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套路运动员“表现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训练优化方案
凌文杰
宁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 756000
一、引言
武术套路是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部分,它有着独特的运动形式、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高超的技艺,深受人们喜爱。在现代武术套路竞赛中,除对运动员技术难度与完成质量严格要求外,裁判和观众对“表现力”好坏也越来越关注了。运动员的表现在其技术水平、艺术素养、心理素质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上,良好的表现力能更好地展现武术套路的风格特点与文化内涵,还能让比赛更有趣味性,也能使运动员获得更高的分数。不过,当下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表现力的评价,还没有一套统一且科学的指标体系,训练方法也有些盲目。所以,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探寻有效的训练优化策略,这对提高武术套路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推动武术套路运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武术套路运动员“表现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构建原则
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基于武术套路运动的规律和特点,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运动员的表现力水平。
系统性原则:评价指标应涵盖运动员表现力的各个方面,形成一个完整、有机的整体,避免指标的遗漏和重复。
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应简洁明了,数据易于获取和量化处理,便于在实际训练和竞赛中应用。
导向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能够引导运动员和教练员重视表现力的培养和提升,促进武术套路运动的健康发展。
三、武术套路运动员“表现力”的训练优化策略
(一)技术精细化训练
加强动作规格训练:针对技术准确性这一重要指标,教练员应制定详细的动作规格标准,让运动员明确每个动作的要求。借助分解训练、慢动作训练之类的手段,助力运动员弄清楚动作的细节,提升动作的精准度。 而且,借助视频回放之类的技术手段,能让运动员清楚地看到自身动作的不足之处,从而及时予以纠正。
注重协调性训练:采用多种协调性训练方法,如平衡训练、反应训练、多关节协同训练等,提高运动员身体各部位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在训练里,着重强调动作和呼吸的协调,让运动员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提升动作的连贯性与稳定性。
强化节奏把控训练:根据不同武术套路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节奏训练方案。借助节拍器训练、音乐伴奏训练等对运动员而言,来让运动员熟悉套路节奏的变化,学会快慢、轻重、刚柔等节奏要素的运用。在训练过程中,要引导运动员依照自身的身体感受以及套路的情感表达来合理调整节奏,这样能让套路更具感染力。
提升难度完成质量:在难度动作训练中,注重基础训练,加强运动员的力量、柔韧性、爆发力等身体素质训练,为难度动作的完成提供保障。并且,运用循序渐进的训练法,逐步提升难度动作的训练强度与要求,助力运动员提高难度动作的完成稳定性与质量。
(二)艺术素养培养
加强情感表达训练:引导运动员深入理解不同武术套路的文化内涵和风格特点,让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能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动作中,通过动作的力度、速度、幅度等方面的变化,传递出武术套路的情感和意境。凭借观看优秀运动员的比赛视频、欣赏相关文化艺术作品之类的途径,来拓宽运动员的视野,提升运动员的情感表达能力。
注重造型美感训练:在训练中,强调动作的姿态和造型的美观程度。利用形体训练、舞蹈训练之类的办法,来改善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与姿态,提升运动员的审美水准。并且,要引导运动员在动作设计与编排时,重视造型的创新性和独特性,让套路更加有观赏性。
提高音乐配合度:选择与武术套路风格相匹配的音乐,并让运动员在训练中反复听音乐,熟悉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在训练时,要把动作和音乐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运动员依据音乐的变化来调整动作的节奏与力度,让动作与音乐完美融合,提升套路的艺术感染力。
强化风格展现训练:针对不同武术套路的风格特点,制定专门的风格训练方案。借由对优秀运动员风格表现的学习与模仿,使运动员把握不同风格套路的动作特点以及表现方式。训练时,运动员要积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且要确保对套路风格进行准确呈现。
(三)心理训练
自信心培养:在训练中,为运动员设定合理的目标,并及时对运动员的进步和成绩给予肯定和表扬,帮助运动员建立自信心。同时,要让运动员多参加比赛与表演活动,积攒比赛经验,提升运动员在公众面前的表现能力,从而增强其自信心。
抗压能力训练:通过模拟比赛场景、增加训练强度等方法,为运动员创造一定的压力环境,让运动员在压力下进行训练和比赛,提高运动员的抗压能力。可教授运动员应对压力的技巧,如深呼吸、积极自我暗示等,助其在压力下保持冷静,正常发挥实力。
专注力训练:采用专注力训练方法,如冥想训练、注意力集中训练等,提高运动员的专注力。训练时,设置几类干扰因素,像噪音、观众的欢呼声之类的,让运动员在干扰环境下训练,进而培养运动员抵抗干扰、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应变能力训练:在训练中,故意设置一些突发情况,如器材故障、动作失误等,让运动员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动作,应对突发情况。并且,模拟比赛里的各类复杂状况,使运动员积累应对经验,提升运动员的应变能力。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构建的武术套路运动员“表现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技术表现、艺术表现、心理表现三个一级指标和 12 个二级指标,该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导向性等特点,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价运动员的表现力水平。
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的指标权重结果表明,技术表现是武术套路运动员表现力评价的核心因素,艺术表现和心理表现也具有重要地位。在二级指标里,像技术准确性、情感表达、自信心这类指标,得把它们当作重点关注的指标。
针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表现力的训练优化策略,应从技术精细化训练、艺术素养培养、心理训练三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全面提升运动员的表现力水平。
(二)建议
在实际训练和竞赛中,应根据本研究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运动员的表现力进行定期评价和监测,及时发现运动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训练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
教练员应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不断学习和借鉴先进的训练理念和方法,结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提高训练效果。
注重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在加强技术训练的同时,也要重视艺术素养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为运动员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进一步加强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表现力的研究,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和训练优化策略,为武术套路运动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总的来说,武术套路运动员表现力是个综合能力的体现,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有效的训练优化策略,这对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推动武术套路运动发展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