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方晶

富裕县励志民族中学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 1610061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音乐作为初中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研究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有助于推动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观念有待更新

部分教师仍然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过于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的机会,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教学方法单一

一些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和单一,主要以教师讲解、示范为主,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在欣赏课中,教师往往只是简单地播放音乐作品,然后进行讲解分析,学生缺乏亲身体验和互动交流,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学资源利用不足

音乐教学资源丰富多样,包括教材、网络资源、地方音乐资源等。然而,部分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够充分,局限于教材内容,未能将丰富的音乐资源引入课堂,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也不利于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

(一)更新教学观念,以核心素养为导向

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核心素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都要充分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例如,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明确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其中,使教学活动围绕核心素养目标展开。

(二)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 情境教学法

创设生动有趣的音乐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音乐的魅力。例如,在教授民族音乐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民族服饰、风土人情等图片和视频,营造出相应的民族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角色扮演,模仿民族音乐表演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2. 合作学习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音乐任务。如在合唱教学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声部,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协作,共同练习合唱曲目。通过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素养。

3. 探究式教学法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音乐知识和作品。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析作品等方式进行探究。例如,在欣赏古典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提问“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是怎样的?它的音乐风格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拓展学生音乐视野

1. 挖掘教材资源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音乐素材,不仅仅局限于表面的知识和曲目,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例如,对于教材中的音乐作品,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其作曲家的生平、创作风格以及同一时期其他相关作品,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认识。

2. 整合网络资源

利用互联网丰富的音乐资源,为教学提供更多的素材和支持。教师可以收集优质的音乐教学视频、音频资料、音乐文化网站等,推荐给学生或在课堂上展示。例如,通过在线音乐平台,让学生欣赏到世界各地的优秀音乐作品,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互动平台,组织学生进行音乐交流和分享,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开发地方音乐资源

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地方音乐文化,将地方音乐资源引入初中音乐课堂,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家乡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教师可以通过走访民间艺人、收集地方音乐资料等方式,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课程。例如,在一些地区,将当地的戏曲、民歌等融入音乐教学,让学生学习和表演地方音乐,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评价主体多元化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评价为主的单一评价模式,构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主体。教师评价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面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核心素养发展情况。学生自评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生互评则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例如,在音乐表演活动后,先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小组内成员相互评价,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2. 评价内容全面化

评价内容不仅要涵盖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在评价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时,不仅要看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基本信息了解程度,还要考察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评价能力。在评价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时,除了演唱、演奏技巧外,还要关注学生在表演中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 评价方式多样化

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书面测试、口头评价、作品展示、活动表现评价等。书面测试可以考查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口头评价可以及时反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品展示能够直观地呈现学生的学习成果;活动表现评价则侧重于对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论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更新教学观念、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一系列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策略,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为培养具有较高音乐素养和综合素养的学生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黄晓怿.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音乐课堂体验式教学策略[J]. 基础教育论坛 ,2025,(13):32-34.

[2] 邹 惠 . 核 心 素 养 视 角 下 初 中 音 乐 大 单 元 教 学 策 略 [J]. 家长 ,2025,(12):133-136.

[3] 卢敏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开放性教学策略 [J]. 考试周刊 ,2025,(12):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