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的高中数学教学评价模式探索
薛志毅
云阳县南溪中学校
摘要:在信息技术飞速进步的当下,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为高中数学教学注入了全新活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变革,基于此,本文聚焦于如何借助该平台,对高中数学教学评价模式进行创新:通过构建多元评价主体、丰富评价内容、采用动态评价方式等举措,深度挖掘平台优势,全面、精确地评估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助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为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筑牢根基。
关键词: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高中数学;教学评价模式
引言
科学且合理的教学评价模式,在推动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关键保障作用,而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集丰富教学资源、先进教学工具与强大数据分析功能于一身,为高中数学教学评价模式的创新拓展出广阔天地,因此,深度探究基于此平台的高中数学教学评价模式,对顺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助力学生全方位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多元评价主体,促进评价全面公正
过去在高中数学教学评价中,评价主体往往较为单一,主要由教师负责评价工作,难以全方位、精准地反映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而借助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教师可以构建一个多元评价主体体系,涵盖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平台智能分析系统,各方协同参与评价,从而促进评价全面且公正。
例如,在讲解“函数的单调性”这一知识点时,教师需要仔细观察学生的状态,依据他们在课堂互动中的积极程度、答题的准确程度,以及小组讨论时展现的观点与协作能力,即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予以评价;课后,教师借助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布置作业,学生提交作业后,一方面能收获教师对作业内容的详细批改与评价;另一方面,平台的智能分析系统会生成错题分析报告,助力学生清晰找准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此外,家长也能登录平台,查看孩子的作业完成进度、总学习时长以及班级排名等信息,并与教师沟通交流,共同推动学生成长。这种多元评价主体模式,从多个维度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情况,让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客观。
二、丰富评价内容,关注学生综合素养
以往高中数学教学评价,通常把重点放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依靠考试分数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成果,但随着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的投入使用,数学教学评价的内容得到了显著扩充,即评价不再局限于知识与技能的考核,更将学生的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态度等综合素养纳入其中,构建起更为全面的评价体系。
以“立体几何中的空间向量应用”教学为例,在知识技能考察上,教师可以运用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的在线测试功能,检验学生对空间向量运算,以及利用向量证明线面关系等基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在数学思维评价方面,教师可以借助平台的立体几何动态模型资源,让学生实际操作模型,探究空间向量与几何图形的内在关联,以此观察学生解题时的思维路径;至于学习态度和情感的评估,教师则可以通过平台的讨论区,留意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是否尊重他人观点,以及面对难题时的坚持程度。随着评价内容的拓展,教师得以全面关注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培育与提升。
三、采用动态评价方式,精准把握学习进程
过去高中数学教学评价,大多是阶段性的静态模式,很难即时呈现学生学习进程与进步状况,而借助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的大数据分析能力,教师可以全程跟进学生学习过程,并迅速给予反馈,即平台可实时留存学生浏览学习资源、完成作业、参与在线测试等环节的数据,而依据这些数据,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指导;与此同时,学生也能借助平台,随时知晓自身学习状态,明晰进步轨迹,进而提升学习自主性,增添学习动力。
比如,在“数列”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给学生布置每日一道数学题的任务,并设置好答题时限以及自动判题功能,平台会持续留存学生每日答题情况,像答题花了多久、答对率如何、错题属于哪类等数据一目了然;随后,教师运用平台的数据统计功能,发现学生在数列通项公式推导这一知识点上频频出错,于是,教师马上调整教学计划,利用平台里对应的微课资料,给学生推送专门的讲解视频,还组织线上小组讨论,激励学生分享推导通项公式的思路与遇到的困难。经过这般动态跟进和针对性指导,学生对数列知识的掌握有了明显进步;而且,通过平台的在线测验检验,教师看到学生整体成绩大幅提高,这充分说明,这种动态评价方式能精准把握学生学习进展,有力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结束语
对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的高中数学教学评价模式展开探索,为高中数学教学注入全新动力:通过构建多元评价主体体系、拓宽评价内容维度、采用动态评价方式等办法,充分挖掘平台优势,实现了对学生数学学习状况全面且精准的评估,这不仅助力学生数学素养提升,还为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为教学注入活力,在推动学生成长与教学革新上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朱伟卫,徐迪斐,徐卫文,等.高中DIMA数学实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23(7):75-81.
[2]徐小芳.基于"微课+智慧作业"的高中数学翻转课堂实践与探索[J].课堂内外(高中教研),2023(6):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