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AI 赋能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探寻

作者

周敏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重庆 401524

引言:英语不仅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还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语言工具之一,在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有着重要地位。应用型本科院校须以新时期教学改革要求为导向,着重培养大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其能流利的进行英语交流、对话,并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而现阶段,AI 早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推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借助人工智能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将传统课堂教学形式与现代化数字技术相互融合,可突破以往教学的局限性,弥补不足之处,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互动性,结合学生实际需求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学习方案,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一、AI 赋能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意义

AI 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注入了新的灵魂与活力,使整体教学更具灵活性、开放性,与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相契合。通过 AI 的自然语言处理和语言识别等功能,学生可获得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当教授学生英语发音时,可利用智能识别系统对学生的发音情况展开分析,即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语言规律的方法。在 AI 赋能下,学生不再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是积极探索知识的奥秘,主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同时,引导学生与 AI 互动,还能有效提升他们的语言应用技能,使其语言环境不局限于课堂范围,逐步拓展至各种情境,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积累语言经验。另外,AI辅助下,学生也有了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途径,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通过线上平台,学生可随时获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自主深化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掌握,以强化自身英语核心素养[1]。

二、当前部分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一)教学资源不够丰富多样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传统形式的大学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所采用的教学资源通常来源于教材,且教学活动基本上是在课堂中进行,学生很少接触一些课外的学习资源,难以开阔眼界,拓展知识层面,对于线上平台及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使得英语教学无法实现预期理想目标。而依托 AI 组织大学英语教学时也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境,人工智能的应用和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现代化技术应用能力和探索、钻研的精神。但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多数英语教师工作量较大,没有过多的时间自主研究 AI 在混合教学模式中的应用途径,且缺乏运用线上平台及人工智能开展教学活动的经验,阻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很难构建高效英语课堂 [2]。

(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单一

虽然灵活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手段早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但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目前来看,依旧有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课堂上,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技能,采用一刀切形式实施教学工作,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成为学习的机器。在一言堂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知识的讨论、探究,师生、生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没有充分发挥混合教学模式及 AI 的个性化教学优势。大学生是独立的个体,经过小学和初高中的学习,他们的英语基础、能力与学习需求都是不相同的,若一直沿用传统教学法,则无法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技能,难以提升个体的英语水平。

(三)学生学习效果参差不齐

混合教学模式中的线上学习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律性和自主性,这就使得大学生群体之间的学习效果差异较大。当教师教授口语知识点时,部分学生能够主动利用 AI 进行英语对话训练,部分学生则因缺乏监督,没有自觉展开口语训练,致使整个班集体的学习情况呈两极分化的状态。另外,虽然 AI 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加以记录,但大学英语课堂学生数量较多,教师的时间、精力有限,无法逐一查看每个学生的学习表现,导致缺乏自律的学生学习进度落后,班级内的学习差距很大。而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混合教学一般为预设模式,很难顾及全体学生的英语差异。实际教学活动中,要求班集体所有学生按照统一的教学顺序展开学习,这样英语基础、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无法跟上现有的教学进度,反之,英语基础扎实、能力较强的学生会感到学习内容过于简单、枯燥,便逐渐失去学习兴趣 [3]。

三、AI 赋能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一)依托AI 构建线上预习体系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中,课前预习是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环节,教师可依托 AI 的智能分析、资源推送、在线监督等功能,构建完善的预习体系,强化学生课前预习效果,为后续线下课堂教学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以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为例,在“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单元预习中,可利用 AI 制定完整的预习流程。单元教学活动开展之前,人工智能系统会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提供预习测试,内容包括本单元的重点词汇、语法及主题背景知识,如“pollution”“sustainability”等核心单词和现在进行时表将来的语法知识运用,并呈现一些与环保相关的选择题。当学生进行测验时,AI 系统会记录、分析他们的答题数据,生成一份个人预习报告,便于教师了解本班学生在英语方面的不足之处。而后,结合预习测试结果,AI 将会为每个学生提供针对性的预习资源,对未能熟练掌握英语词汇的学生推送本单元英语词汇的微课视频,向学生透彻讲解英语单词及其搭配用法,再通过游戏形式深化学生的理解、记忆。对于语法技能较差的学生来说,AI 则会为其推送与之相应的语法精讲视频,围绕教材呈现的例句详细解析其中的语法规则。而本单元的重难点语法是现在进行时表将来,视频会基于教材中的典型例句对一般将来时与现在进行时表将来的用法展开详细比较,并搭配相应的语法练习题,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法技能。面向英语能力较强、基础扎实的学生群体时,AI 会立足单元主题推送相关的“Renewable EnergyDevelopment”英语新闻,提出“根据新闻内容,分析可再生能源有哪些优势和挑战”学习问题,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深入思考。另外,AI 系统具有在线监督和任务打卡功能,可将整体的预习环节分为单词巩固、语法练习、资料阅读和问题反馈四个流程,学生每完成一项需要在线上平台中打卡,提交自己的预习笔记,阐述该环节的收获和问题,AI 能自动统计学生的预习情况,即时提醒未打卡的学生,教师可随时通过线上平台查看学生的预习笔记,将他们的共性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 [4]。

