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到煤矿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
梁皓
山西忻州神达能源集团煤炭运销有限公司
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煤矿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大挑战,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政治觉悟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红色文化承载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教育内涵。怎样把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和煤矿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在一起,切实让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已成为当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核心课题,本文计划深入分析红色文化的内在价值与煤矿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质,查找二者融合的有效路径,为新时代煤矿企业思政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借鉴。
1. 红色文化融入煤矿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红色文化融入煤矿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视角看,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力,先进的文化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红色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实践所造就的产物,带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多样的理论资源及实践指导,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层面看,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价值引导的活动,要凭借文化载体实现教育目标,红色文化依靠其独特的历史、精神及时代价值,为煤矿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从企业文化建设理论角度分析,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理念、行为准则和精神追求的集合体,对职工的思想行为具有重要的规范和引导作用。红色文化与企业文化在价值追求、精神内涵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两者的有机融合有助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2. 红色文化融入煤矿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2.1 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红色文化融入煤矿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软实力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其蕴含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等精神品质与煤矿企业的发展需求高度吻合。通过将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融入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增强企业文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融入红色文化有利于打造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加企业的社会声誉和品牌含金量,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赢得更多发展契机,红色文化展现出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社会责任意识,可引导企业树立合理的发展理念,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实现企业经济效益跟社会效益的合理统一。
2.2 增强职工思想政治觉悟的有效手段
红色文化融入煤矿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是增强职工思想政治觉悟的有效手段。煤矿企业职工长期工作在艰苦的环境中,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和安全风险,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和思想波动。红色文化所展现的革命先辈不畏艰险、勇于担当的崇高品格,能够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意识,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以开展形式多元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为途径,能助力职工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进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红色文化所蕴含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团队协作概念,可增强职工的集体荣誉感以及归属感,助力企业内部的和谐平稳,红色文化教育可引导职工恰当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企业利益间的关系,造就他们的大局眼光和奉献精神特质,为企业的可持续性进步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基础。
3. 红色文化融入煤矿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3.1 构建红色文化教育体系
构建完善的红色文化教育体系是实现红色文化融入煤矿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工程。首先要建立系统性的红色文化教育课程体系,根据不同层次职工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就管理层人员而言,重点推进党史国史教育以及理想信念教育,增强他们的政治觉悟与责任担当能力;就一线工作的职工而言,着重培育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激起他们的工作热情与创新干劲,其次要开拓多元化的红色文化教育载体,充分借助企业内部的宣传位置,诸如企业内部的文化展厅、职工活动中心、班组学习园地等,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气场,要强化和当地红色教育基地的合作,定期组织职工参观学习,让职工在实地体验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和力量。此外还要建立长效化的红色文化教育机制,将红色文化教育纳入企业年度工作计划,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考核标准,确保红色文化教育工作的常态化开展。
3.2 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
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是提高红色文化融入效果的关键环节。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方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职工的需求和特点,必须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传播方式。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红色文化网络教育平台,开发红色文化学习应用程序,让职工能够随时随地学习红色文化知识。应留意故事化的传播途径,凭借讲述红色历史人物的感人事迹与革命故事,提高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及说服力,得开展互动类型的教育活动,如红色知识竞赛的较量、红色文化演讲的比赛、红色歌曲的传唱活动等,促使职工在参与时深化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应实施情景式教育,利用情景剧呈现、角色扮演等途径,使职工仿若置身体验红色历史。增强教育的直观性和生动性。要实施个性化教育,根据不同职工的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3 完善红色文化融入机制
完善红色文化融入机制是确保红色文化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成立由企业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红色文化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红色文化融入工作,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应修缮资源整合机制,切实整合企业内外的红色文化资源,攒成教育合力,企业内部得强化各部门相互的协同配合,构建全体人员参与、全面范围覆盖的教育局面;对外需加强跟高校、党校、红色教育基地等机构的合作关系,引入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与专业师资,得健全评价考核体系,创建科学的红色文化教育效果评判体系,按一定周期对教育活动开展情况与教育效果进行评估,即刻发现问题并推行改进手段,应改进激励约束机制,将红色文化学习情况纳入职工绩效考核和晋升评价体系,对在红色文化教育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奖励,营造学习红色文化的良好氛围。要建立反馈改进机制,定期收集职工对红色文化教育的意见建议,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结束语
将红色文化融入煤矿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企业思政工作的重要创新,意义重大。通过构建教育体系、创新传播、完善机制,可提升职工思政素质,增强企业软实力与竞争力。各煤矿企业需结合实际探索有效路径,丰富教育内容形式,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未来还需深化融合研究,探索科学方式,让红色文化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付芝子 . 论新常态下煤化工行业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J].中外企业文化 ,2023,(09):204-206.
[2] 闫明玥 . 关于提升煤化工行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探索与思考[J]. 中外企业文化 ,2022,(01):184-185.
[3] 赵鹏 .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 [J]. 公关世界 ,2023,(15):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