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大模型驱动政府治理变革:角色替代边界与新型政府建设
安丰棋
齐鲁工业大学
一、引言
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代表,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在深刻地改变政府治理的运作方式与服务。2025 年,政府中大型模式的深度整合已成为一种趋势不可逆转。它在提高行政效率,优化公共服务,支持科学决策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但它也带来了许多挑战,如技术伦理,制度调整与社会平等。本文旨在系统地探索大型模型的双重效应在推进政府治理及其治理方式改革的路径。
二、大模型驱动的治理范式转型
传统的电子政务依赖于流程自动化技术(RPA)可以将一些政府流程数字化,但仍然局限于规则的实施水平。而生成式大模型具有语义理解、知识论证和动态优化能力,推动政府治理从“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变。例如,深圳“政策计算器”通过大模型实现政策精准匹配,显著提升服务效率与民众满意度。
在行政办公、公共服务与决策支持三大场景中,大模型均表现出显著优势。深圳市龙岗区行政审批局接入 DeepSeek 文档审阅系统后将公文错误率降至 0.3% ;上海“一网通办”智能客服日均处理量超200 万件;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预警模型通过多智能体与大模型结合,增强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与前瞻性。
三、角色替代的边界与人机协同机制
目前,大模型对于政府岗位的替代呈现阶梯型特征:操作型岗位(如行政审批)替代率最高,分析型岗位(如舆情研判)需人机互补,而决策型岗位(如政策制定)仍以人类为主导。回归分析表明,技术成熟度与业务流程标准化程度显著推动替代率提升,而政策敏感性岗位替代率较低。
显而易见人类在政治判断、情感联结与制度创新等方面仍然具有十分的不可替代性。例如,涉及国家利益的决策需人类进行价值权衡;弱势群体服务需人类共情能力;制度创新需公务员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思维等。
四、数智化政府建设的双重效应
从现实的情况来看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为一些地区带来了治理效能的指数级提升。像浙江省政务大厅人均业务处理量较之前提升了约17 倍;北京市残疾人补贴核发准确率达到了惊人的 99.8% ;生态环境部污染溯源模型的应用使得应急响应时间缩短 60%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大模型应用也推动政府组织形态向扁平化、透明化转型,并促使公务员能力模型向数字素养与数据思维转型。
但是技术嵌入也会引发一系列制度张力与伦理风险的发生。算法黑箱、数据脆弱性、责任认定困境、数字官僚主义等问题也会日益凸显。并且对于商业资本介入可能导致公共利益偏离,加剧数字鸿沟引发社会不平等加剧等等也都是要面对的风险。
五、治理路径的多维度构建
为了应对大型模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有必要建立一个四维治理框架:技术维度:部队监控和模型访问安全认证建立“技术准入许可”制度确保算法正确、透明和明确;制度层面:完善法律和监管体系,明确数据使用和责任分担的规则,建立全链条监管机制,防止偏见算法和数据滥用;社会维度:改善公众和公务员的数字教育,加强知识普及和人工智能培训提高对数据安全和保护隐私的认识;伦理维度:明确人在政府中的主导地位,防止算法虚无主义,加强人文关怀与公共服务。
六、结论与展望
人工智能大模型在驱动政府治理变革的过程中有着十分复杂的过程。诚然,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推动数字政府建设的各项变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要认识到技术替代存在着明确的效率边界与价值边界。在未来的数智化政府建设中要从技术、制度、社会、伦理四个维度展开综合考量,并且要始终保持人类在治理中的主体性地位,既而再充分的发挥大模型应用的技术优势不断的释放技术赋能制度创新的红利。同时,要尽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工智能治理范式,在全球数字政府转型的浪潮中贡献中国智慧和实践经验,为推动全球治理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撑。用中国智慧、中国技术以实现政府治理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向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致贺信 [N]. 人民日报,2019-05-17(1).
[2] 张夏恒 .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数字政府建设的变革、风险及应对[J/OL]. 公 共 治 理 研 究 ,1-12[2025-03-04].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4.1751.D.20250212.1019.002.html.
[3] 吴昊 , 郑军 . 通用人工智能参与行政决策的功能、问题与优化 [J]. 中国科技论坛 ,2025,(02):107-116.DOI:10.13580/j.cnki.fstc.2025.02.008.
[4] 周伟 . 隐忧与防范:人工智能技术嵌入公共决策的价值审视 [J]. 行政论坛 ,2025,32(01):151-160.DOI:10.16637/j.cnki.23-1360/d.2025.01.005.
[5] 陈少威 , 杨涛 , 贾开 . 比较政策研究视野下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模 式 的 差 异、 共 识 与 改 革 启 示 [J]. 中 国 行 政 管 理 ,2024,40(12):15-24.DOI:10.19735/j.issn.1006-0863.2024.12.02.
[6] 朱婷婷 , 贠杰 . 从浅层结合走向深度融合:数字政府场景化应用 的 优 化 路 径 [J]. 电 子 政 务 ,2025,(02):2-16.DOI:10.16582/j.cnki.dzzw.2025.02.001.
[7] 刘海军 . 数字政府大模型场景应用:作用机理、现实挑战及治理路径[J]. 科学与管理 ,2025,45(01):40-47.
[8] 虞金坡 . 人工智能技术在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中的应用与发展 [J]. 中国标准化 ,2019,(04):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