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低空经济“氛”舞点燃新质生产力腾飞的引擎

作者

张瑜嘉 王美玲 杨明珠 秦宇童 李永隆

巢湖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 安徽合肥 230000

   

2021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将低空经济纳入发展规划。2023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则提出,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的增长点”。2024 年全国两会期间,“低空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低空空域泛指1 000 米高度以下、根据需要可延伸至3 000 米高度的空域, 而低空经济则是以航空器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 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经济业态。低空经济属于产业链型经济 , 具有多领域、跨行业、全链条等特点。

在当今媒介化社会中,需求侧引发的沉浸式、情绪化 特征促使大众更加追求“氛围”体验,氛围经济成为一种日渐盛行的消费方式与不断升级的生活方式。供给侧通过氛围营造,给消费者带来体验式、沉浸式消费,附加社交、文化、治愈、情感等要素,成为创造需求、制造流量、链接情感的消费新动力。在当下的数字社会中,氛围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扩大内需”的需求引领发展格局使得“氛围”概念获得了更为强大的解释力和社会适用性,突破了传统场景经济的单一化维度局限和应用路径。

本文通过讲述低空经济和氛围经济优劣势及发展前景,期望在发展低空经济在迅速推进的同时,带动氛围经济的发展,氛围经济的发展丰富低空经济在娱乐方面的发展,借此来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一、低空经济与氛围经济的基本内

(一)低空经济的定义与特征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主要空间 , 以航空载运与作业装备为主要工具 , 以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主要形式 , 以地面相关经济技术活动为服务保障 , 牵引带动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1] 具有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复杂、服务领域广、使用主体多元等特点 , 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从服务领域看,低空服务领域主要包括物流领域、交通领域、旅游领域、巡检领域等。其中,物流领域有快递配送和跨海飞行物流。快递配送即利用无人机进行货物的运输和配送,提高物流效率并降低成本。例如,顺丰控股旗下的丰翼科技是国内首家获得无人机运营(试点)许可证的企业,在物流无人机领域占据头部地位。无人机在跨海物流配送中也有所应用,能够解决偏远地区或海上岛屿的物资运输问题。交通领域主要包括城市空中交通(UAM)和短途运输。随着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技术的发展,城市空中交通变得触手可及,有望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同时,低空飞行器可用于短途人员运输,提供快速、便捷的出行方式。旅游领域主要包括空中游览和文旅监控 。空中游览例如空中观光、低空观光等,已成为更有趣、更新奇的旅游休闲项目。例如,西域旅游与亿航智能共同出资设立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的合资公司——西域青鸟通航公司,依托天山天池等景区开展低空游览项目。同时,文旅监控利用通过搭载多种载荷对重点区域进行监控,保障活动现场交通疏通和消防安全。

(二)氛围经济的定义与特征

氛围经济是指通过创造特定的环境、氛围和情感体验来吸引和留住消费者的一种经济模式。它将氛围作为一种商品出售,满足消费者对特定氛围的偏好,从而引发消费行为。氛围经济属于体验消费的范畴,其火热折射出我国消费层次由实物消费向服务消费、体验消费的升级发展态势。随着数字科技深入化且嵌入到日常生活中,文化经济实现了全生态系统发展,由“氛围”编织 空间化的全景观体验、数实共生的发展逻辑满足了当下大众的互联网使用需求及升级的情感消费模式,构筑成一种无休无止、相互影响渗透的生态循环关系,即氛围勾连了“人—物—境”关系,诠释着由需求侧主导推动消费的新经济模式。[2] 氛围经济其具有多层次的体验性、丰富的情绪价值、个性化与圈层化明显等特点。其中,沉浸式的体验性表现在让消费者在特定的氛围中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愉悦。例如围炉煮茶、露营徒步等活动,消费者不仅消费了产品或场景本身,还消费了其带来的情调和意境;情绪价值表现在关注消费者的情绪需求,通过营造特定的氛围来引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促成感性消费决策。如在喜欢安静的人群中,清吧的氛围能够满足他们对宁静的需求,从而吸引他们消费;个性化与圈层化表现在不同消费者群体对氛围的偏好存在差异,氛围经济能够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氛围需求,并形成特定的圈层文化。比如露营徒步爱好者、围炉煮茶爱好者等各自形成了不同的消费圈层。

