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E 模式的初中英语课程思政创新与实施研究
唐筱云
福建省福州第四中学桔园洲中学 350009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国际交流的加深,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重要性不断提升。然而,英语教育不仅仅是语言技能的培养,它还承担着文化传播、价值观传递的责任。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思政)作为一项基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中的重要议题。
3E 模式(Engage, Explore, Explain)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中。该模式强调通过引导学生参与(Engage)、探索(Explore)和讲解(Explain)三大步骤,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内容的同时,提升其思维能力与综合素养。本文将探讨如何将 3E 模式有效应用于初中英语课程的思政教育,以期达到语言能力与思政素养的双重提升。
一、3E 模式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3E 模式(Engage, Explore, Explain)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强调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其自主探索和提供系统解释,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具体而言:
Engage(引导参与):教师通过设置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Explore(探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深入理解知识点。
Explain(讲解):教师在学生探索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巩固所学内容。
3E 模式的特点在于其互动性、参与性和自主性。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它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索,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基于3E 模式的初中英语课程思政创新
1Engage(引导参与):通过现实问题激发学生
在“引导参与”(Engage)阶段,教师通过设定现实问题或历史事件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思考与社会、历史相关的问题。例如,在学习英语时,教师可以选择当前的社会热点话题,如环境保护、社会公正、国家发展等,这些话题不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也能够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讨论。以环境保护为例,教师可以教授与环境相关的英语词汇和短语,同时引入中国在环保领域取得的成就。通过介绍中国绿色发展的理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行为为全球环保做出贡献。在这样的讨论中,学生不仅能够学到英语,还能加深对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英语学习与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的形成紧密结合,提升了课堂的互动性和实用性。
2Explore(探索):通过自主学习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在“探索”(Explore)阶段,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加深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这一阶段的重点是通过小组讨论、课外阅读、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举个例子,当学习到有关全球化的英语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看待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英语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够深入理解中国在全球化时代的地位和作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中国的国家形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开始理解中国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稳步前行,并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
3Explain(讲解):通过系统讲解和反思深化思政教育
在“讲解”(Explain)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上的系统讲解和反思,帮助学生深化对思想政治问题的理解。在这一阶段,教师通过对英语文章内容的讲解,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从思政的角度审视知识内容。例如,当学习科技发展的相关英语文章时,教师可以讲解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如中国自主研发的高铁、航天技术等,分析这些科技进步如何促进社会发展,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理解科技发展的意义,还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性,感受到科技创新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英语课程中的经典文学作品、历史事件等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中国的社会变革和文化传承。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有关中国革命的历史故事,探讨中国历史上如何应对外部挑战,克服困难,并取得伟大的成就。通过这些历史事件的分析,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中国革命历史的了解,还能在思政教育中更好地体会到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三、基于3E 模式的实施策略
1 整合课程资源
教师应结合英语教材内容,灵活选择与思政教育相关的社会热点、历史事件等话题,进行综合设计。这种设计可以涵盖世界各地的重大历史事件,如现代化进程中的变革、社会矛盾的解决方法等。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选取例如全球气候变化、世界文化交流、民权运动等具有时代意义的题材,引导学生通过英语学习,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背景,形成全球视野。与此同时,结合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教师可以通过探讨如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话题,帮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与文化自信。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英语纪录片,并根据影片内容展开讨论。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还能让他们在讨论中认识到历史事件的深刻意义,从而在情感上得到触动,进一步理解国家发展的巨大变化。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针对特定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撰写英语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从而提升他们的分析与表达能力。
2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确保 3E 模式能够顺利实施的关键。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政教育素养和英语教学能力。这不仅仅是对教学技巧的提升,还包括对教育理念的深化与理解。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参加相关的思政教育与英语教学的培训,提升自身的跨学科知识素养,同时增强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思政教育的实践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同行交流合作,借鉴其他教育者的成功经验,提升对 3E 模式的理解和应用。通过有效的专业发展,教师能够在课堂上灵活运用3E 模式,将思政教育的内涵自然地融入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3 多元评价机制
