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策略研究

作者

吴刘军

黄梅县下新镇马鞍中学  436500

引言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而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的关键前提。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不仅承担着传授语言文字知识的任务,更肩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使命。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式,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里培养批判性思维,有着多维且深远的意义。从知识理解层面看,它助力学生深度掌握语文知识。语文文本蕴含丰富内涵,若学生仅被动接受,理解往往浮于表面。而批判性思维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像分析古诗词的意象与情感,学生能突破常规解读,从不同角度思考诗人用词的精妙与情感表达的独特,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意义,实现深度学习。在能力发展方面,能显著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批判性思维培养过程中,学生需不断质疑、分析、判断,这极大地锻炼了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能力。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观念层面:传统守旧,忽视思维培养价值

当下,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桎梏,将教学重点全然放在学生对字词、语法等基础知识的记忆以及课文的背诵上,认为只要学生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教学任务便算完成。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课堂沦为知识的“填鸭场”,教师一味地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缺乏主动思考和质疑的空间。例如,在讲解古诗词时,教师往往只是逐字逐句地翻译,让学生记住诗词的大意和重点字词的解释,然后要求学生背诵默写。

2.2 教学方法层面:单一刻板,缺乏思维激发手段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较为单一,长期依赖“讲授法”这一传统模式,课堂氛围沉闷压抑。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绝对主导者,学生只能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听讲,很少有机会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以阅读教学为例,教师通常按照预设的教学流程,逐段分析课文,讲解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学生只需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记录下重点内容即可。

2.3 评价体系层面:片面狭隘,忽略思维过程考查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过于注重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量化评价,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过程和创新能力的考查。在这种评价体系下,教师和学生都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应试训练中,追求分数的高低成为教学的首要目标。例如,在作文评价中,教师往往更关注作文的字数、字迹、语法错误以及是否符合特定的写作模式和要求,而对于学生作文中体现出的独特思维、创新观点和个性表达则重视不够。即使学生的作文观点新颖、思路独特,但只要在格式或语言上存在一些小问题,也可能得不到高分。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策略

3.1 构建开放课堂,营造思维碰撞氛围

开放课堂是培育批判性思维的温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传统课堂的束缚,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课堂上,教师应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无论学生的观点正确与否,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2 引入争议话题,激发批判思考动力

争议话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精心挑选一些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让学生在激烈的思维交锋中锻炼批判性思维。比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教师可以提出争议话题:“狐狸是狡猾的还是聪明的?乌鸦是愚蠢的还是容易轻信他人的?”让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

3.3 鼓励多元解读,拓宽思维广度深度

文学作品往往具有多义性和开放性,不同的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不局限于教材和教师的观点,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分析文本,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3.4 开展实践活动,强化思维应用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角色扮演、小记者采访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强化批判性思维的应用能力。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校园垃圾分类情况调查”活动。在调查过程中,学生需要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分析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结语

综上所述,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够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观念传统、教学方法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等。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可以采取创设问题情境、鼓励质疑提问、开展讨论辩论、引导多元解读、优化教学评价、结合生活实际等策略。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杨幻. 小学教学设计 ,2024(S1)

[2] 小学语文阅读中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浅谈 . 王富华 ; 王冉 . 小学语文 ,20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