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学习花园 + 体育游戏多样性开发的实践研究
王长洲
江苏省太仓市明德小学 215431
一、前言
“学习花园 +”这一概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而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注重单向地教授运动技能,机械地进行身体锻炼,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主观能动性和实际情境下综合运用的能力培养。因此,如何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在锻炼学生的身体健康的同时又能够激发学生运动积极性,便成为目前小学体育游戏课堂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基本概念与核心价值
(一)学习花园 + 的基本概念
学习花园 + 作为一种生态学习系统,并不只是空间本身,更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与成长环境。在这里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复杂、多维度的、需要运用多种知识及技能去完成的成长任务。在此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与真实世界的联系不断尝试、体验、反思,以此提高对知识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二)依托学习花园+体育游戏的多样性开发价值
1. 提升学生体育素养
传统体育游戏的内容、场地比较单一,难以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而利用学习花园的环境构建,可以将运动场景搬到大自然中,以此设计符合小学生特点的、有趣味性的游戏内容。
例如,课堂中开展“植物寻宝接力赛”游戏活动,让学生一边跑步一边辨别校园中指定的植物;在草坪设置“生态障碍跑”游戏,在中间混杂花丛、灌木,对学生进行身体协调性锻炼。诸如此类的游戏项目,在提供游戏乐趣的同时,能够让学生通过完成不同游戏项目达到锻炼的目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规律运动习惯。
2. 推动跨学科融合教育
“学习花园 +”是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新式的综合学习环境,以构建多元化的学习生态系统为目标。在此场景中不仅可以展示物理教学空间,更能将多种要素进行深度融合,让体育、艺术、科技等各种元素相互搭配,共建出一个互动性强、多元化、具有探索性特点的成长平台。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再是单纯的接受者,而是一个积极的实践者,通过体育游戏的积极参与过程,可以把书本知识以及在教学环节中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游戏中去,引导学生体验多学科教育魅力。
三、可行性教学方案:依托学习花园 + 体育游戏多样性开发策略
(一)多元体育游戏任务的设计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不同类型的体育游戏任务,使学习与生活联系在一起,通过一些贴近生活的运动场景的设置,例如模拟社区体育活动或校外自然探险等活动场景。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更多的体育活动,并在模拟交互式的场景中自主完成游戏任务,以此推动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
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可组织“校园探险”活动,让各组成员按要求完成跳绳、踢毽子、投篮等不同的游戏任务。这些游戏内容中包含了各式各样的游戏内容,便于学生根据自身喜好进行选择。如此一来,既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真正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有效培养。
(二)体育主题拓展游戏的开发
小学教育“多维度学习生态”注重将体育与学科知识融合贯通,旨在把生活化元素融入到主题式的拓展性游戏中,以此打造富有创意的游戏化运动环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小学老师可以通过设计“自然探索运动周”“校园生活运动日”等活动开展主题式教学。比如,“自然探索”课程中可以开展“植物分类接力赛”的活动:学生在跑步运动后完成植物卡片的归类任务;“校园生活”课程中开展“模拟校园值日运球”活动:学生需要绕过篮球架进行运球,穿越栏杆,再将球从模拟桌面送入另一个框内。此外,学生还要做出与“擦黑板”“整理图书”等动作相似的体育动作,以此完成相应的训练任务。
这种以趣味游戏打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式,打破了以往只以一种运动为载体的形式,同时融合了各学科知识及生活实践经验,有助于学生在游戏活动获得全面发展。
(三)体育游戏的分层教学思路
依靠学习花园 + 的内核教学思想,结合小学体育课上“自主、自强”的训练特点,小学体育教师可以依据不同学生的发展差异性,设计出差异化的分层教学内容,以满足体育课程的“因材施教”发展要求。
例如,按照运动类型可分为球类运动(篮球、足球)、跳跃类运动(跳绳、踢毽子)、体能类运动(障碍跑、接力赛),每一个大类均可细分为 3 个模块,即基础层、提高层、挑战层。比如篮球模块的基础层是“定点拍球”,主要面向运动基础较差的学生;提高层为“运球绕桩”,面向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挑战层则是“小组投篮对抗”,面向运动能力强的学生。
在体育游戏开发中,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下,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或运动能力自由地选择喜欢的大类及模块等级,在体验运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接受挑战,而老师只需要作为观察者来进行辅助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运动姿势、改进训练技巧,并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训练空间。这样自由、开放的体育游戏环境,既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最大程度上发挥“面向全体、多元教学”的教学特色。
四、结语
综上所述,依托“学习花园 + ”开发体育游戏的多样性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场景单一化以及忽略学生个体差异的问题。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元任务设计、主题拓展开发及分层教学等游戏化开发方案,在落实“健康第一”教学宗旨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以此推动学科之间的跨学科融合,并引导学生沉浸其中,获得长久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冲 . 寓教于乐,让学生“玩转”体育课堂——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的分析与实践路径 [J]. 家长 ,2024,(25):52-54.
[2] 徐志伟 . 聚焦新课标“玩转”新课堂——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究 [J]. 小学教学研究 ,2024,(18):54-56.
[3] 徐阿明 . 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化教学法的实践与效果评估 [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4,5(23):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