二、低空经济与氛围经济的现状剖析

(一)低空经济的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 , 我国强调的是空域资源的主权性和安全性 , 因而采用单一且严格的低空空域管理模式 , 低空空域使用受到较大限制。[3]2023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低空经济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 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4 年 12 月 27 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低空经济发展司已正式成立,具体职责为拟订并组织实施低空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等。目前 , 低空服务业在部分场景和领域得到迅速发展 , 但不同行业发展水平不同 , 生产作业类低空服务发展较为成熟 , 公共服务类低空服务扩张快速 ,航空消费类低空服务日益普及 , 同时无人驾驶的低空服务业态蓬勃发展 , 有人驾驶的低空服务业态增长平缓。[4]

(二)氛围经济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快节奏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批年轻人的消费模式已不满足于仅仅对物质生活需要的所求,而是逐渐转向关心自我情绪价值和释放内心的消费需要。对“氛围感”的追求也逐渐成为人们心中的时尚产品。“氛围感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和消费时尚,聚焦消费者需求新变化,充分契合当下 年轻人追求聚集、兴趣、交流的消费趋向,在供给上体现出消费产品的独有特色。[5]

三、低空经济融合氛围经济协同发展的经济效益

(一)低空经济的经济效益

低空经济产业链条长、辐射范围广,涵盖低空制造、低空基础设施、低空应用和低空服务保障 4 个板块,能够带动多个相关行业增长,使低空经济成为推动新经济的重要引擎。2023 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同比增长 33.8% 到 5060 亿元。据赛迪顾问预测,到 2026 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到 2035 年有望达到 3.5 万亿元。由此可见其庞大的市场规模。同时低空经济有着推动产业升级、拉动基础建设投资、带动数字经济的作用。低空经济的发展将推动航空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提高制造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例如,eVTOL 飞行器的制造涉及到先进的能源与动力系统、航空电子设备等领域,对相关制造业的升级具有重要带动作用;多地通用机场的建设,将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将实现低空经济安全、高效运行。其中,建立数字化平台、实施智能化监控、开展智能决策等,将进一步推动数字技术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应用,提升数字经济的规模和效益。

(二)氛围经济的经济效益

“氛围感”的生活正席卷着各大社交平台,渗入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撬动消费增长的一个新支点。其经济效益具体表现在拉动消费增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升企业利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就拉动经济增长来说,贵州榕江极具有氛围感的“村超”狂欢吸引了大量游客。球场内人山人海、欢呼声雷动,球场外“夜间经济”“地摊经济”“周末经济”也随之繁荣。即在5 月 13 日开赛后的 1 个月左右时间里,榕江县累计接待游客42 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 1.3 亿元。仅 6 月 9 日至 11 日,因“超级星期六足球之夜”的带动,榕江县在大众 点评、美团等平台的餐饮、宾馆、超市的搜索量同比增长74%,便利店、水果店的即时零售订单量环比增长 50‰ 。[6]

(三)低空经济与氛围经济融合的经济效益

在供给与需求的合力推动下,“氛围感经济”正不断解锁出各种新的消费场景。例如在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中,数以百计的无人机腾空而起,不断变化着各种图案和形象,带给人们别出心裁的体验感。而在今年的冰雪大世界中,无人机表演已成为了一种常态。在低空经济的推动下,无人机表演市场需求这两 年呈现井喷态势,而且加速向下沉市场及海外市场渗透。过去,一场500 架的无人机表演需要耗资 500 万元,如今 1000 架规模的无人机表演只需 50 万元。据业内人士估算,以活动表演单架 500 元计,2000 架无人机表演 15 分钟,即可创造 100 万元的营收。[7]

