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巴彦淖尔市养老产业发展现状与智能化需求调查研究

作者

福春

河套学院 015000

一、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产业的发展愈发重要。巴彦淖尔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城市,也面临着严峻的养老挑战。传统的养老模式已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智能化养老成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途径。深入了解巴彦淖尔市养老产业发展现状与智能化需求,对于推动当地养老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巴彦淖尔市养老产业发展现状

( 一) 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积极构建“居家 + 社区 + 机构”养老服务体系。在居家养老方面,全面铺开“家庭养老床位”,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个性化生活照料、健康管理等服务。目前,全市已有 6 家专业养老服务公司参与,为576 名失能老人、2313 名半失能老人累计上门服务超 3 万人次。同时,推进适老化改造,2 家专业机构已完成 922 户家庭改造,并免费配备助行器、自助进食器等设备。在社区养老方面,城区已形成由 11 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6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5 个日间照料中心构成的“15 分钟养老服务圈”,并设有180 个老年助餐点。农牧区则建成 48 个苏木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81.36% 。机构养老方面,全市现有 63 家养老机构,拥有 8264 张床位,入住率达 43.8%. 。并且,医养结合取得进展,有16 家医养结合机构、39 对医养签约组合,为老人健康提供保障。全市 8 家高品质养老机构数量领跑自治区,备案养老机构等级评定通过率高达 88.89% 。

( 二) 养老产业规模初步显现

巴彦淖尔市养老产业涵盖养老服务、养老用品制造、老年医疗保健等多个领域。随着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养老服务市场逐渐活跃,吸引了一批专业养老服务公司入驻。在养老用品制造方面,虽规模相对较小,但也有企业开始涉足适老化产品的生产。老年医疗保健领域,除了医养结合机构外,一些专业的老年康复、护理机构也开始涌现,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三、巴彦淖尔市养老产业智能化需求分析

( 一) 老年人对智能化养老服务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老年人对智能化养老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一方面,失能、半失能老人希望通过智能设备实现紧急呼叫、生命体征监测等功能,以保障自身安全。例如,一些智能手环具备SOS 紧急呼叫、血压测量、心率测量等功能,能让家属实时了解老人身体状况。另一方面,健康老人也期望通过智能化手段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如利用智能设备观看戏曲、参加线上老年大学课程等。此外,智能化的居家养老服务,如智能家政、远程医疗咨询等,也能为老年人提供更多便利。

( 二) 养老服务机构对智能化管理的需求

养老服务机构在日常运营中面临着人员管理、服务质量监控、资源调配等诸多问题,智能化管理成为提升运营效率的关键。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机构可以实时掌握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合理安排服务任务。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 三) 社会对智能化养老产业发展的需求

从社会层面来看,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负担逐渐加重,智能化养老产业的发展有助于缓解社会养老压力。智能化养老可以提高养老服务的可及性和覆盖面,让更多老年人受益。同时,养老产业的智能化发展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智能设备制造、软件开发等,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此外,智能化养老也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能够提升城市的智慧化水平。

四、巴彦淖尔市养老产业智能化发展现状

( 一) 智慧养老平台建设情况

巴彦淖尔市已搭建智慧养老平台,为老人家庭安装紧急呼叫、生命体征监测等智能设备,实现 24 小时远程守护。该平台整合了各类养老服务资源,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服务的精准对接。例如,老人或家属可以通过平台下单,养老服务公司接收订单后安排人员上门服务。同时,平台还能对服务过程进行跟踪评价,保障服务质量。

( 二) 智能设备在养老领域的应用

在居家养老方面,智能手环、智能床垫、烟感器、燃气感应器、一键紧急呼叫器等智能设备已在部分老人家庭中应用。这些设备从安全、健康和生活等方面为老年人提供保障,如智能床垫可实时监测老人的睡眠质量和心率等生命体征,烟感器和燃气感应器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在养老机构中,智能化设备应用更为广泛,包括智能化的护理设备、康复设备等,提高了护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五、巴彦淖尔市养老产业智能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一) 智能化基础设施薄弱

部分地区网络覆盖不足,尤其是在一些农牧区,信号不稳定,影响智能设备的数据传输和智慧养老平台的使用。同时,一些老旧小区缺乏智能化改造的基础条件,如没有预留智能设备安装接口等。此外,养老机构的智能化设施设备投入不足,部分设备老化,无法满足智能化养老的需求。

( 二) 智能化技术应用水平较低

虽然已应用一些智能设备,但整体技术应用水平不高。例如,部分智能设备功能单一,无法实现数据的深度分析和整合应用。智慧养老平台的功能也有待完善,在服务个性化定制、多平台数据共享等方面存在不足。并且,一些养老服务人员对智能化技术的掌握程度有限,影响了智能化服务的开展。

( 三) 智能化养老专业人才匮乏

养老产业本身专业人才短缺,智能化养老的发展更凸显了人才的不足。目前,既懂养老服务又懂智能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稀缺。养老服务机构难以招聘到相关专业人才,现有的服务人员缺乏智能化技术培训,导致智能化养老服务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

六、促进巴彦淖尔市养老产业智能化发展的建议

( 一) 加大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养老产业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改善网络覆盖情况,尤其是加强农牧区和老旧小区的网络建设。推动老旧小区的智能化改造,预留智能设备安装接口,为老年人家庭智能化创造条件。鼓励养老机构加大智能化设施设备的更新和投入,提高机构的智能化水平。

( 二) 加强智能化养老专业人才培养

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培养既懂养老服务又懂智能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养老服务机构应加强与高校、培训机构的合作,开展在职人员的智能化技术培训。此外,还可以通过提高待遇、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等方式,吸引更多专业人才投身养老产业智能化发展。

巴彦淖尔市养老产业在“居家 + 社区 + 机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智能化养老需求日益迫切。目前,巴彦淖尔市在养老产业智能化发展方面已迈出步伐,但仍面临基础设施薄弱、技术应用水平低、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技术应用水平、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等措施,巴彦淖尔市养老产业智能化发展有望取得更大突破,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推动养老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墨殊 , 白羽 , 杨欣怡 , 王哲 , 何嘉乐 , 吕鱻 , 智能科技背景下智慧养老模式探素山 ,[J]. 中阿科技论坛 ( 中英文 ),2023(11):39-42

[2] 张欣然 , 周智慧 , 养老服务业发展背景下智能系统的市场分析 ,[J].中国商论,2022(03):108-110.

[4] 潘峰 , 宋峰 , 互联网 + 养老 : 智能养老新思维 ,[J]. 学习与实践,2024(9)

[5] 同春芬 , 汪连杰 ,“互联网 +”时代居家养老服务的转型难点及优化路径 ,[J]. 广西社会科学,2024(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