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生成式AI 赋能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作者

石月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引言

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使命。然而,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存在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僵化、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难以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思想发展要求。近年来,生成式AI 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变革机遇。

1 生成式AI 赋能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

1.1 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必须围绕学生的需求、兴趣和发展目标展开,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而非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生成式 AI 技术的引入,为这一原则的实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通过 AI 技术,教师可以更加精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化需求,从而定制化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而生成针对性的学习材料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地提升学习效果[1]。传统的思政课评价往往侧重于知识的记忆和复述,而生成式 AI 可以通过智能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提供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评价反馈,帮助教师和学生共同反思和改进教学与学习策略。在此过程中,必须始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助力。

1.2 内容与形式并重原则

在利用 AI 技术提升教学形式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思政课内容的质量和深度。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核心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学内容必须具有思想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生成式 AI 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自然语言生成技术,帮助教师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需求。教师在使用生成式 AI 技术时,必须保持对教学内容的把控和引导,避免技术手段的滥用导致教学内容的浅薄化和娱乐化,应始终将思政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放在首位,确保AI 技术的应用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不是喧宾夺主。

1.3 技术与人文融合原则

思政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思想的启迪和价值观的塑造,教师在应用生成式 AI 技术时,必须注重技术手段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生成式 AI 可以通过智能分析和生成技术,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回应学生的思想困惑和情感需求,从而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 [2]。教师在技术应用过程中需坚守人文底线,对 AI 生成的信息进行思想性审核,确保 AI 技术的应用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价值引领,让 AI 成为传递人文温度、弘扬人文精神的有力工具,最终实现技术理性与人文价值的有机统一,推动高职思政课在数字化时代实现高质量、有温度的发展。

2 生成式AI 赋能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2.1 创新教学设计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设计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内容和方法相对固定,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生成式 AI 的引入,为教学设计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使其能够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特点。个性化教学策略是这一创新的核心。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学习数据和行为分析,设计出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案[3]。例如,AI 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知识掌握情况和兴趣偏好,生成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中高效学习。这种个性化教学策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此外,生成式 AI 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自动生成生动的案例、有趣的故事、形象的图片、逼真的虚拟场景等。以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例,AI 可以生成古今中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案例,包括感人的人物事迹、热点社会事件等,使抽象的价值观变得具体可感。此外,还能生成相关的短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将思政课知识以更加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思政课教学资源单一、枯燥的局面。

2.2 优化教学组织形式

教师可以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即结合线上和线下教学的优势,通过生成式 AI 技术设计出更加丰富和灵活的教学活动。线上教学可以利用 AI生成的学习资源和互动任务,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讨论;线下教学则可以通过AI 生成的教学案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实际应用。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此外,虚拟现实教学环境是教学组织形式优化的另一重要方面。生成式AI 可以结合时下大热的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构建出沉浸式的教学环境,使思政课教学更加生动和直观。例如,通过VR 技术,学生可以“亲临”历史事件的现场,感受历史的真实性和复杂性,从而加深对思政课内容的理解和认同。这种虚拟现实教学环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记忆效果。

2.3 强化教学效果

如何确保生成式 AI 技术能够在思政课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想深度,是思政课程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课堂参与度较低,难以激发其主动思考的积极性。生成式 AI 可以通过智能互动平台和个性化学习任务的设计,将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 [4]。例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生成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讨论话题或实践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这种参与不仅限于课堂内,还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延伸到课外,形成持续的学习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思维能力、价值观念和批判性思维的塑造。生成式 AI 可以通过智能问答系统和开放性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索。例如生成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分析社会现象和历史事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等等。同时,AI 还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智能分析和反馈,帮助其发现思维中的盲点和不足,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

3 结语

生成式 AI 赋能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不仅是技术驱动的教学变革,更是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然而,AI 技术的发展在现阶段仍属于初期,仍面临技术伦理、教师能力和学生适应性等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教师培训和教学实践,方能推动生成式AI 与思政课教学的进一步融合。

参考文献:

[1] 蒋笃君 . 新时代高校 AI 思政课教学运行机制探究 [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22(3):24-26.

[2] 宋莉莉 .AI 时代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现实困境及应对之策 [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5(3):121-125+155.

[3] 王晓莹 .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校思政课数字化教学 : 内涵、范式和进路[J].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 ,2024,36(4):9-16.

[4] 陈琳 . 元宇宙思政课教学系统 : 理论框架与实践展望 [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3,41(4):121-127.

2024 年度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 : 问题链教学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24sxzzjy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