性物质反应致碱度降低,破坏钢筋钝化膜(需 pH>11),碳化深度越小性能越强。

2.5.1 C30 混凝土:碳化快

Ca (OH)2 使内部 pH=12-13,CO2 通过孔隙扩散与其反应生成 CaCO3 (pH=8.5) C30 孔隙率 15-20%,CO2扩散快,标准环境(20℃、RH60%、 CO20.03% )下 28d 碳化深度 5-8mm,56d 10-12mm,1 年超 20mm(近保护层厚度),工业区 CO 高时速率更快。

2.5.2 该材料:抗碳化极强

“物理阻隔 - 化学稳定” 双重抵抗:

2.5.2.1 低孔隙阻隔:总孔隙率 <5% 、连通孔隙率 <0.5% ,CO2 扩散系数为 C30 的 1/20 ,碳化速率大幅降低。

2.5.2.2 KH-570 密封:孔隙内壁疏水 - 密封层,阻碍 CO2 传输 。

2.5.2.3 化学稳定:pH=10-11,AFt 与 C-S-H 凝胶和 CO2 反应速率为 Ca (OH)2 的 1/10 ,碳化产物致密。

测试中,标准环境 90d 碳化深度 0.5mm(C30 15-20mm),加速环境 (CO25% )28d 仅 2mm(C30 30mm)。3 关于5.3% 掺量稻壳影响的专项论证

稻壳传统应用易因界面差、易降解降耐久性,专项论证 5.3% 掺量影响 ,结论为正面且可忽略,与基体相容是创新点。

3.1 超低掺量:不改变基体性质

5.3% 掺量远低于传统稻壳水泥的 10%-20%,基体以 AFt+C-S-H 凝胶为连续相,稻壳 (0.l-0.3mm )为分散相,不形成纤维网络。对比试验中,无稻壳组与含稻壳组 28d 抗压强度差 1.2% 、耐硫酸盐损失差 0.3% ,无负面影响 。

3.2 界面处理:KH-570 消除薄弱环节

KH-570 “分子桥” 使稻壳从 “缺陷相” 变 “增强相”:Si (OH) 与稻壳、水泥羟基形成共价键,界面强度 2.5倍于未处理组;稻壳接触角从 40° 提至 105°,与胶粉相容性提升;SEM 显示界面无缝隙(未处理组有 0.5-1μm 空隙)。

3.3 密封惰性环境:杜绝降解

稻壳降解需水、氧气、微生物,基体特性阻断这些条件:高憎水抗渗使稻壳干燥,避免纤维素水解 ;透气性低致氧 t<1% ,抑制微生物代谢 ;基体耐酸碱,腐蚀介质无法接触稻壳 。80℃、RH90%、O 21% 加速老化180d,稻壳纤维素含量 > 95%(未处理仅 60%)。

3.4 性能补偿:覆盖潜在影响

稻壳或引入微孔,但添加剂可补偿:KH-570 使接触角提 3 倍,抵消亲水 ;纳米硅填充空隙,总孔隙率仍 < 5% ;胶粉增韧抵消脆性风险 。含稻壳组抗渗、抗冻、耐蚀略优无稻壳组,微增韧 。

4 结论

.1 该材料在耐化学腐蚀、抗渗、抗冻融等关键耐久性指标上展现出远超 C30 混凝土的卓越性能。

4.2 微量稻壳(5.3%),实现保温 - 绿色 - 微增韧,与基体相容。未来可优化稻壳掺量(<10%),或与秸秆、屑复合,开发更多绿色高性能建材 。

4.3 该材料代表了一种高性能、高耐久的绿色建材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谢怀宇,谢向荣。一种叠合楼板:202411287924 [P].2025-09-07.

[2] GB/T50082-2024, 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4.

[3] 李建。纤维素醚对硫铝酸盐水泥水化及性能影响 [D]. 同济大学,2022.

[4] 张德成,张云飞,程新。硫铝酸盐水泥基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研究 [J]. 硅酸盐通报,2008,27 (2):258-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