建立多元评价机制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方面。传统的评价方式通常只侧重于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如词汇、语法、阅读理解等方面的考试成绩。然而,思政教育的实施要求教师在评价中更加关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价值观念和思政素养。因此,教师应采取多元的评价形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讨论等。通过这些评价形式,教师可以从多维度了解学生在思政教育方面的成长与进步。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能力、思想深度以及对社会问题的理解程度。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定期的个人反思日志或者专题报告的形式,鼓励学生记录自己在思政教育方面的学习过程与思考,进一步推动其思政素养的提升。
4 强化跨学科融合
在 3E 模式的实施中,跨学科融合是一项关键策略。英语不仅是语言学习的工具,更是了解世界和深入思考社会问题的桥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设计跨学科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在多领域的综合思维。通过将历史、文化、政治、哲学等多个学科的元素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学生不仅能提升语言能力,还能在跨学科的互动中扩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例如,教师可以结合英语教材中的人物传记,讨论该人物在社会、政治领域的贡献,进一步让学生思考如何将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相结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认知。
5 情感共鸣与价值引导
3E 模式注重情感教育和价值观的引导。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情感因素的渗透,通过生动的教学内容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进而认同并内化社会责任感与价值观。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活动或社会运动纪录片,借此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并结合思政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这些事件中的价值判断。例如,在讲解美国民权运动时,可以讨论种族平等和社会公正问题,通过对比中国的民族团结政策,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国家都在为实现公平正义而努力,帮助学生树立起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6 互动式教学设计
3E 模式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教师应通过互动式教学设计来增加学生的参与感。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加深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关于全球化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模拟联合国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国家的代表,讨论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等问题。通过这样的互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帮助他们在多方视角的碰撞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全球视野。
7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来优化 3E 模式的教学效果。通过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分享相关的历史事件、文化交流和社会热点的英语资料,增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智能教学工具,如在线课堂、虚拟学习社区等,开展互动式学习,促进学生与教师及同学之间的实时交流。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查阅相关的社会热点新闻、英语报刊等资源,使学生在课外时间也能获得丰富的思政教育内容,从而更好地实现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
8 家校合作与社会资源利用
3E 模式的实施不仅仅依赖于课堂教学,家校合作和社会资源的利用同样至关重要。教师应鼓励家长参与到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定期的家长会,教师可以与家长分享思政教育的实施方案和教学内容,确保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能积极配合。同时,教师还可以联系社会组织、文化机构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文化展览等,通过实际体验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和社会问题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认同感。
四、基于3E 模式的思政教育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具体实施效果
1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 3E 模式的应用,初中英语课堂不仅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还能有效提升其综合素质。尤其是在“引导参与”(Engage)阶段,通过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社会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增强其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探索”(Explore)阶段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理解,并将这种理解转化为行动。最终,在“讲解”(Explain)阶段,教师通过系统讲解和反思,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社会实践能力。
2 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认同感
思政教育的核心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学生需要认识到自己作为中国公民的社会责任和国家认同感。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热点话题的讨论,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对国家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深刻认识。例如,在学习有关中国发展成就的英语文章时,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语言能力,还能理解国家如何在全球化中崛起,强化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情怀。
3 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全球视野
3E 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批判性思维培养。通过设计跨学科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并通过与全球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对比,增强全球视野。例如,在学习全球化和国际交流相关内容时,学生不仅学习英语,还能够思考全球化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响,进而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全球认知。
结语
基于 3E 模式的初中英语课程思政创新,能够有效地将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政素养。通过“引导参与、探索和讲解”三大步骤,教师能够在英语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认同感。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基于 3E 模式的思政教育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侯明. 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现实价值与实施路径 [J]. 教育科学论坛,2025, (23): 54-56.
[2] 唐华英 . 词块学习策略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J]. 华夏教师 , 2025, (20): 60-62. DOI:10.16704/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