(二)巧用AI 实施互动式教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是整体的核心环节,教师可巧用 AI 的互动、情境创设、实时反馈等系统,打破以往沉闷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帮助他们实现知识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为例,在“Cultural Heritage”单元教学的课前导入中,发布与之相关的线上投票问题:“Which cultural heritage sitehave you visited ? A. The Great Wall B. The Forbidden City C. The TerracottaArmy D. Others”,学生通过移动设备实时投票,再由AI 系统根据投票结果生成可视化图表,教师则要基于图表引导学生运用英语知识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历与心得。此时,AI 会随机选择学生发言,每位学生均能参与到交流活动之中,以活跃课堂氛围。而在新知教授和实践环节中,可通过人工智能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技能。如在“Job Interview”教学中,利用 AI 构建虚拟真实的面试场景,开展角色扮演活动。由学生担任求职者角色,AI 系统扮演企事业单位的面试官,围绕教材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Pleaseintroduce your strengths.”“How do you handle work pressure ?”学生运用英语知识进行回答时,人工智能系统会判断学生的英语发音、语法使用是否正确,对答案的逻辑性做出系统分析,并即时反馈给学生,有助于其发现问题,优化、调整英语表达。教师可在平台之中了解全体学生的学习表现,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班级点评,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运用能力。另外,还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巧用 AI 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异质分组,确保组内成员优势互补,借鉴学习经验。又如,在“Community Service”教学中,教师布置“如何设计一个社区英语辅导计划”的学习任务,AI 系统会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将其合理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人工智能为各小组提供线上合作学习工具,组内成员可以共同编辑、修改文档,在语音室中自由交流想法和思路,AI 能够智能检测、纠正学生存在的语法错误。当各小组成员拟定一份完整的辅导计划后,需在线上平台提交一份英文版计划书和PPT,由AI 对计划中的英语表达展开初步评价,教师则要进行最终的总结,说明方案中可实施的部分和不足之处,再通过成员的集体思考、讨论与调整,完成该项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活动利于强化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有效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协调沟通能力 [5]。

(三)结合AI 拓展课后学习与评价

课后学习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技能,提高其自身英语能力和水平。人工智能可在课后学习环节中为学生制定个性化作业、实施多元化评价、精准分析学生的实际学情,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仍以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为例,在“Science andTechnology”单元中,AI 能根据每个学生的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表现,设计针对性的巩固作业。如,向词汇薄弱的学生制定单词填空、听写练习等作业内容;对于语法运用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AI 会为其提供专项语法练习,让学生比较分析“现在完成时与一般过去时”,并呈现与之相关的详细讲解;针对口语交流能力匮乏的学生,AI 将会布置文章跟读任务,实时检测、分析发音情况,标注学生存在错误的部分,提供标准朗读示范。当然,班级中英语能力、素养较强的学生也要进行课后巩固和练习,通过人工智能向他们布置一些文章创作任务,引导学生结合“Write an essay on the impact of AI on daily life”话题撰写一篇短文,AI会从文章结构、语法应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进而生成个人报告,便于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而在教学评价方面,大学英语教师要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互融合,过程性评价要通过 AI 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课堂学习表现与互动积极性及课后作业完成质量和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总结性评价则利用 AI 智能组卷系统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构建单元测试和情境实践活动,从中了解学生的英语素养与综合能力。这种形式的教学评价可全面、系统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其了解自身短板,从而展开个性化学习,不断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形式下的教学资源较为匮乏,不够丰富多样,且教学方法、手段单一,学生之间的学习效果参差不齐。AI 赋能英语教学,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可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使其自主建立起完善的英语知识体系,深化他们对英语知识点及相关技能的理解掌握,以促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伊迎 . 人工智能赋能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超星学习通平台为例[J]. 校园英语 , 2025, (04): 9-11.

[2] 张帆. 基于智慧学习系统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 [J]. 校园英语 , 2023, (36): 6-8.

[3] 钱慧. 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 [J]. 英语教师 , 2023, 23 (16): 26-29.

[4] 申竹英. 新“以写促学”模式在混合教学中的构建与应用——以大学英语读写课教学为例 [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 上旬刊 ), 2022, (10): 21-24.

[5] 王春香 . 基于 B-SLIM 理论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方法实践研究——以人工智能为背景 [J]. 现代商贸工业 , 2022, 43 (06): 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