四、低空经济融合氛围经济协同发展的模式与约束

(一)低空经济融合氛围经济协同发展的模式

低空经济的场景创新为氛围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且拓展了新的空间场所。场景创新以挖掘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为核心 , 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同时,场景是让低空航空器创造经济、社会价值的环境。[8] 而氛围经济中所体现的娱乐性为低空飞行器的发展提供了载体。作为“低空 +”的重要应用场景,无人机表演是为数不多能够产生稳定盈利的细分赛道,自 2016 年兴起以来,无人机编队表演就以新奇的形式与惊艳的效果,被广泛应用在活动展览、文娱演出、旅游景点、商业品牌和私人订制等领域。[7] 且随着技术的进步,无人机表演编队开始尝试搭载冷烟花、激光灯、孔明灯等设备,丰富表演的效果。

(二)低空经济融合氛围经济协同发展的约束条件

当今,低空旅游项目的发展仍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如飞行器的种类、性能、安全性等方面。目前,我国低空旅游项目主要依赖直升机等少数几种飞行器,缺乏更多样化的选择。其次是政策因素,就政府公开资料和政策来看,我国在低空空域开放和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限制和障碍,使低空旅游项目的创新和发展受到一定制约。最后市场需求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消费者对低空旅游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还有待提高,同时这些项目虽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市场潜力,但产品种类和形式相对有限,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因此,要想进一步促进二者融合发展,仍需不断创新,发展新技术,开拓新场景。

(三)低空经济融合氛围经济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现阶段,我国低空经济发展仍不成熟,氛围经济成为流量密码的同时,部分商家受到利益的驱动,不免使这一经济产生营销痕迹。因此,我国在低空行业仍需加强顶层设计与规划统筹、推动产业融合与创新发展、加强人才培育计划等。对于顶层设计与规划统筹,需明确低空经济融合氛围经济发展的目标、路径和重点任务,编制低空数字空域图,促进低空资源高效配置。合理规划低空经济的空间布局,打造一批低空经济的策源地和集聚区,形成服务省际、城际、城市、城乡的“干- 支- 末”低空航线网络;整合区域低空经济产业优势资源,推动上下游企业融通发展,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引导具备条件的城市开通市内和城际低空客运航线,探索拓展空中通勤、空中旅游、空中观光等新模式;制定分层次的人才引培计划,加强行业企业与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等合作,优化低空航空驾驶员资质认证流程,降低专业人才培训成本,提高人才在沟通低空经济与氛围经济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覃睿.再论低空经济:概念定义与构成解析[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23(6):59-64.

[2]张铮, 许馨月. 从场景理论到氛围理论:文化经济模态的新阐释体系[J]. 南京社会科学 ,2024,(01):133-141.DOI: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24.01.014.

[3]高志宏. 我国低空空域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变迁与未来取向[J]. 海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1):40-47.

[4]洪 群 联 . 低 空 服 务 业 的 概 念 特 征、 发 展 条 件 与 推 进 对 策 [J]. 经 济 纵横 ,2024,(08):45-52.DOI:10.16528/j.cnki.22-1054/f.202408045.

[5]陈璇 .“氛围感经济”让消费更“带感”[N]. 凉山日报 ( 汉 ),2024-04-16(008).

[6]时 斓 娜 .“ 氛 围 感 经 济 ” 解 锁 消 费 新 场 景 [N]. 工 人 日 报 ,2023-07-03(004).DOI:10.28277/n.cnki.ngrrb.2023.003028.

[7]周春媚 . 技术迭进需求井喷低空经济拓出新场景 [N]. 证券时报 ,2025-01-08(A01).

[8]欧 阳 桃 花 . 低 空 经 济 的 技 术 创 新 与 场 景 创 新 [J]. 人 民 论 坛·学 术 前沿 ,2024,(15):57-68.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4.15.005.

巢湖学院 2024 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低空经济“氛”舞点燃新质生产力腾飞的引擎》X202410380095 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