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多元化教学策略探究
王秀平
山西省文水县梧桐路小学 032100
一、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法单一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还在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为主,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内容的讲解,缺少了丰富的教学策略和互动环节。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深入思考的积极性,制约着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 二) 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强
由于课外活动较多,学生身边的电子设备也越来越多,部分小学生对阅读整本书的兴趣与动机不强。这就造成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影响到阅读的深度与效果,影响到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顺利进行。
( 三) 缺乏系统性的指导
整本书阅读教学对教师有较强的理论指导能力的要求,同时还有较强的实践经验的要求,而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仍存在诸多不足,缺少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这种引导能力的不足,使学生很难在阅读过程中得到及时有效的支持,从而影响到阅读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同时也制约着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多元化教学策略
(一)创设多元化的阅读情境
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创设多元化的阅读情境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效果的重要途径 [1]。生活情境的创设能够帮助学生建立阅读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增强阅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教师可以设计阅读分享会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享书中有趣的故事和个人的阅读感受,使阅读不再是孤立的学习行为,而是与生活体验相融合的认知过程。文化情境的创设则侧重于挖掘书籍的文化内涵和背景知识,通过介绍作者生平、时代背景、文化传统等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文化底蕴 [2]。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教材中《草房子》等经典作品时,教师可以讲解作者曹文轩的创作背景和文学风格,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人文精神,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阅读兴趣。通过将生活情境与文化情境有机地融合于阅读教学之中,学生得以在更为丰富、真实且多维的语境中展开阅读活动。这种情境的交融不仅增强了文本的现实关联性和文化厚度,也促使学生在理解文字表层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从而有效拓展其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实现从信息获取到意义建构的跨越。
(二)设计多元化的阅读任务
设计多元化的阅读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关键环节。项目式任务要求学生通过完整的项目实践来展示阅读成果,如撰写阅读报告、整理读书笔记等。这些任务不仅锻炼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还培养其系统思考和持续学习的习惯 [3]。例如,在阅读部编版推荐书目《小王子》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撰写阅读报告,从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语言特色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并结合自身经历阐述阅读感悟。
探究式任务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研究能力,通过书中人物分析、主题思想探讨等任务,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讨论式任务通过小组讨论、班级辩论等形式,鼓励学生交流观点、碰撞思想,在集体研讨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例如,组织学生就《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人物形象进行辩论,正反双方通过文本证据支撑自己的观点,这一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提升了其口头表达和合作交流能力。
(四)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要保证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必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与进步,采用观察、记录、讨论等方法,对学生的阅读状况与学习发展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4]。比如,老师可以定期对学生的阅读记录进行检查,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思维轨迹、提出的问题记录下来,并给予及时的反馈与鼓励,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
综合素质评价是对传统学业评价模式的重要突破,它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卷面成绩,而是将评价重心转向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以及思维能力的系统性培养。在这一评价框架下,教师通过持续观察和记录学生在多个学习环节中的表现,例如审阅学生的阅读笔记与读后创作,关注其在小组讨论中的发言质量与合作态度,以及评估他们在项目式学习中所提交的成果质量,从而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深度、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水平做出全面、客观的判断。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更加注重学习过程的积累与成长性变化,还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阅读态度和批判性思维习惯,真正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教育目标。
( 五) 强化家校合作,营造阅读氛围
家校合作是促进整本书阅读教学工作深入发展的重要保障。藉由家长训练,让家长了解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进而引导家长在家中进行有效的阅读辅导 [5]。例如,定期召开家长会、线上讲座等方式,将部编版教科书的阅读要求及建议传达给家长,为家长提供策略与资源支持,让家长能更好地配合学校的阅读教学进行。
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可以保证家校间信息畅通、合作顺畅。教师可以利用家校群、家访、家长会等各种方式,将学生的阅读进度和需要及时反馈给父母,父母也能将孩子在家里的阅读成绩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形成一种教育合力。另外,开展家庭阅读活动,可以进一步提升家庭阅读氛围,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比如,组织亲子阅读分享会、家庭读书会等活动,让父母与孩子共同挑选一本书,进行一次阅读探讨,并分享心得,这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让阅读成为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结语: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创造多元化的阅读情境,设计多元化的阅读任务,运用信息技术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加强家校合作,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在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持续的探索与创新,把整本书阅读教学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兴趣懂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秦学红 .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开展策略研究 [J] . 考试周刊 ,2024(32):43-46.
[2] 李峰燕 . 指向经验积累的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 [J] . 语文世界 ,2024(22):58-59.
[3] 林小艳 , 曹颖琳 , 马丽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整本书阅读现状与改善对策 [J] . 科学周刊 ,2024(24):32-34.
[4] 邓小芳 . 小学语文中年级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策略探讨——以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十万个为什么》为例 [J]. 新校园,2024(8):28-29.
[5] 蒋建国 . 大单元背景下整本书阅读微专题教学策略 [J] . 中学课程辅导 ,2024(24):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