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域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策略探究
迟丹丹
铁岭市翔宇学校 112000
引言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颁布,初中语文教学逐渐从知识传授转向核心素养培养。然而,当前教学中仍存在内容碎片化、思维浅表化、评价单一化等问题,导致学生难以形成对语文知识的深度理解和迁移应用能力。深度学习作为一种强调批判性思维、知识整合与迁移的学习方式,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从深度学习的内涵出发,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与初中语文教学的契合点
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理解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批判性地吸收新知识,并将其整合到原有认知结构中,最终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创新。其核心特征包括:
批判性思维:学生不满足于表面理解,而是通过质疑、分析、评价等方式深入探究知识本质。
知识整合与迁移:学生能够将碎片化知识系统化,并在新情境中灵活应用。
高阶思维发展:通过解决问题、创新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评价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与深度学习高度契合。语文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更需培养其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深度学习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批判反思,能够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深度学习需求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师往往以单篇课文为单位组织教学,忽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导致学生难以形成系统认知。
思维培养浅表化:教学中过度依赖“教师讲解—学生记忆”模式,缺乏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和批判性思考。
评价方式单一化: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估。
深度学习要求语文教学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通过构建整合性、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深度思考,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三、深度学习视域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策略
3.1 构建大语文观念,拓展学习视野
传统语文教学局限于教材内容,导致学生视野狭窄。深度学习要求教师突破教材边界,引入跨学科、跨领域资源,构建大语文观念。例如:
整合教材与课外资源:在教学《出师表》时,可引入《三国演义》相关章节,通过对比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历史背景与人物形象。
联系生活实际:在学习《大自然的语言》时,可组织学生观察季节变化,记录自然现象,将语文学习与科学探究相结合。
3.2 强化语文实践性,促进学以致用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学科,深度学习强调通过真实情境中的语言运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具体策略包括:
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如组织“校园新闻采访”“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锻炼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借助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技术,创设沉浸式学习环境。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可通过视频展示济南的冬日风光,帮助学生直观感受文本描述的意境。
3.3 培养批判质疑精神,鼓励个性化阅读
批判性思维是深度学习的核心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质疑、分析和评价,形成个性化理解。例如:
设计开放性问题:在教学《孔乙己》时,可提问:“孔乙己的悲剧是个人原
因还是社会原因?”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
组织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分享观点、碰撞思维,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例如,在学习《范进中举》时,可引导学生对比《孔乙己》,分析两篇文章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角度有何不同。
3.4 优化课堂提问策略,激发深度思考
课堂提问是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手段。教师应设计具有层次性、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例如:
分层提问: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设计由浅入深的问题链。例如,在教学《天净沙·秋思》时,可先提问:“曲中描绘了哪些意象?”再追问:“这些意象如何共同营造出思乡之情?”
追问与反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引导其深入思考。例如,当学生回答“曲中的‘枯藤’表现了秋天的萧瑟”时,教师可追问:“‘枯藤’与其他意象(如‘老树’‘昏鸦’)有何联系?共同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3.5 开展群文阅读与活动探究,促进知识整合
群文阅读和活动探究是深度学习的重要形式。通过整合多篇文本或设计综合性任务,学生可以在比较、分析中提升高阶思维能力。例如:
群文阅读:以“家国情怀”为主题,选取《出师表》《岳阳楼记》《过零丁洋》等文本,引导学生分析不同作者对家国的表达方式。
活动探究单元:统编教材中的“活动探究单元”(如新闻、演讲、诗歌)为深度学习提供了载体。例如,在教学“演讲”单元时,可设计“撰写演讲稿—模拟演讲—评价反思”的任务链,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3.6 建立持续性评价机制,反促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要求评价方式多元化、过程化。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例如:
学习档案袋: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日志等,全面评估其学习进展。
同伴互评:在小组活动中,引导学生相互评价,促进其批判性思维和协作能力的发展。
结语
深度学习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方向。通过构建大语文观念、强化实践性、培养批判思维、优化提问策略、开展群文阅读与活动探究、建立持续性评价机制等策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从浅层学习转向深度理解,最终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未来,教师应继续探索深度学习与语文教学的融合路径,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提问策略 [J]. 钱英 . 名师在线 ,2024(03)
[2] 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学习任务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何娟 . 语文新读写 ,2023(20)
[3] 透过“浅层”理解“深度”[J]. 付亦宁 . 当代教育家 ,20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