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关于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实践探讨

作者

蒋钦

郴州中化氟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湖南郴州 424202

一、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理论基础与核心原则

(一)理论基础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通过风险识别、评估、分级和管控四个核心环节,实现对安全风险的系统化管理。风险识别旨在找出生产流程中的潜在危险因素;风险评估采用量化或定性分析确定风险等级;风险分级为差异化管控提供依据;风险管控则通过针对性措施降低风险危害。

化工企业常用风险矩阵法和 LEC 法进行风险分级。前者通过“可能性”与“后果严重性”划分风险等级,适用于固定场景评估;后者结合“暴露频率”“发生可能性”“后果严重程度”计算风险值,更适用于作业环节风险评估,为精准管控提供方法支撑。

(二)核心原则

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需遵循四项原则:

全员参与:需高层制定战略、中层落实责任、一线员工排查风险,形成上下联动格局

分级负责:重大风险由高层直管,较大风险由部门负责,一般及低风险由岗位员工管理

动态更新:因生产条件和法规变化,需定期重新评估风险,确保管控措施有效

预防为主:重点在于事前风险排查与防控,而非事后处置,实现源头风险控制

二、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实践流程梳理

(一)风险识别环节

风险识别是分级管控基础,需覆盖化工企业全要素与全流程。识别范围涵盖生产装置、储存设施等硬件,作业环节、人员操作等软件,以及辅助设施与非常规作业等风险盲区。识别方法上,企业可组合运用现场排查、资料分析、专家咨询、岗位危害告知等方式,减少风险遗漏。

(二)风险评估环节

风险评估是确定风险等级的关键,需制定科学标准流程。评估指标聚焦“风险发生可能性”与“后果严重性”,参考行业规范划分重大、较大、一般、低四级风险。评估工具选用上,固定设施用风险矩阵法,作业环节用 LEC 法,确保评估人员具备专业知识,过程透明可追溯。

(三)风险分级管控环节

风险分级管控遵循“差异化、精准化”,针对不同等级制定管控措施。重大风险由高层负责,配冗余设备并限制人员进入;较大风险由部门牵头优化工艺、加强培训;一般风险落实到岗,规范操作巡查;低风险常规管理,防止升级。管控措施从技术、管理、人员三方面协同发力。

(四)管控效果验证与改进环节

通过日常巡查、定期 audit、应急演练等手段验证管控效果。当出现管控失效、风险等级变化或新风险时,立即重启风险识别评估,调整管控方案,更新责任台账,以闭环管理提升分级管控效能。

三、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一)风险识别不全面:部分化工企业在风险识别上存在“重核心、轻辅助”“重常规、轻特殊”问题。一方面,聚焦生产核心环节,忽视公用工程、废弃物处理环节风险,辅助设施故障可能间接引发主生产系统事故;另一方面,对常规作业风险识别较全面,对非常规作业风险排查不足,非常规作业是事故高发环节。此外,部分企业未考虑风险连锁效应,仅识别单一环节风险,存在排查盲区。

(二)风险评估不科学:风险评估科学性影响分级管控精准度,部分企业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评估指标设定不合理,未结合化工企业特性调整指标权重,评估结果与实际风险偏差大;二是评估方法选择不当,盲目套用通用方法,无法精准量化风险;三是评估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缺乏化工工艺等专业背景,风险等级判定不准确。

(三)管控责任不落地:“分级管控”流于形式,表现为责任划分模糊与执行不到位。一方面,企业未建立“风险 - 责任”对应机制,管控责任未落实到具体部门、岗位及个人;另一方面,存在“重制定、轻执行”现象,管控措施未纳入日常工作流程,无法有效执行。此外,部分企业缺乏有效监督考核机制,未将管控成效与绩效考核挂钩,难以调动员工积极性。

(四)动态管控能力不足:化工企业生产环境动态变化,但部分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静态。一是风险更新不及时,未根据生产工艺、设备、法规等变化定期重新识别与评估风险,风险等级与实际脱节;二是管控措施未动态调整,风险等级变化时仍沿用原有措施,导致管控失效;三是缺乏动态监测手段,未利用信息化工具实时追踪风险,难以及时发现突发隐患,错失管控时机。

四、优化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风险识别的系统性

化工企业要构建“全要素、全流程”风险识别机制,消除盲区。一方面,扩大识别范围,将辅助设施等纳入清单,明确责任人与周期,如公用工程系统每月专项排查,非常规作业前完成识别;另一方面,引入数字化工具,建立风险数据库,用 AI 实时监测,自动识别风险;同时,提升员工能力,通过培训让员工掌握方法,建立“专业排查 + 全员上报”模式,形成全方位识别网络。

(二)提升风险评估的专业性

专业性是风险评估科学准确的核心,企业从团队、指标、方法三方面优化。一是组建专业团队,吸纳多领域人员或引入第三方机构;二是制定差异化指标体系,针对不同风险调整权重;三是灵活选方法,对不同环节采用不同评估法,定期培训提升人员水平。

(三)推动管控责任的精细化

精细化责任管理是管控措施落地关键,企业建立“风险 - 责任 - 考核”三位一体体系。首先,制定“风险 - 责任”台账,明确责任主体、内容与标准;其次,将责任融入日常流程,分解措施为具体任务;最后,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将成效与薪酬、晋升挂钩,调动员工积极性。

(四)构建动态管控的长效机制

动态管控确保分级管控体系适配企业风险,企业从制度、技术两方面构建机制。一是制定更新制度,明确触发条件、周期、流程与责任主体;二是用信息化平台动态监测,自动预警风险变化;三是建立沟通机制,定期开会分享经验,解决问题,优化管控体系。

五、结语

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系统、长期工作,核心是通过科学梳理与差异化管控,使安全管理从“被动应对”转为“主动预防”,筑牢企业可持续发展安全防线。当前,企业在分级管控实践中面临风险识别不全、评估不科学、责任不落实、动态管控不足等问题,需强化识别系统性、提升评估专业性、推动责任精细化、构建动态长效机制,完善管控体系。随着化工行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未来分级管控需融合数字化技术,如用工业互联网实时监测风险、以大数据分析优化策略,推动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通过持续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有望提升管控水平,保障行业安全、稳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耀富. 化工安全管理中双重预防机制的应用 [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 2025, 45 (12): 71-73.

[2] 任兴亮. 化工企业中的安全风险分级防控与应对措施 [J].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 2025, 41 (01): 21-22+45+6 .

[3] 张道斌 . 化工园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和预警方法 [J]. 现代化工 ,2022, 42 (S2): 12-15.

[4] 赵志鹏. 化工企业中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应用研究 [J]. 化工设计通讯 , 2022, 48 (08): 156-158.

[5] 葛安卡 . 分级管控化工安全风险 [J]. 现代职业安全 , 2016, (12):42.

作者简介:蒋钦(1982.7)男,汉族,湖南省,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化工安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