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提升路径
李锦梅
石狮市蚶江中学 362700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育中的核心内容之一,而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过于注重技巧与模板,导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变化,特别是新课改的推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的基本要求。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成为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当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1 教学过于依赖范文与模板
很多教师习惯性地让学生背诵范文,模仿范文的结构与内容,学生习惯性地依赖固定的写作模板,导致作文内容缺乏个性与创新,思维方式也较为僵化。
2 作文教学中的应试压力
高中阶段的作文教学深受考试压力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关注如何帮助学生应付高考作文,忽略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在应试写作中往往缺乏独立的思维,更多的是依靠一些固定的模式与模板进行写作。
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路径
1. 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写作视野
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写作视野 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起点。兴趣是推动学生思维创新的动力源泉。语文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意识到写作不仅仅是应付考试的工具,更是表达自己独立思考的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不同风格、不同领域的优秀作品,帮助他们接触各类文学作品、历史典故、哲学思考、社会新闻等,开阔他们的眼界,拓宽其思维的广度。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一些当代诗歌或散文,让他们感受不同作家的写作风格与独特视角。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文本,例如科幻小说、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热情,鼓励他们尝试从这些作品中汲取灵感,拓宽创作的视野。课堂中,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写作题目,如“如果我是一个时间旅行者”、“假如我是一只鸟”,让学生打破常规思维方式,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进行自由创作。这些题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还能鼓励他们思考更广泛的可能性,培养他们从不同视角看问题的能力。
2. 采用问题导向教学,培养批判性思维
采用问题导向教学,培养批判性思维 是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有效路径。问题导向教学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创新的教学方法,它通过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论语》或《史记》时,教师可以提出类似“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历史人物,你会如何选择自己的行动?”这样的引导性问题,促使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人物的选择与行动,深入挖掘其中的意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能培养批判性思维,还能提高他们在写作中独立思考的能力,突破传统写作的框架,提出独到的见解。例如,在讲解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站在不同历史人物的立场上进行思考和分析,以此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维,最终帮助他们在写作中形成独立的见解与创新的表达。
3. 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写作与即兴创作
自由写作与即兴创作 也是推动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传统作文教学往往过于强调写作的规范性和结构的严谨性,而忽略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写作自由,鼓励他们在课堂上进行即兴创作,突破写作的局限,享受创作的乐趣。课堂中,教师可以设置“自由写作”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自由发挥,写下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情景。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摆脱应试压力,放松心态,激发创造力。例如,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创意写作大赛”或“即兴写作”活动,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创意性的话题,如“未来世界的畅想”、“假如我是某个著名历史人物”等,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视角来展开写作。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帮助他们在创作中发展出独特的思维方式。
4. 促进学生互评与合作学习
促进学生互评与合作学习 是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另一有效策略。学生之间的互评和合作学习不仅能提升写作技巧,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小组讨论与互评活动,共同分析作文的优缺点。学生在互评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会发现他人作文中的创新之处,还能够反思自身写作中的不足。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吸收他人的思路与创意,拓展自己的思维视野,从而提高创作的创新性。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提出修改意见,并进行集体讨论,分享每个学生的独特见解。通过这种集体智慧的碰撞,学生能够激发更多的写作灵感,培养出更具有创意和深度的作品。
5. 强调写作过程的多次修订与完善
强调写作过程的多次修订与完善 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创造性思维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反复修订和不断完善的过程逐步形成的。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思维的瓶颈和表达的困难,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多次进行修改和完善。通过不断反思与修正,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自己的作品,尝试新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思路,从而提高作文的创造性。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写作初稿完成后,进行两到三轮的修改,每次修改时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进行优化,尝试增加新的内容或改变写作角度。通过这种多次修订的过程,学生能够逐渐提升自己写作的创新性和表达的独特性。
6. 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写作
跨学科的写作 也是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跨学科的写作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进行跨学科的写作。例如,学生可以结合历史、地理、社会等学科的知识,探讨某个社会问题、历史事件或文化现象。这种跨学科的写作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还能增强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例如,在讨论某一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地理知识,分析事件发生的背景和环境;或者在讨论某个社会现象时,结合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视角,进行深度探讨。通过跨学科的写作,学生不仅能够提升写作能力,还能够加深对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结语
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激发学生兴趣、问题导向教学、自由写作、互评合作等多种途径,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其在写作中形成独特的见解与创新的表达方式。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思维的多样性与创新性,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写作空间,帮助他们发展成为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写作者。
参考文献:
[1] 郭嘉婧 . 高中语文“虚拟现实 + 古诗词”沉浸式教学策略探究 [J].汉字文化 , 2025, (10).
[2] 范德攀. 深度学习导向下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J]. 甘肃教育研究 , 202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