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写话教学的个性化的探究
章辉煌
福建省安溪县参内中心学校 36240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常忽视对低年级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方面提出:第一学段叫写话,第二、三学段叫习作。小学习作教学从什么阶段起步?采用什么教学方法起步?我认为习作训练起步越早越好。现在的一年级学生见多识广,虽然他们认识的汉字还不多,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产生强烈的表达和写作的欲望;况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想象力特别丰富,充满童真童趣,作为教师的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一学段创造条件,培养个性化的写话兴趣,让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用笔试着写下来,为今后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在低年级进行写话教学的个性化呢?我在教学过程中作了以下的探究。
一、让学生自由表达,培养学生说话能力。
说话是写话的基础,写话即把想说的话写出来,因此小学低段写话能力培养是从说话开始。我认为以下几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1、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有话可说。如教学《蚂蚁和蝈蝈》一课,通过课文朗读感悟后,启发学生想象夏天时,蝈蝈看见蚂蚁在搬粮食,它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到了冬天,蝈蝈又冷又饿时,他们又会说些什么,蚂蚁围着火炉幸福地过冬时会说什么?让学生扮演一下课文中的角色,引导他们进行角色对话,这不仅能激发儿童的表演欲,还能让孩子有话可说。进行说话训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为写话打下基础。
2、结合教材插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的教材内容生动活泼,富有时代感,特别是课文插图新颖、直观,易教易学。而文中的插图不仅是学好文章的工具,也是对学生进行说话写话训练的基础。加强看图说话写话的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利用这一幅幅色彩鲜艳,生动直观的画面,要求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大体了解每幅图的图意,然后指导学生有序地把看到的说出来。口头表达的条理性、完整性是建立在观察事物的周密性的基础上的,教师在学生口述时引导学生学会细致观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使学生看图说话的内容逐步具体,有条理。
二、加强阅读指导,积累写话素材。
有人把“读”比作蜜蜂采蜜,把“写”称作蜜蜂酿蜜,这个比喻不仅说明了读和写的关系,还说明了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一个过程。阅读是提高写作教学的最佳途径,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已经有了阅读图书的能力,但多数是注重画面内容,通过画面来理解内容。进入一年级,学了拼音这一识字工具后,我就注重引导学生从对画面的兴趣转移到对文字的兴趣上来。为了让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我首先从一些简单有趣的文字阅读开始,推荐阅读注上拼音的课外儿童读物,如《绘图汉语拼音注音文库》、《拼音小博士丛书》、 ⟨⟨365 夜作文启蒙》。每天中午(乡下的孩子中午都是很早到校),我带领学生认真阅读,耐心地让每一个学生读完规定的内容。布置作业,每天在家阅读时间为半个小时,让家长督促完成,学生独立读完一个故事,我就在班级评比栏中贴上一颗阅读星予以奖励。时间长了,学生就能自觉地阅读,并有了一定的阅读速度。同时开展背诵富有童趣或蕴有哲理的小诗歌,表演童话小品等,变单一的、毫无目的地看书为丰富多彩的语言积累过程,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扩充他们的课外阅读量,并使他们逐渐养成阅读习惯,为写话训练储存资源。
三、巧用文本,进行写话训练
1、仿写。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依托教材进行仿写不失为写作训练简单易行的好办法。
朱熹说:“古人学诗作文都仿先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顺熟。”现代诗人何其芳也告诉其弟弟:“初学写作,是经过有意或无意的模仿阶段,从中学会写作技巧。”语言大师吕淑湘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由此可见,仿写是开启写作之门的金钥匙。仿写又分全仿和点仿。全仿即从整体上模仿范文、文本作文,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这有难度,也拔高要求。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点仿,即局部模仿。我经常抓住课文中的一些经典语句进行局部仿写。如学了《家》一课,可让学生模仿着写上几句( )是( )的家。因为有生活经验加上课堂中进行过有关的说话训练,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很快就写出了有趣又有意义的句子,如:地球是人类的家,夜空是星星的家,竹林是熊猫的家等。又如学了《北风和小鱼》后,就可让学生模仿第一自然段进行仿写。不少学生就写出了这样一些充满童真童趣的句子:北风呼呼地吹着,它向小河吹一吹,小河结冰了,它向蚂蚁吹一吹,蚂蚁躲进了洞,它向青蛙吹一吹,青蛙开始冬眠了,它向梅花吹一吹,梅花更艳了……只要我们用心,就会发现教材文本中有许多可以让学生进行仿写的文句。坚持这样的仿写,是提高学生写话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2)续写。续写是在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写出的结果既符合情节的发展,又融入自己的想像,给文章添上一个较圆满的结局。如《这儿真好》这一课中,对荒岛的变化就只以“漫山遍野,绿叶成阴”一句进行高度浓缩的概括。教学中,我让学生想象小岛后来的样子,好在哪里,指导学生从这里的天空、树木、地上的野花、小动物等方面进行想象描述,重点突出小岛的“好”。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开了,针对发言我及时梳理纠正润色,再以“经过小熊的辛勤劳动,荒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里成了动物的乐园”为开头接着写下去,这样学生动起笔来并不难,写出来的文章有内容有条理又生动优美,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又对文本给学生留下的想像空间做了充分的填补。
四、简单入手,渗透写话技巧
从造句入手,根据一个词写一句话,要求把话说完整。下一次在这个基础上把话说具体。如用“书包”造句,有的学生写:我有一个书包。在这基础上引导学生:我有一个什么样的书包,这个书包怎么样。以扩句的形式,逐渐训练学生写话,由浅入深,逐步提高。我还经常进行填空式的写段练习,如“我有一双勤劳能干的小手。在学校,我 ;在家里,我我真是一个勤劳能干的好孩子。”“ 妈妈真忙,白天 ,晚上 。 妈 妈 真 辛 苦 啊!”“ 我 有 一 个 的 家。 爸爸 ,妈妈 。我爱我的家。”这样潜移默化地渗透句式表达的方法及总分总的构段方式。
总之,教师在低年级小学写话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不敢说到能说到会说,最后会写。要充分激发学生想象,凸显学生的个性化,逐步积累写话材料和语言知识,切实加强写话方法的指导,激发写话兴趣,让学生在轻松学习的前提下完成写话训练,感受写作乐趣。
参考文献:
[1] 周海鹰, 让童心放飞-- 浅谈低年级写话教学[A] :
[2] 金建华, 让“写话”成为一种习惯-- 低年级写话的实验探索之路[A];江苏省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