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

作者

许松

广东省廉江市横山镇青塘小学  524443

引言

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深入实施,核心素养培养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数学核心素养涵盖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等六大维度,而问题解决能力作为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现,直接反映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的能力。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中“重结果轻过程”“重题型轻思维”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导致学生难以形成系统化的问题解决策略。本文基于核心素养理论框架,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探索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创新路径。

1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意义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具有深远且多维度的意义。从知识运用层面看,它打破了数学理论与实际生活的隔阂。学生不再局限于机械记忆公式和定理,而是能在真实问题情境中,主动提取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如通过计算家庭水电费学会小数运算的实际应用,真正让数学知识“活”起来。在能力培养方面,问题解决教学是培育综合能力的沃土。学生在分析问题、制定策略、尝试求解的过程中,逻辑推理、创新思维、合作交流等能力得到锻炼。比如在小组讨论设计校园布局方案时,学生需沟通想法、整合思路,有效提升合作与表达能力。

2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优势

2.1 强化知识迁移与综合运用能力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为学生搭建了知识迁移的桥梁。传统教学往往将知识点孤立传授,学生难以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而问题解决教学以真实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促使他们主动调用不同领域的知识。例如在解决“为学校花园设计围栏”的问题时,学生不仅需要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计算所需材料长度,还要考虑实际地形因素,如花园中树木、花坛的位置对围栏布局的影响。

2.2 培育高阶思维与创新精神

核心素养导向的问题解决教学为高阶思维的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能仅满足于得出答案,更要深入思考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合理性与优化性。以“用 24 根火柴棒摆成正方形,如何移动火柴棒使图形面积变大”这一问题为例,学生需要先通过观察、分析,理解火柴棒数量与图形形状、面积的关系,这涉及到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结合。

2.3 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积极发展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能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获得积极成长。当学生成功解决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时,会体验到强烈的成就感,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例如,在解决“校园节水方案”这一综合性问题时,学生需要经过数据收集、分析、建模等多个复杂环节,最终提出切实可行的节水建议并被学校采纳实施。

3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学策略创新

3.1 创设真实且多元的问题情境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创设真实多元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真实的问题情境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他们意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例如,在教授“百分数”时,教师可以创设“商场促销”的情境:某商场进行打折活动,一件衣服原价 500 元,先打八折,在此基础上再满 300 减 50。

3.2 引导思维可视化表达

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可视化表达,有助于外化他们的内在思考过程,促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解决问题时,学生的思维往往是抽象且复杂的,通过画图、列表、思维导图等方式,可以将这些抽象的思维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比如,在解决“行程问题”时,学生可以绘制线段图来表示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通过线段的长短和标注,能够直观地看到各个量之间的变化和联系,从而更容易找到解题的思路。

3.3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与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与交流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小组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也能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激发创新灵感。例如,在解决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小组内的成员可以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收集数据,有的负责分析问题,有的负责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共同的努力,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问题,找到更优的解决方法。在交流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路,同时也要理解他人的观点,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4 实施分层教学与个性化指导

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存在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与个性化指导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他们分为不同的层次,为每个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重点在于巩固基础知识,通过简单的练习和辅导帮助他们建立学习信心;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以鼓励他们进行自主探究和创新,挑战更高难度的数学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研究意义深远且重大。通过创设真实多元情境、引导思维可视化、组织小组合作交流以及实施分层个性化指导等策略,能有效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让学生在积极投入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深度理解数学知识,提升逻辑思维、创新实践等关键能力。同时,这些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坚韧的意志品质,为其终身学习与发展筑牢根基。

参考文献:

[1] 指向一致性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 [J]. 唐斌 . 教学与管理 ,2024(02)

[2] 为“问题解决”而教:小学数学模型思维教育实践 [J]. 魏瑞霞 . 人民教育 ,20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