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专业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许继英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浪潮正深刻改变着教育领域。物流行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且对人才的数字化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物流专业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不仅是适应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需要,也是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途径。然而,当前物流专业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深入研究物流专业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物流专业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1.1 背景
物流行业正朝着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这对物流专业人才的数字化技能和知识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化课程资源作为重要载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便捷的学习资源;而当代学生成长于数字化时代,对数字化学习方式和资源接受度高、需求强烈,更倾向于通过自主探索、互动交流等方式提升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
1.2 意义
数字化课程资源通过整合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学习内容,既丰富了教学资源又提升了学习的趣味性与吸引力;学生可依据自身学习进度、兴趣爱好及需求自主选择资源进行学习,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同时,数字化资源作为自主学习平台与工具,能助力学生在信息获取、分析、处理、应用以及问题解决、创新思维等方面能力的系统培养;更重要的是,其建设与应用推动了物流专业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的深度变革,加速了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进程,最终实现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
2. 当前物流专业课程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资源内容单一
目前,物流专业课程资源主要以教材、课件等传统形式为主,缺乏多媒体资源和互动性内容,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2.2 资源更新不及时
物流行业发展迅速,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但课程资源更新速度较慢,不能及时反映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需求脱节。
2.3 资源整合不足
物流专业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管理学、经济学、信息技术等,但目前课程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各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不够紧密,不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
2.4 数字化平台功能不完善
部分物流专业数字化课程资源平台存在功能单一、操作复杂、稳定性差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3. 物流专业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的策略
3.1 资源内容设计
多元化内容呈现:结合物流专业的特点,将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有机结合,制作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课程资源。例如,通过动画演示物流配送流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物流运作原理。
紧跟行业动态:及时关注物流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技术创新,将行业前沿知识和案例融入课程资源中,使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
注重知识系统性:按照物流专业的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对课程资源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确保各知识点之间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3.2 平台搭建
选择合适的平台技术: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搭建稳定、高效、易用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平台。确保平台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完善平台功能:除了提供课程资源的浏览、下载等基本功能外,还应增加在线学习、互动交流、作业提交、考试测评等功能,为学生提供一站式的学习服务。
保障平台安全:加强平台的安全管理,采取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备份恢复等措施,确保课程资源的安全性和学生的个人信息隐私。
3.3 资源整合
学科内部整合:对物流专业内部的各门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打破课程之间
的壁垒,实现知识点的相互衔接和融会贯通。例如,将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供应链管理等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形成系统的物流知识体系。
跨学科整合:加强物流专业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资源整合,如管理学、经济学、信息技术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校企合作整合:与企业合作,整合企业的实际案例、项目经验等资源,将企业的真实业务场景引入课程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实际的物流运作模式,提高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4. 基于数字化课程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4.1 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教学:利用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多媒体特性,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如模拟物流仓储、运输、配送等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物流工作的实际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开展游戏化学习:将游戏元素融入课程学习中,设计物流相关的游戏任务和挑战,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2 引导学习策略
提供学习指导:在数字化课程资源平台上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如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进行信息检索、如何做好学习笔记等,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通过数字化平台进行交流和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4.3 构建评价体系
多元化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在线测试、作业评价、项目评估、小组互评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注重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反馈。
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对学习成绩优秀、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竞争意识。
5. 结论
物流专业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加强物流专业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服务,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也会进一步促进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应用,推动物流专业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因此,高校和教师应高度重视物流专业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断探索创新,为物流行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马翔 , 刘小军 . 职业教育物流类专业数字化转型机理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J]. 现代职业教育 ,2025,(13):153-156.
[2] 王宁 , 李海华 . 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数字化升级改造对策分析 [J].物流科技 ,2025,48(05):166-168+172.
[3] 蒋 昕 燃 . 信 息 时 代 物 流 专 业 教 学 改 革 研 究 [J]. 中 国 储运 ,2025,(01):139-140.
[4] 彭媛媛 , 陈秋月 . 数字化转型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4,46(12):161-163.
课题名称及编号: 人工智能赋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SJGZY2024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