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信息技术对病案室编码及病案质量的影响研究
李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 广东梅州 514000
病案室为医院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工作内容为负责患者病历资料(检查结果、手术记录、医嘱、诊断报告、入院记录等)的保存和管理[1]。在医学研究、患者治疗、日常运营中病历资料均发挥重要作用[2]。病案室管理中病历资料需保证机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在医院研究和医疗质量评估中病历资料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3]。因此,需做好病案室管理工作。伴随近些年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病案管理也向现代化、智能化、电子化发展,在病案室管理中应用病案信息技术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可提升病案质量,可提升编码准确率 [4]。本文选择两个时段的病案各 120 份,进一步明确病案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 2022 年 6 月 ~2023 年 6 月病案室的病案 120 份,开展常规病案管理,纳入对照组,年龄为( 46,25±4,35, )岁( 24~65 岁),64 例男,56 例女;选择于 2024 年 6 月 ~2025 年6 月病案室的病案120 份,开展病案信息技术管理,纳入试验组,年龄为(46 .38±4.42 )岁( 25~66 岁),63 例男,57 例女,统计处理2 组各数据均 P>0.05 ,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病案管理,以病案室标准和规范为依据开展病案的保存、整理和归类工作。
试验组:在病案管理中应用病案信息技术,方法:(1)医院信息系统的建立,功能模块包括影像、检验、药房、收费、挂号、病案管理等,全流程信息化管理,使重复录入和信息冗余情况减少;(2)电子病历系统引入,纸质病历向电子形式转化。针对病案信息化管理,合理增加投入,使管理系统智能性和准确性全面提升;利用电子病历系统,使得病历数据方便共享、快速检索、数字化存储,使其准确性和管理效率提升,并强化逻辑验证,使安全性得以保证;(3)数据审核和质量控制,促进数据审核机制和质量控制建立,规范化处理、审核和验证病历数据;数据合规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需确认,以便将问题及时发现,并对其及时改进,病案数据保证可靠性和质量;(4)对自动化编码工具充分利用,利用自动识别技术和智能算法,以保证准确、快速对病历中治疗、手术、诊断等信息编码;(5)健康管理和远程医疗中对病案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利用移动设备和互联网开展远程监护、诊断和医疗咨询,保证医疗服务更为高效和便捷。对健康数据管理、分析和采集支持,促进预防医学和健康管理的发展。(6)在数据分析中应用信息技术,以数据分析和统计结果为依据,以予以业务洞察和决策支持。管理人员需做好质量改进、资源规划和绩效评估工作。
1.3 观察指标
(1)对比病案管理质量:病案管理质量主要包括病案首页、病程记录、入院记录、出院记录,均 100 分,评分越高越好;(2)对比编码准确率:编码错误类型主要为中毒及损伤编码错误、其他诊断编码错误、主要诊断编码错误,对比编码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均为 SPSS23.0,计数数据 [n(%)] 检验为 x2 ,计量数据
)检验为t,均符合正态分布, P<0.05 为有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病案管理质量
对比病案管理质量,试验组评分均较高 (P⟨0.05) ),见表1。
表1 病案管理质量对比
,分)

2.2 对比编码准确率
对比编码准确率,试验组明显较高 (P⟨0.05) ),见表2。
表 2 编码准确率对比 [n(%)]

3 讨论
伴随近些年来治疗手段和病种分类越来越细化,在医学管理和研究中病案均发挥重要作用。在医学研究和医院发展中临床资料较为宝贵,以此针对性管理和治疗各种疾病。病案资料在保障医护人员合法权益、法律纠纷处理、疾病发展规律了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伴随医疗技术和信息技术目前不断发展,病案管理也应适应时代的需求,使其向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发展。基于此,需高度重视病案信息管理,基于此,在病案管理中需重视病案信息技术的应用。
本文对病案信息技术的可行性进一步观察,结果:对比病案管理质量,试验组评分均较高( (P/0.05) );对比编码准确率,试验组明显较高( (P⟨0.05) )。证实病案信息技术可提升病案管理质量,可提升编码准确率。
病案管理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可使纸质转化为电子化,可提升管理效率和规范性,可使应用效率提高,且利于病案信息共享,可确保信息真实性和完整性,可使其应用范围拓宽。充分利用自动编码技术,可规范、统一编码,可使编码歧义性和主观性减少,可使编码准确性和一致性提高[6]。信息技术应用,可控制数据质量,通过审核和验证病历信息,可将病历中缺失和错误及时发现,以便将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使编码保证完整性和准确性。病案信息技术可实时共享和交流病历数据,可促进管理更为主动化和精细化,可提升管理质量。病案信息技术重视数据分析,利用分析和统计编码结果,可发现编码中问题、趋势和模式,予以培训和反馈。编码人员可以分析结果为依据开展自我提升和纠正,可使编码准确性提升。
综上所述,在病案室管理中应用病案信息技术可提升病案质量和编码准确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永昌, 王文. 病案室编码的病案信息技术对病案质量的影响分析[J].临床研究 ,2024,32(5):183-185.
[2] 张欣 , 张舒祺 , 陈宇 , 等 . 病案室编码的病案信息技术对病案质量的影响分析 [J]. 中国卫生产业 ,2024,21(24):68-70,74.
[3] 王芳 . 病案信息技术对病案室编码及病案质量的影响 [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14(3):10-13.
[4] 胡晓娟 , 边纯梅 , 张红艳 . 病案信息化管理技术在病案室编码和病案质量中的应用 [J]. 中国卫生产业 ,2023,20(22):17-20.
[5] 葛苒, 姜艳华. 分析病案信息技术对病案室编码及病案质量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20(32):257-258.
[6] 于伯山 . 医院工作中病案信息技术的作用及价值分析 [J]. 药店周刊 ,2021,30(21):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