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探讨

作者

魏盼盼

滦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063700

引言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众多具备重要意义与科学性的教育方法,被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于国内小学数学课堂而言,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是最为常用的。究其原因,小学数学学习存在一定难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有着较高要求。倘若教学方法不恰当,课堂教学效率就会降低,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被削弱。为了改善这样的教学现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剖析,采取合理的教学措施,在数学课堂上引入自主探索式学习方法,以此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效率,为其日后数学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合理地运用这一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促使数学课堂回归以学生为主体的状态。

一、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滞后

目前,在当前小学生所处的快速发展时期,网络对其影响较大。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学生们的思维越来越开放,但也有一些老师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这些老师进行的教学活动比较僵硬和固定,很难把学生的积极性完全激发出来,也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思维和能力发展上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自主探究的思维方式并不理想,导致了很长一段时间里,学生都处在一种被动的状态。小学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如果老师的教育观念不够科学,就会妨碍学生的独立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不仅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表现,也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存在认知误区的部分教师,针对数学学科,觉得小学数学知识浅显,教学仅停留在理论和概念的表面。于实际教学当中,要求学生记住数学概念、在课本上圈出重点并强制背诵的,正是这些教师。完全忽视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一味追求成绩的这种教学方法,既无法保证整体学习效果,又会影响学生主观体验,对其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形成阻碍。

二、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策略

(一)利用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具有强烈内在求知欲的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之际,会不断对新问题加以发掘。这种情况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相契合,让他们一直处于全新的知识情境当中,进一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与探索欲望。于小学数学教学里,教师能够充分凭借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为学生营造一系列的问题情境,引发他们的好奇心,推动他们于问题情境里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与此同时,根据学生的能力特征,给他们设定了一个合适的学习难度,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对优秀的学生要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让他们“吃饱吃好”。对差生要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对差生要引导他们发掘自己的潜力,让他们能够向学习能力更好的同学看齐,并且在解答问题的时候,要给学生们指明方向,给予充分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并在教学中避免不必要的提问,重点是建立一个个性化的思维导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对数学概念和数字有一个清晰、直观地认识。

(二)提倡自主学习,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下,以“教师讲、学生听”方式主导课堂的教师,难以确保学生是否听懂学会,致使学生数学学习效果普遍不佳。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不断涌现的各种新颖教学方法,逐渐提升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对学生健康、

有效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们成为了教室的“主人”,拥有了自己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老师作为引导和参与人,必须确定整个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创造一个好的教学环境和课堂气氛,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并在某种程度上给予帮助,使学生能更容易、更快、更独立地掌握数学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教学观。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教师主动地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由“唯分数论”的“择优而教”向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发展。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每个学生,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师生之间的交往与沟通,创造一个友善、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顺利地进行研究性学习,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教授“长方形与正方形”这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用数学原理去检验现实,具体做法是在学生初步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概念之后,先将关注点聚焦于教室,让他们对教室里的物品展开判断,对于一些玩具盒子边角存在小范围圆弧这种情况,采用模糊认定其为长方形的方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结语

综上所述,契合新课改倡导教育思想的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方法,是一种极为有效且能让学生在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体系、最大限度发挥主体作用、真正融入课堂并全面提升创造力与想象力,对小学生今后学业发展和人生成长益处极大,同时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影响其健全个性塑造与丰富情感体验获得,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充分发掘自身潜能并推动全面健康发展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 蒋爱萍 . 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探讨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 2025(22).

[2] 李嫣, 周晓玲. 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J].好家长 , 2017(30):1.

[3] 汪应满 . 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J]. 未来英才 , 2017, 000(011):201.

[4] 商海琳 .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 打造有效数学课堂——浅谈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 小学生: 教学实践, 2016.

[5] 陈善瑶 . 浅谈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C]// 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第五次“教育问题时习会”论文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