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新课标与数字化融合下小学语文教师培养模式优化创新研究

作者

白红梅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 021009

引言:

新课标强调素养主导,数字化推动教育变革,二者深度融合,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素养提升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但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工作与实际需求脱节,数字化素养培训存在内容脱离教学实践、实效性不足的问题,难以满足教育变革需求。探究合理高效的培养策略,对优化小学语文教师培养体系、推动小学语文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语文教师培养模式创新意义

立足课程思政视域,创新小学语文教师培养模式,强化他们的思政意识,提高教育水平与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基于现实角度来说,培养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能够使其适应新时期的教育发展,利于他们在后续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德育为教学的核心基础,帮助学生实现全方位发展目标。而从长远的教育价值来看,强化教师的思政水平,提升他们的教育能力可使其构建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结构,致力于培养一批批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建设者。此外,还能激励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工作,提高他们的创新创造能力,确保小学语文教育更具影响力,为祖国今后的繁荣富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新课标与数字化融合对小学语文教师培养的新要求

(一)能力层面:兼具学科教学与数字化应用能力

一方面,要求教师具备契合新课标要求的学科教学应用能力,以学科核心素养指导教学,准确解读识字写字、阅读鉴赏等教学要求,如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训练的设计、写作教学中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等教学要求。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具备数字化教学应用能力,如在线教学平台操作、AI 批改工具应用等数字化教学实操能力,以及将数字资源遴选整合、创新应用于语文教学的能力。

(二)知识层面:构建复合型知识体系

教师需完善学科知识体系(重点夯实小学语文专业知识),领会新课标修订要义,明确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要点;扩充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尤其是与小学生语文学习认知规律相关的教学知识;掌握教育数字化基础理论、数字化教育工具操作与教学设计知识,以及教育评价体系相关知识,最终建立“学科 + 教育 + 数字化”的复合型知识体系[1]。

(三)理念层面:树立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

教师需转变“以教为中心”的传统育人观念,树立“以生为中心”与数字化融合的育人理念,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以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同时需认识到数字化对提升教育教学效率、丰富教学形式、实现个性化教学的关键作用,主动将数字化思维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积极探索数字化与新课标教学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以适应新课标与数字化融合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

三、新课标与数字化融合下小学语文教师培养模式的路径

(一)明确培养目标:聚焦“三维一体”培育方向

培养目标围绕“知识结构、能力素养、师德情怀”构建“三维一体”体系。知识结构维度,要求教师具备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专门知识、小学教育知识及数字化知识;能力素养维度,要求教师具备新课标解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应用能力、小学语文数字化教学能力及创新意识;师德情怀维度,要求教师具备爱校、爱岗、爱生情怀,树立正确教师观,以高尚师德引领学生,最终培养兼具学科教学能力、数字化应用水平与高尚师德情怀的小学语文教师。

(二)优化培养内容:构建适配性课程体系

加强新课标相关课程建设:设新课标解读课,解读核心素养、课程结构与

教学内容,结合语文教学案例析落实路径;设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设计与评价课,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落实能力。

充实数字化教学内容:开数字化工具应用课,含线上平台、课件制作软件、AI 教育工具的操作与教学应用;开数字资源开发利用课,指导筛选与设计资源;开数字教学模式课,介绍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完善学科与教育基础课:学科层面补文学、语言学常识,夯实语文专业知识;教育层面完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结合学生学习心理传适配教法;增设教育科研与教学方法课,培育科研能力,推动教学革新。

(三)创新培养方式:打造多元化实践体系

开展微格教学训练:建设微格教学实训室,教师根据新课标要求,设计短小精悍的微格教学片段,如识字教学、古诗教学等,在录制教学视频的同时开展自我反思与同侪互评,通过反复训练提升教学能力。

进行虚拟教研活动:依托虚拟教研平台开展区际教研,组织教师围绕新课标下语文教学问题开展研究、探索数字化教学创新,促进教师间分享数字化教学成果、交流教学心得;通过虚拟教研活动模拟真实教学课堂,开展教研团队合作式教学创新 [2]。

应用 AI 诊断教师教学实践:将 AI 技术应用于教师教学实践诊断,例如根据教师教学短板推荐适配的培训项目与实践活动;通过AI 模型模拟学生学习情境,支持教师开展互动教学演练,帮助教师提升应对不同教学情境的能力,并借助AI 分析教学效果,为教师优化教学提供参考。

四、结语

新课标与数字化融合为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带来机遇与挑战,优化创新培养模式是小学语文教师培养的关键发力点。明晰“三维一体”培养目标,构建课程内容契合需求、培养方式多元且适应新需求的小学语文教师培养模式,有助于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工作与时俱进——通过持续关注教育动态,不断优化创新培养模式,为小学语文教学事业发展注入更多新鲜血液,推动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 张觐 .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数字素养现状与提升研究 [J]. 作家天地 ,2025,(21):191-193.

[2] 宋婕 . 数字化时代小学语文教学特征及教师角色转型思考 [J]. 新智慧 ,2025,(04):28-30.

[3] 潘琰 , 李春杰 . 以培养全科型教师为目标的高师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以长春师范大学为例 [J]. 时代教育 ,2015,(23):33-34.

[4] 王琴 . 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策略探究 [J]. 教师 ,2024(31):123-125. DOI:10.3969/j.issn.1674-120X.2024.3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