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浅谈处理新时期初中师生关系的有效策略

作者

温炯文

广东省五华县龙村中学 514447

引言: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在这一时期逐渐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其生理和心理都发生着显著变化。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教育理念等方面也在不断更新,这些都给初中师生关系带来了新的特点和挑战。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然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常常会出现各种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在处理教育问题学生时,师生关系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处理新时期初中师生关系的有效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期初中师生关系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主体意识增强与传统师生观念的冲突

新时期,随着信息传播的多元化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初中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他们不再盲目服从教师的权威,更倾向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然而,部分教师仍然受传统师生观念的影响,习惯于以权威者的身份进行教学和管理,对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个性发展重视不够,这就容易导致师生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

(二)网络环境对师生交流的影响

互联网的普及使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和观念。网络交流的便捷性和虚拟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交流方式和习惯。然而,网络交流也存在着信息真实性难以判断、情感交流缺乏深度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师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时间相对减少,真实情感的沟通变得更加困难,这对师生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带来了挑战。

(三)教育问题学生增多带来的挑战

新时期,社会环境的变化、家庭结构的多元化等因素导致教育问题学生的数量有所增加。这些学生可能存在学习困难、行为习惯不良、心理扭曲等方面的问题。处理这些学生的问题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且需要采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这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还可能引发师生之间的矛盾,破坏师生关系。

二、处理师生关系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化解误解冲突

在某中学的课堂上,温老师发现学生小张在下面偷偷看小说。温老师非常生气,当场没收了小说,并严厉批评小张不遵守课堂纪律。小张觉得自己只是在课间休息时看了几页,还没来得及收起来,温老师不分青红皂白就批评他,感到十分委屈,当场和温老师顶嘴,课堂气氛变得十分紧张。课后,温老师意识到自己可能处理方式不当,没有了解清楚情况就批评学生。他主动找到小张,先为自己的冲动道歉,然后耐心询问小张看小说的情况。小张看到老师诚恳的态度,也冷静下来,说明了事情的缘由。温老师表示理解小张,但强调了课堂纪律的重要性,并和小张约定,以后在课间可以合理安排看小说的时间,但不能影响课堂学习。小张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承诺会遵守课堂纪律。通过这次沟通,师生之间的误解和冲突得到化解,关系变得更加融洽。

(二)案例二:助力内向学生成长

温老师是一名初中班主任,她班上有个叫小周的学生,性格非常内向,平时很少和同学交流,课堂上也从不主动发言,学习成绩也比较一般。温老师注意到小周后,开始主动关心他。在课堂上,温老师会有意识地提出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让小周回答,每当小周回答正确时,就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课后,温老师还经常找小周聊天,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和家庭情况,并鼓励他参加一些班级活动。

在一次班级组织的绘画比赛中,温老师发现小周绘画功底很好,便鼓励他报名参加。小周在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这让他自信心大增,开始逐渐变得开朗起来,和同学的交流也多了起来,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温老师通过持续的关注和鼓励,帮助小周走出了自我封闭的世界,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处理新时期初中师生关系的有效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1.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个体,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和权利。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 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教师要摒弃传统的等级观念,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歧视、不偏爱任何一个学生。无论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无论是听话的学

生还是调皮的学生,都要给予他们同样的关心和尊重。

(二)加强师生沟通与交流

1. 提高沟通技巧

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在与学生沟通时,要注意语言表达和沟通方式,避免使用生硬、批评性的语言,多采用鼓励、引导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同时,要注重非语言沟通的作用,如眼神交流、微笑、点头等,增强与学生的情感共鸣。

2. 拓展沟通渠道

除了传统的课堂交流和课后谈心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微信、QQ 等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及时、便捷的沟通。此外,还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师生活动,如主题班会、户外拓展等,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感情。

(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1.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提高学习成绩。

2. 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

(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

1. 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精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塑造良好的人格形象

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五)加强家校合作

1. 建立家校沟通机制

教师要与家长建立定期的沟通机制,及时反馈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通过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2. 开展家长教育活动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教育活动,如家长会、亲子讲座等,向家长传授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改善家庭育人环境。

结语

处理新时期初中师生关系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任务。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同时加强家校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高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教师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特点,不断完善处理师生关系的策略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 . 发展心理学 [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18.

[2] 陈琦 , 刘儒德 . 教育心理学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20.

[3] 李镇西 . 做最好的班主任 [M]. 漓江出版社 , 2019.

[4] 朱永新 . 新教育之梦 [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17.

[5] 顾明远 . 教育大辞典 [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