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浅谈班主任带班方略

作者

王晓霞

神木市第五小学 719300

“双减”政策的全面实施,深刻构建了教育的格局,也对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要求。理解“双减”背景下班级管理方略调整的背景,我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

一、主动根据要求,建立目标管理

开学初根据学校下发的各种工作安排表与班级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拟定学期班级大事记清单,打印出来张贴在笔记本中。根据此表完善班主任工作手册中的班级工作计划和班级活动安排表,提前部署少先队活动课和班会、从主持人、彩画黑板到上交材料都落实到个人。

目标管理还需要一个好的收尾。我们要常常做到事事做总结,我有个习惯就是周五进行小结。我会在网上找一个模板,主要分为四方面一本周学习的进度,二本周的班级优缺点,三本周表扬榜及时反馈给家长孩子的在校状态,配合开展工作。获奖学生自己要总结,小组长进行总结。促使学生总结阅历,吸取教训,明辨是非,积累经验。这是学生学习成长,生活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环。

二、明确要求,巧用多种途径教育

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我深感需要不断明确要求,用多种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

1、明要求。

孩子刚入学,千头万绪,家长和孩子都处于一种迷茫和恐慌中,为了更好的衔接和过渡,这时需要明确要求。如刚入学时,可以提前制作入学须知发在班级群。比如作业本皮可以找书写好的家长统一书写,然后在作业本右下角上张贴红底的二寸照片、统一为可粘贴本皮、最后在系上红色的毛线绳并用胶带固定。当然我们采用彩色标记法。提前分组,将学生分为 4 大组或者是 6 组,用几种不同颜色的胶带纸来分小组,这样小组长就可以一目了然的找到自己所在的小组,也可以用编号的方法,老师最快的速度找出没有完成的人。

2、巧训练。

我们提出了要求,如果不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等于是空话一句。由于孩子们年龄小人又多,所以对他们的训练,方法要多样。比如编一些简单的顺口溜或儿歌。课堂常规口令:课前准备,准备准备。课本摆放,摆放到位,头正身直,肩平足安,课堂倾听,用心认真。我们的校风,我们的校训,我们的口号是。小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所以可以在课中时可以加一些韵律操来活跃气氛,可以是简短的手势舞,大风吹,滚雪球。课后为了避免孩子们课余时间无事可做我根据需要将班级分为护花使者,课间小队,帮扶小队等,有些孩子本身就是热心肠,喜欢参与班级事务,这些孩子就是班干部的后备人选。老师需要不断提醒、督促孩子们,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3. 重合作

小组合作不仅可以用在学习上,班级的管理中也特别实用。刚开始的时候,虽然在座位上没有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摆放,接着慢慢的以两人小组的形式进行推进,来发掘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让他们担任小老师,晋升为四人为一组进行学习,在日常行为规范上进行约束。时间长了,我也能感受到一点点放手的乐趣。以前我经常会接到学生的告状,但是搭建小组后因为我就对他们说了,发生了矛盾,就先找组长解决、组长解决不好去找班长,再不行就来找我。其实小朋友们哪有那么多的矛盾,细算算也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们只是需要一个倾吐的对象。小组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运用的过程里也在不断产生问题,尤其是小组长担任时间长了会产生倦怠和小官僚注意的问题,需要不断的培养和调整,但总的来说还是能够促进孩子们共成长,同进步,效果不错。

三、全科掌控,共创和谐

一个班级实际上有两个集体,一个是学生集体,一个是教师集体。建设好学生集体固然重要,建设好教师集体则更为关键。相信大家都听过木桶效应吧。它是指在某个系统中,一个木桶的储水量取决于最短板的长度,而不去取决于最长的模板的长度。一个班级要想获得更大的成就,就应该补齐自己的短板。班主任就要找准自己班级的短板,弥补不足。我在每接到一个新的班级的时候,就关注自己的搭档。提前了解自己搭档的性格,爱好,教学风格等,有助于搭建良好的教师集体。我始终认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教师间的团结协作所产生的合力远远大于个体能力的简单之和。

总之,班主任需要主动适应 , 积极创新,探索更具科学性,人文性,发展性的班级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