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周瑞
北大附中海口学校 570100
一、引言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灵魂,它像一座桥梁,让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可触可感,既能帮助学生筑牢知识根基,更能悄然滋养学生的观察敏锐度、思维活跃度、实践行动力与创新勇气。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早已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可遗憾的是,实际教学里,受多重因素影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常常被忽略,导致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屡屡碰壁。因此,深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寻动手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已然成为当下教学中极具意义的温暖课题。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现状
2.1 实验教学时间不足
高中教学节奏紧凑,化学课程的课时本就有限,为了赶完既定的理论教学进度,不少教师无奈压缩实验教学时间,让实验课成了“奢侈品”。学生满心期待的动手操作,往往被仓促带过,甚至有些学校直接将实验课改成理论课,学生只能对着视频或听着讲解想象实验过程,错失了亲手触摸科学的机会,动手能力的成长也随之停滞。
2.2 实验教学形式单一
传统实验课上,教师演示常常占据主导,学生多是安静的“旁观者”,只能被动记录实验现象。这样的模式虽能让学生看到实验结果,却少了主动参与的热情与动手实践的体验,学生的创造力与探索欲难以被激发。更让人惋惜的是,部分教师过分追求“标准答案”,只关注实验结果是否正确,却忽略了学生在操作中摸索、试错的珍贵过程,让实验失去了应有的探究魅力。
2.3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高中化学实验评价,大多围着实验报告和考试分数转,很少真正关注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真实表现与能力成长。这样的评价导向,让学生误以为“写好报告、考好试”就是实验的全部,渐渐忽视了操作技能的打磨。而且,评价中也少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怀,无法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给出贴心指导,让不少学生在实验学习中感到迷茫,难以找到提升的方向。
三、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3.1 有助于理解化学知识
化学知识常常带着抽象的“面纱”,比如复杂的概念、深奥的原理,单靠讲解很难让学生真正领悟。而实验操作就像一把“钥匙”,能让学生亲手见证化学变化,直观感受实验现象。就像“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实验,学生亲手操作时,看到钠浮在水面、熔成小球、四处游动的模样,就能轻松读懂钠的物理与化学性质,抽象知识也随之变得生动鲜活。
3.2 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化学实验本就是一场科学探究之旅,学生在动手过程中,需要用心观察、冷静分析、大胆推理、认真总结。从提出疑问到设计方案,从操作仪器到分析数据,每一步都是对科学思维的锤炼。比如“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学生要自己设计方案、挑选药品、控制条件,在一次次尝试中找到答案,这个过程不仅能提升实践能力,更能让科学思维在心中扎根。
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策略
4.1 优化实验教学设计
合理安排实验教学时间:教师要真正重视实验教学的价值,精心规划课时,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动手操作、深入探究。可以将实验融入每个教学单元,避免集中赶进度导致操作仓促,让学生能从容地感受实验的乐趣,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精心设计实验教学内容:实验内容要贴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兴趣点,挑选那些有代表性、能引发探索欲的项目。同时,要注重内容的梯度,从高一简单的“物质分离提纯”“气体制备”实验,到高二、高三复杂的“化学平衡探究”“电化学应用”实验,循序渐进地提升难度,让学生在成长中不断突破。
明确实验教学目标和要求:实验前,教师要清晰地告诉学生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与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自主制定实验计划、选择方法。比如“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实验,让学生带着明确目标去设计方案、操作仪器、处理数据,在实践中学会自主学习与思考。
4.2 丰富实验教学形式
增加学生自主实验的机会:打破“教师演示为主”的模式,把实验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亲手设计方案、挑选仪器、操作实验。教师只需在旁温柔引导,及时解答疑问,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创新勇气。
开展小组合作实验:小组合作能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协作,感受团队的力量。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合理分组,让每个人都能发挥所长。比如“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有的学生负责操作,有的记录数据,有的计算结果,在分工合作中,不仅完成了实验,更学会了沟通与互助。
组织课外实验活动:课外实验是课堂的延伸,能让学生在更自由的空间里探索化学。可以组建化学兴趣小组、举办实验竞赛、开展科技制作活动,比如让学生尝试“自制肥皂”“检测食品添加剂”,让化学走进生活,在实践中收获成长与快乐。
4.3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打破“唯分数”的评价模式,从操作规范度、方案创新性、报告完整性、团队协作力等多方面评价学生。比如观察学生操作时的安全意识、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让评价更全面、更贴合实验教学的本质。
注重过程性评价: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细心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及时记录他们的进步与不足,给予温暖的反馈与指导。比如学生操作有误时,耐心纠正;实验成功时,真诚鼓励,让评价成为学生成长的“助推器”。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节奏与优势,评价时要尊重差异。对动手能力强的学生,鼓励他们挑战创新实验;对能力较弱的学生,多些耐心指导,帮他们逐步提升,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实验学习中找到自信,收获进步。
结语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一场需要爱心与耐心的长期旅程,离不开教师、学生与学校的共同努力。教师要用心优化设计、丰富形式、完善评价,为学生搭建动手实践的平台;学生要带着热情主动参与,在操作中锤炼能力、提升素养;学校要加大投入,改善实验条件,为实验教学保驾护航。相信在各方的携手努力下,学生的动手能力会不断提升,在化学的世界里收获更多成长与精彩。
参考文献:
[1] 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为导向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相关思考 . 赵虎 . 知识文库 ,2025(14)
[2]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学科理解能力策略探究. 沈晓云. 高中生之友 ,2025(04)
[3] 跨学科学习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以“探究化学电池工作原理”教学为例. 李修伟. 广西教育,20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