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定向运动的探索与实践
张海卿
福建省宁化第六中学 365400
一、高中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对教育目的缺乏清晰的认识
在以前高中体育的课堂教学里,通常下课铃声响起后,先是教师组织同学们做热身,待同学们伸展完身体,便让体育委员带领同学们跑步,接着就是大家自由活动,如此课堂方式致使体育课堂偏离原来教育目的,课堂单调乏味且教学目的不清晰,使得学生上完体育课后丧失对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进行定向活动时因对以往课堂方式习以为常而感到厌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积极性,进而无法有效提升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水平,所以在高中体育教育中,学生学习目的不清晰这一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1]。
(二)学生对定向运动了解情况
在对学生定向活动的认知进行调查后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定向活动的认识都是具有一定的技术性、趣味性的活动。他们认为,定向训练不仅是一种身体锻炼,也是一种增强人的耐力的良好方式,参与这种活动可以让学生们培养团队合作和适应能力,并且能够在遇到复杂的情况时,能够迅速作出正确的决策。虽然他们对这种活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经过更多的研究发现,很多人对这种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技能要求都不太清楚,整体上还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上,这说明虽然学生对“定向”的期待很高,但缺乏相应的理论和实践操作,因此,有针对性地训和普及对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高中体育老师在定向体育方面缺乏锻炼
定向运动作为一项新兴运动在国内未受足够关注且师资培养呈空白状态,许多体育老师的定向知识与技能仅从短期训练获取而未经深入研究、缺乏丰富实践经验,尤其在中国沿海乡村高中至今未形成完整系统、教学教材及设施等方面均不健全,于是多数体育老师依自身了解将学生送到郊外简单培训后就上课,各体育老师对此认识不同、授课方法各异致使其无法有效实施 [2]。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定向运动教学路劲探索
要提高高中体育教学中定向运动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一)以责任意识或情感态度为目标开展定向运动
纵观整个体育教育领域,诸多运动皆非个人可独立开展,需集体协作方能获最佳成效,要达此目的便需众人紧密配合。在此基础上,老师需结合定向练习特征,着重于体育的注意事项、基本要求、流程等方面,且注重对核心素质的培育,让同学们意识到集体的重要性,增强其责任感与团体精神。再者,因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故而在“生生交流”过程中能强化同学们的集体观念。就如进行接力定向时,各成员间需相互配合,在接力比赛中可依要求设定竞赛路径,国际大赛通常将其分成四个部分,每人完成一部分,把各部分积分相加即为整个队伍的积分,在此过程中个人无法脱离集体而单独存在,个人于集体的作用极为重大。同时,要让课堂充满乐趣,使学生学习内容更为充实。比如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通过游戏方式激发他们对体育的浓厚兴趣。另外,需从学生情绪特征出发,对体育项目作恰当安排,比如可开展定向比赛,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二)加强以问题解决能力为基础的体能培训
为了更好地开展定向运动活动且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出发点,促使学生于轻松愉快活动环境中进行创造性思考与创造,教育方法应灵活,因若老师体育教育时事先拟定教学计划并依计划教学,那讲解定向运动知识技能便不利于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在有目的的运动教学过程中,学生难免出问题,需在教学过程强化指导让其感知、解决问题及发展思想,比如开始教学前老师可让学生观看定向活动录像,像第 27 次挪威世界定向大赛参赛选手情况,2.6 公里距离、21 个检查点、75 米高度总共花费1148 秒,排名第一的三人分别是966 秒、972 秒、992 秒,一小时 1022 秒,时间跨度大,2.7 公里比赛、21 个检查点和 100 米高度总时间 1127 秒,排名第三的是 897 秒、927 秒、931 秒,第 15 位时间是 990秒。通过对两个项目前后的对比研究得出男女接力项目前后差异,因图是野外与园林融合的,中国定向选手分布极为分散,经统计发现优秀点位分布在建筑和公路交界处,而距离较远且地形复杂的野外点位上情况不同,由此可见我国比赛用图和比赛场地选取容易且比赛线路简单,若比赛中出现困难选手便难习惯,这便是比赛时间变长的缘由。
(三)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贯彻,我国高校体育教育革新逐步加强,以往以确定目标点位、加强跑步练习为主的定向练习,因与现代运动训练理念存在一些矛盾,故而对其改造意义重大。通过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在野外定向训练时,老师可尝试设计野炊、夺宝、素质拓展训练等以激发同学们训练热情,让他们于训练中真正提高自身身体和心理素质。老师还可尝试将定向运动内容与其他科目多样化融合,提高其可实施性,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使他们养成良好体育锻炼观念。
(四)增加体育教育的宣传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需注意定向运动发展并增加其在体育课中的比例,可先由有关单位协助加强校园内体育运动培训以促使同学们改变观念、提高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其次,高校能结合自身具体条件大力推广定向运动优点,通过在学校网站公布相关积极信息、在课堂召开相关讲座让同学们积极参加,同时,可通过组织有关定向竞赛使学员将平时练习内容转变为练习,结果以培养学员表演愿望来保证体育训练正常进行。而采取何种宣传方式可结合各高校具体情况,比如,在某些有一定基础的高中可请著名专业人士对培训重点和兴趣深入分析以培养对培训的强烈兴趣,有些经济状况较落后的高中可尝试在网上搜索定向运动相关录像让同学们感受其吸引力、打破对体育训练固有观念从而提高锻炼积极性、学习兴趣以做到锻炼与休息兼顾。
结语
总之,在高中体育教学训练的进程中,体育老师要有开放的教学观念,把体育训练的本质与提高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的观念相融合,使学校的每一个步骤都得到最大程度地提高,真正地促进高中体育的发展和发展,从而为国家的素质教育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卢春宏 . 定向运动课程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验研究 [J].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3):226-228 .
[2] 周长江 . 论高校体育教学中开设定向运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