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撷错成珍课堂中有效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的探究

作者

宋继威 宋亚平

吉林省永吉实验高级中学 132200

引言

传统教学模式通常认为学生犯错是一种负面因素,必须及时改正并加以规避。但是在教育理念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人们也渐渐意识到,学生们的错误其实包含着大量教学资源。这些错误既体现着学生学习时的认知状态,也是教师认识学生学习困难与错误的重要手段。

一、课堂中学生错误资源的类型与成因

(一)按知识层次分类

学生在课堂上出错可以分为概念性、技能性、方法性三种类型。概念性错误多来自于错误地理解原理或者定义,比如混淆了“向量加法”和“数量积”这两个概念;技能性错误常发生于计算、公式代入及其他运算环节;方法性的错误往往与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关,例如忽视了已有的条件或选择了不恰当的方法。

(二)按学生认知特点分类

就学生认知特点而言,错误可以分为经验性、迁移性、思维性三大类。经验性错误在初学阶段是普遍存在的,学生凭借直观经验造成判断失误;迁移性错误来自于对新情境下的旧知的不恰当套用,例如把“加法交换律”错误地应用于复数运算等;思维性的误区往往与缺乏逻辑推断和分析整合的能力密切相关。

(三)错误产生的主要成因

学生出错的原因有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外在表现为教材内容抽象,教师讲解方式局限,课堂资源匮乏;内部方面则涉及到学生原有知识图式的不足,学习动机的淡薄和思维定式的影响。如将数量积和加法公式混同于向量的计算,或者片面地强调人口分布分析的单一因素等都体现出认知局限。

二、撷错成珍——课堂中有效利用学生错误资源的策略

(一)创设包容性课堂氛围

在课堂中,教师应积极营造安全、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树立“错误同时又是一种资源”的正确观念。心理安全感对推动深度学习具有重要的预设作用,只有当学生不被过度批判时,他们才会乐于发表自己的思想,揭露自己的思维漏洞,为教师搜集错误资源提供了条件。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反馈,鼓励性评价和合作讨论来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错误,培养自我修正的意识。

在人教 A 版 2019 高中必修二数学《平面向量的运算》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向量和时,一名学生错误地认为该法则同样适用于数量积。老师不直接否认,只是组织全班同学画向量图,代入数值进行计算,通过小组讨论达成共识,最后由同学们在交流中独立改正。学生经过这一过程既掌握概念又学会分析和验证,充分展示包容性氛围对深度学习的促进作用。

(二)基于错误的即时反馈与针对性指导

学生错误资源有效运用的关键是即时反馈与个性化指导。教师要迅速确定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对其分类诊断,依据学生知识基础及思维特点设计有层次、有目的的矫正措施 [1]。即时反馈可以在学生的认知冲突还没有凝固之前就介入其中,提高矫正的效率。

在人教 A 版 2019 高中必修二数学《复数的四则运算》教学中,部分学生在计算共轭复数乘积时直接套用实数加法规则,导致结果错误。教师适时抓住了这一问题,创设了“错误重现”一环,让学生对虚部和实部计算逻辑进行重审,并用错误对比表演示了各种方法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助于学生基于深度理解,养成正确的运算思路。课下,老师又设计分层巩固练习对不同类型的错误进行个别辅导,明显提高学生计算准确率,促进方法迁移。

(三)构建错误资源共享与反思平台

在数字化平台或者课堂资源的支持下,教师能够对学生典型错误进行搜集、整理和归类,从而形成一个能够分享和反思的学习数据库[2]。错误共享平台帮助学生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迁移,有利于群体互助式学习和元认知能力的发展。教师也可结合案例讲解、总结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构建自我监控与反思的机制。

在人教 A 版 2019 高中必修二地理《人口分布》教学中,教师借助在线学习平台收集学生在习题中的典型错误,如果我们将“人口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纬度的影响”这一观点片面地解读为唯一的影响因素。教师把这些错误整理成“可视化的错误地图”,然后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并组织分组分析原因和修正方法。通过互评互改、分组汇报及总结归纳等方式,使学生逐渐掌握自然、社会、经济多维度对人口分布影响的综合分析方法,显著增强思维系统性和逻辑性。

(四)将学生错误转化为探究性学习资源

学生典型错误可设计成探究任务,指导学生通过比较、验证、反思等方式形成较深认识。从理论上看,“以错促探”能激发学生认知冲突、促进知识重组、促进复杂问题解决 [3]。教师要在探究情境中巧化错为能,以任务为动力,激发思维潜能。

在人教 A 版 2019 高中必修二地理《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学中,一名学生错误地认为“农业生产全靠自然条件”,教师从这一视角出发设计“多因素分析”的探究任务。同学们分组检索了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实例,对比分析了自然、技术、政策和交通对其影响,将研究结果以数据可视化的形式展示出来。最终学生既纠正了片面的理解,又在综合分析、合作探究、成果表达几个方面都有进步,由错误向知识建构进行了有效的转变。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撷错成珍之策,能使学生之错变成教学上有价值之资源,既有助于学生在错中学到知识,也有助于提高认知能力。教师要主动搭建错误资源共享和反思的平台,以即时反馈和针对性指导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错误,激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经过这种教学实践可以培养更多具有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的学习者,从而为其终身学习及今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邓志敏 . 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方法 [J]. 数理天地 ( 高中版 ), 2023, (07): 68-70.

[2] 周杏花 . 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方法探究 [J]. 考试周刊 , 2022, (05): 87-90.

[3] 谢建宜 . 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课堂“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对策 [J].高考 , 2021, (29): 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