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大单元教学的创新及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探讨
吕坤
莱芜第一中学 山东省济南市 271100
核心素养理念深入基础教育领域后,高中英语教学需转向语言能力、文化意识等四大核心素养的培育,改变传统碎片化知识传授的模式。大单元教学凭借整体性、关联性、综合性特点,能整合分散的语篇、知识与技能,提供系统化学习场景,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其创新实施路径,同时构建匹配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为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英语教学提供新思路。
一、高中英语大单元教学的创新实施路径
(一)基于主题统领的教学内容整合,构建结构化知识体系
大单元教学创新的首要步骤,便是依托课程标准对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主题语境的划分,挑选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篇材料,进行主题统领下的教学内容整合。教师进行内容整合时,需先明确大单元的主题核心,再围绕该主题核心筛选不同类型、不同体裁的语篇,教材内的精读语篇、拓展阅读的新闻报道、学术性短文、对话材料等都可纳入筛选范围,同时整合语言知识、文化背景、技能训练目标,形成主题—语篇—知识—技能—素养的多层级内容体系。
以必修第三册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单元为例,教师可选取教材内关于春节的记叙文、介绍西方圣诞节的说明文、探讨节日文化差异的议论文作为核心语篇,同时整合节日相关词汇与表达、跨文化节日描述常用句式、节日文化观点表达的逻辑结构等语言知识,融入获取节日文化信息、对比节日文化差异、表达节日文化观点等技能训练目标。通过这样的整合,学生不再孤立学习单个语篇,而是在主题引领下把不同语篇中的知识与技能串联起来,构建起关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的结构化知识体系,同时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
内容整合还需关注纵向递进与横向关联两个维度。纵向层面,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大单元内容分解为具有梯度的子主题,如认识节日形式—分析节日文化内涵—探讨节日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让学生的学习从基础认知向深度理解逐步深入;横向层面,要关联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比如结合历史学科中节日的起源与发展、美术学科中节日相关的艺术作品,丰富大单元内容的广度,为学生提供多视角理解主题的机会,帮助学生从更全面角度认识主题内涵。
(二)依托真实情境的教学任务设计,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英语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在真实语言情境中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大单元教学创新需要依托真实情境设计具有实践性、挑战性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主动运用语言知识与技能[1]。
真实情境的任务设计需遵循贴近学生生活、符合语言运用逻辑、具有明确目标三个原则。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或者社会热点问题,设计项目式学习任务、问题解决型任务、角色扮演任务等不同类型的教学任务。以必修第一册Natural Disasters 单元为例,教师可设计校园防灾应急方案设计的项目式任务:为学生创设学校所在地区自然灾害频发,需要设计应急方案保障师生安全的真实情境;接着将任务分解为四个子任务,分别是调研校园周边自然灾害隐患,具体包括设计问卷、采访同学与教职工,收集自然灾害相关的英语表达与案例,具体包括阅读英文灾害报道、整理防灾术语,撰写应急方案文本,文本内容需包括方案目标、措施、注意事项且用英语完成,制作应急宣传海报并进行英文讲解;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并在班级内展示成果。
二、高中英语大单元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聚焦素养发展的评价内容拓展,突破知识本位局限
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将评价内容从知识层面拓展至素养层面,涵盖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等维度的发展情况。在语言能力评价方面,除考查学生对词汇、语法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语言运用能力,如口语表达的流畅性与逻辑性、书面表达的内容完整性与文体规范性、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适应性等。
以必修第二册 Cultural Heritage 单元评价为例,可通过学生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主题演讲的表现,评价其口语表达能力与跨文化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学生撰写的当地文化遗产保护建议英文报告,评价其书面表达的逻辑性与内容创新性,了解学生在语言运用方面的实际能力。
在文化意识评价方面,要关注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程度、尊重态度与包容意识,以及运用文化知识解决跨文化交际问题的能力。可通过学生完成的文化遗产差异分析报告、跨文化遗产保护案例反思等材料,评价学生是否能准确识别文化差异,是否能从文化背景角度解释遗产保护现象,是否具备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判断学生文化意识的发展水平。
思维品质评价方面,要关注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发展情况,可通过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观点陈述内容、对文化遗产相关语篇内容的深度分析过程、解决遗产保护问题的思路设计方案等,评价学生是否能有条理地表达观点,是否能对信息进行筛选与批判,是否能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掌握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状况。
(二)体现主体参与的评价主体多元,打破教师单一评价模式
多元化评价体系需要构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主体模式,让不同主体从不同视角参与评价,提升评价的全面性与客观性。教师评价要发挥主导作用,教师通过课堂观察记录学生的表现、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分析任务成果判断学生的能力水平,记录学生在大单元学习中的整体表现,重点评价学生的素养发展进度与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同时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反馈与改进建议。以必修第二册 Music 单元为例,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在校园音乐文化节策划项目式任务中的参与度、分析学生提交的策划方案与表演视频,评价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并指出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如英文节目介绍的表达不够生动,可尝试使用更具感染力的词汇,帮助学生明确改进方向。
学生自评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环节,教师要设计结构化的自评量表,引导学生从知识掌握、技能提升、学习态度、素养发展四个方面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例如自评量表可包含我能准确运用本单元学习的音乐相关词汇、我能在小组讨论中用英语清晰表达对音乐风格的观点、我能主动查阅英文音乐资料拓展学习等具体条目,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并写下我在英文音乐评论撰写中存在观点不明确的问题,接下来需要学习如何清晰阐述自己的看法这类反思内容,帮助学生认识自身不足 [2]。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推出英语大单元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推行的一次积极探索,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束缚,加强教学改革,提升教学 成效,助力学生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实现了课程内容整合提升,协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建立坚实基础。教师需依据新高考制度要求,研究如何通过大单元教学模式促进英语教学 多样化、实用性改革,建立科学性评价体系,适应新高考要求,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增强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 白军志 . 新高考背景下如何实施高中英语大单元教学 [J]. 今天 ,2023(05):111-112.
[2] 曹 雨 . 新 高 考 背 景 下 高 中 英 语 大 单 元 教 学 研 究 [J]. 新 课程 ,2022(25):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