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初中地理教学互动性的策略
满中龙
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 830000
引言
初中地理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环境意识及综合实践能力的核心任务。然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时空限制性强、抽象概念难具象化、个体差异适配不足等痛点,导致学生参与度普遍偏低。据《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25)》数据显示,仅 32% 的初中生在地理课堂中主动提问,41% 的学生认为“难以理解抽象地理现象”。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为破解这些难题提供了新路径,其通过多模态交互、智能分析、场景模拟等功能,可重构教学互动范式,实现从“单向灌输”到“双向建构”的转变。
1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初中地理教学互动性的意义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互动性,具有多方面深远意义。从知识传授层面看,地理学科涵盖大量抽象概念与宏观现象,如地球运动、气候变迁等,传统教学学生理解困难。人工智能可创设沉浸式情境,将抽象知识具象化,学生通过与虚拟地理场景互动,能更直观、深入地理解知识,突破学习瓶颈。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互动性提升能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精神。人工智能驱动的个性化学习路径,依据学生特点推送任务,鼓励学生自主探索,锻炼其信息收集、分析整合能力。
2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学互动的核心优势
2.1 打破时空限制,构建沉浸式学习场景
地理学科中诸多知识具有宏观性与抽象性,如宇宙星体运动、地质构造演变等,传统教学受限于时空,学生难以直观感受。人工智能技术借助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手段,能突破这些束缚。以太阳系八大行星运动为例,通过 VR 设备,学生仿佛置身于浩瀚宇宙,可近距离观察行星的公转与自转,还能切换视角、调整时间流速,直观理解行星运动规律。
2.2 精准学情分析,实现个性化互动支持
每个学生地理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兴趣点存在差异,传统教学难以做到精准适配。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收集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测试成绩等多维度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学生个性化的“地理学习画像”。基于这一画像,系统能精准识别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如有的学生对气候类型判断不准确,有的对地图方向辨识有困难。
2.3 创新互动形式,激发深度探究兴趣
传统地理教学互动形式较为单一,多以问答、讨论为主,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人工智能技术为教学互动带来全新形式,如智能游戏化学习、虚拟地理实验等。在智能游戏化学习中,将地理知识融入闯关、竞赛等游戏环节,学生为完成游戏任务,需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提升初中地理教学互动性的具体策略
3.1 借助多媒体资源,创设互动情境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资源是提升互动性的有力工具。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丰富多样的素材,将抽象的地理知识直观呈现。比如在讲解“板块运动”时,播放板块碰撞、张裂的动态视频,让学生亲眼目睹山脉形成、海洋扩张等壮观景象,激发他们的好奇心。随后,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视频内容,分析板块运动对地形地貌的影响,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分享观点。
3.2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增强互动体验
实践活动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的应用,是提升互动性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组织校园地理观测活动,例如让学生记录一周内的天气变化,包括气温、降水、风向等,并制作成表格和图表。之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观测成果,交流观测过程中的发现和问题,如“为什么某天的气温突然升高”。
还可以开展地理模型制作活动,如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地球仪等。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查阅资料、讨论设计方案、分工合作,这不仅加深了对地理概念的理解,还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完成制作后,组织模型展示和讲解活动,让每个小组介绍模型的特点和制作思路,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评价,在互动中共同提高。此外,地理野外考察也是不错的选择,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山区、河流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体验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增强对地理知识的感性认识。
3.3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互动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机会,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4 - 6 人。例如在讲解“世界的气候类型”时,为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气候类型,让他们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分析,总结该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规律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他人的想法,相互启发,共同解决问题。
3.4 引入地理游戏竞赛,激发互动热情
游戏竞赛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互动热情。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地理游戏,如地理知识接龙、地理拼图比赛、地理猜谜等。在地理知识接龙游戏中,教师先给出一个地理名词,如“长江”,下一个学生要接一个与长江相关的地理名词,如“三峡”,依次类推,接不上来的学生要接受小惩罚,如表演一个小节目。
结语
综上所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人工智能技术为初中地理教学互动性的提升开辟了崭新的路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活力。通过本研究对多种策略的深入探讨与实践验证,我们清晰地看到人工智能技术在丰富教学互动形式、精准满足学生个体需求、拓展教学时空边界等方面展现出的巨大优势。借助人工智能打造的虚拟地理场景,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探索地理奥秘,将抽象知识具象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个性化互动支持,使得教师能够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方案,有效提升了学习效果;智能互动工具的引入,更是为课堂互动增添了趣味性与高效性,促进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 初中地理“翻转课堂”中微视频制作技巧探究 . 马小平 . 中国新通信 ,2025(13)
[2] 初中地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 张琳 . 中国新通信 ,20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