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体育跨学科融合的教学研究

作者

邱长文

北京师范大学大连普兰店区附属学校 116200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初中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其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逐渐受到重视。但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科间缺乏有效联动,评价多聚焦体能与技能,忽视跨学科能力培养。基于此,研究教学评一体化下的体育跨学科融合教学,能打破单一学科局限,让体育与其他学科相互赋能,在提升学生体育素养的同时,促进其综合能力发展,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一、明确教学评一体化的体育跨学科融合目标

(一)兼顾学科特性与融合价值

体育跨学科融合并非弱化体育学科本质,而是在坚守体育核心目标的基础上实现多维育人。在体能训练方面,需保证学生掌握跑、跳、投等基础技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同时挖掘与其他学科的连接点,构建“1+1>2”的育人效应。例如,在篮球运球教学中,除训练控球稳定性,可融入数学中的角度知识,分析不同运球角度对变向速度的影响;在耐久跑训练时,结合生物学科的呼吸原理,讲解三步一呼、三步一吸的科学呼吸法与氧气代谢的关系。这种融合既确保体育学科的独立性,又让学生意识到学科知识的关联性,避免因追求融合而沦为形式化的知识拼凑。

(二)聚焦学生综合素养发展

初中阶段是综合素养形成的关键期,体育跨学科融合需超越知识层面,指向能力与品格的培养。在团队球类项目中,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的沟通技巧协调配合,在战术讨论中锻炼逻辑表达能力;开展定向越野活动时,结合地理学科的地图识读知识,培养空间定位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可设计跨学科任务,如让学生分组制定“校园体育节方案”,需运用数学知识计算活动时间分配,用美术知识设计宣传海报,在实践中提升团队协作与创新思维。通过这些目标设定,让体育成为综合素养培养的重要平台。

二、设计教学评一体化的体育跨学科融合内容

(一)依据学科关联点开发融合主题

深入挖掘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内在逻辑关联,打造具有探究价值的融合主题。在“运动与健康”主题中,结合生物学科的人体生理知识,分析不同运动强度对心率、呼吸的影响,让学生理解科学锻炼的原理;教学武术动作时,融入历史学科的武术发展史,讲解不同流派的文化背景,使技能学习与文化传承相结合。主题设计需避免牵强附会,如将体育与音乐融合时,可聚焦“节奏与动作”,让学生根据音乐节拍设计体操动作,感受两者在韵律上的共通性。每个主题都应包含体育技能目标与跨学科知识目标,形成“技能训练 + 知识探究 + 实践应用”的三维内容结构,确保融合的自然性与深度。

(二)构建递进式的融合教学序列

根据初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融合内容需呈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梯度。七年级可从“感知性融合”入手,如在体育课上用语文诗词描述运动场景,或用数学简单计算运动次数;八年级进入“理解性融合”,开展体育与物理的跨学科学习,探究抛体运动中角度与远度的关系,或结合化学知识分析运动饮料的成分与作用;九年级侧重“应用性融合”,如结合信息技术,让学生用Excel 记录自己的体能数据,生成折线图并分析体能变化趋势,提出个性化锻炼方案。这种序列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能力发展轨迹,又能让跨学科融合循序渐进,避免因内容过难而打击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三、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体育跨学科融合评价体系

(一)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打破传统体育评价中“唯成绩论”的倾向,构建多维度、全过程的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可通过课堂观察记录学生在跨学科活动中的表现,如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尝试;作品评价可关注学生的跨学科成果,如体育与美术融合的运动海报、体育与数学结合的体能分析报告。终结性评价则可设计综合任务,如让学生完成“一项运动的跨学科研究”,需包含运动技能展示、相关学科知识应用说明、实践反思等内容。通过多种评价方式的结合,既能全面反映学生的体育素养,又能体现其跨学科学习的成效,使评价更具完整性与客观性。

(二)明确评价主体与标准

建立“教师评价 + 学生互评 + 自我反思”的多元评价主体机制,增强评价的全面性与民主性。教师主要评价学生的体育技能掌握程度与跨学科知识的应用准确性;学生互评侧重团队合作中的表现与任务完成的贡献度;自我反思则引导学生总结自身在融合学习中的收获与不足。评价标准需具体化,如在“体育与科学”融合课中,从“运动技能规范性”“科学原理应用准确性”“探究过程参与度”三个维度制定评分细则,每个维度下设具体指标,如“能正确用惯性原理解释跑步中的蹬地动作”“主动提出 3 个以上探究问题”等。清晰的标准让评价有章可循,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不同起点的学生有不同的进步标准,使评价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四、结论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体育跨学科融合教学,需明确融合目标、设计适宜内容、构建完善评价体系。这一过程能打破学科壁垒,实现体育与其他学科

的协同发展,不仅能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更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在实际教学中,需不断探索与完善,让体育跨学科融合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文秀. 基于“学、练、赛、评”一体化的初中体育教学策略探索[J]. 新教育 ,2025,(20):107-108.

[2] 赵烨玮 .“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在初中体育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J].体育风尚 ,2025,(10):113-115.

[3] 李丽泉 .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体育与健康“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研究 [J]. 名师在线 ( 中英文 ),2025,11(11):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