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
练远锋
河源市紫金县上义中心小学 517456
引言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关乎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与健全人格的塑造。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绝非仅承担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使命,更肩负着渗透德育的重要责任。在数学课堂中融入德育,能让学生在探索数字、图形的过程中,悄然接受思想熏陶,实现知识学习与品德培养的同频共振。然而,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的德育渗透仍存在诸多不足,亟待探索更有效的路径。
1 小学数学课堂德育渗透的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课堂的德育渗透,是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 —— 当教师讲述祖冲之推算圆周率、刘徽创立割圆术的故事时,学生能真切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执着,民族自豪感便会在心中悄然萌发。同时,它也是涵养学生集体精神的沃土:在小组合作解决数学难题时,学生学会倾听、懂得协作,在分工与互助中体会团队的力量,逐渐养成善于沟通、乐于分享的品质。更重要的是,德育渗透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让他们在学习中明白“数学不仅是数字的游戏,更是解决生活问题、服务社会的工具”,为未来成长筑牢思想根基。
2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
2.1 渗透意识淡薄
不少小学数学教师对德育渗透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认知,心中始终存有“数学归数学、德育归德育”的刻板印象,认为学科的核心任务只是讲解公式、演练习题,德育是思品课、语文课或班主任的“专属工作”。这种片面认知让他们在备课、教学时,眼中只有知识点,对教材里隐藏的德育元素视而不见:比如讲解统计图表时,面对蕴含社会资源分配、人口发展等深意的数据,也只关注“如何教学生读图、计算”,错失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责任感的良机。
2.2 渗透方法单一
部分教师即便尝试渗透德育,也陷入“方法僵化”的困境,缺乏创新与灵动。最常见的便是课堂结尾的“生硬说教”—— 讲完数学家的故事后,只淡淡一句“大家要向他学习”;做完应用题后,强行加上“要做勤劳的好孩子”,这样脱离教学内容、脱离学生认知的空洞话语,毫无感染力,难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就像介绍华罗庚的奋斗经历时,教师只是照本宣科读文字,不借助图片、视频还原场景,不组织学生讨论“数学家遇到困难时是如何坚持的”,学生根本无法体会那份坚韧,德育自然沦为“走过场”。
2.3 渗透内容缺乏针对性
一些教师在选择德育内容时,忽视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导致内容与学生“隔着一层”。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具象思维阶段,喜欢生动、有趣的事物,可教师却硬要讲解“数学中的哲学思想”“复杂的社会伦理”,抽象的内容让孩子听得云里雾里,不仅无法获得思想启发,反而会让他们对德育产生抵触心理;而对高年级学生,若仍反复强调“要遵守纪律”“要认真听讲”这类简单的行为规范,又难以满足他们对深度思想引导的需求。
3 小学数学课堂德育渗透的策略
3.1 依托教材深度挖掘,自然融入德育元素
小学数学教材藏着许多“德育宝藏”,教师要带着“发现的眼睛”深入钻研,让德育元素与知识教学自然融合。教“数的起源”时,引入结绳计数、算筹计数的历史,让学生在了解数学发展脉络的同时,感受祖先的智慧与创造力,悄然种下爱国的种子;讲“轴对称图形”时,展示故宫的宫殿、天坛的祈年殿,让学生在欣赏建筑之美的过程中,体会传统文化与数学的奇妙联结,涵养文化自信。这样的渗透,没有刻意说教,却能让德育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
3.2 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巧妙渗透德育思想
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成为德育渗透的“窗口”。导入时,可创设富有温度的情境:教“平均分”时,以“给山区小朋友分文具”为主题,让学生在思考“如何分才公平”的过程中,体会关爱他人的温暖,为知识学习注入情感底色。新授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遇到复杂的应用题,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再想想”“换个角度试试”,引导他们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究攻克难题,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坚持、懂得思考,养成不轻易放弃的品格。
3.3 组织数学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强化德育体验
数学实践活动是让德育“落地生根”的最佳途径。开展“校园测量”活动时,让学生分组测量操场面积、花坛周长,有的负责记录数据,有的负责计算,有的负责核对结果 —— 在分工协作中,学生真切感受到“一个人完不成的任务,大家一起努力就能做好”,团队精神在实践中得到强化。组织“超市购物预算”活动,让学生拿着“零花钱”计划采购,不仅学会计算价格、控制预算,还能体会父母赚钱的不易,逐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4 提升教师德育素养,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教师是学生最好的“德育课本”,其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德育素养:主动学习德育理论,掌握渗透技巧,让自己不仅是“数学老师”,更是“德育引路人”。在课堂上,若学生回答错误,不随意否定,而是温和地说“再想想,你离正确答案很近了”,用包容教会学生“不怕犯错”;批改作业时,认真写下“你的步骤很清晰,继续加油”的评语,用用心传递“被重视”的温暖。教师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尊重、耐心、认真,学生便会在潜移默化中模仿、学习,让德育真正“从教师身上走进学生心里”。
结语
小学数学课堂的德育渗透,是一场需要耐心与智慧的“长期修行”,承载着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尽管当下仍面临渗透意识弱、方法单一等问题,但只要教师用心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精心设计课堂环节,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就能让德育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愿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能成为“德育有心人”,让数学课堂不仅有数字的严谨,更有品德的温度,为学生的成长铺就一条“知识与品德齐飞”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 . 慕颜歌 著,文通天下 出品 . 古吴轩出版社
[2] 这书能让你戒烟. [ 英] 亚伦? 卡尔 译者:严冬冬.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