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依托语境促进学生建构词汇结构化的教学策略

作者

赵晨勉

浙江省杭州市文一街小学 浙江杭州 310000

问题提出:当下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之研究缘起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指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内容分三级呈现,建议 3~4 年级学习一级内容。然而,在日常教学中一些教师的词汇教学呈随意性或碎片化缺乏整体性,孩子们的掌握情况也不尽如人意,比如:“忘记词义”型、“义对音错”型、“答非所问”型……基于此,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单和问卷对词汇出现场景、学生应答、教师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调查。大多数英语课堂会采取视频歌曲导入的单一模式,只有一半的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数据统计结果如右图所示:

死记硬背,缺乏词汇积累兴趣 低段学生思维活跃,专注力时间短,当面对千篇一律且较为生硬的课前导入,学生体验无趣、缺乏兴致,容易导致疲劳和注意力分散,较早失去学习积极性。

生搬硬套,缺乏词汇应用支架 传统词汇课堂的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教师对课时的处理仅停留在表面和形式上,学生缺乏有效的活动全方位操练词汇,且当前的活动形式未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照本宣科,缺乏词汇表达场景 当前课后实践的模式下,教师对知识的关注程度远大于其他方面,易导致忽视学生文化韵味的培养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不利于其转化为实际语言能力。

研究价值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将依托语境促进学生建构词汇结构化的教学策略引入小学英语词汇实践教学中,真正落实学生可以在生活情境中灵活运用运用词汇。“生长图谱”指基于主题的根基,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以课前活动为生长萌芽;利用语言支架实现跨单元主题学习,在探索过程中促进生长;在课后实践中,学生互相借鉴,收获词汇学习的果实。

小学英语词汇跨学科主题活动之内涵解读

新课标提出“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生活经验和社会生活需要,围绕特定主题,由真实的问题或任务驱动,综合运用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自主开展项目学习”。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通过多学科协同工作来帮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

一、TBLT 视域下小学英语词汇跨学科主题活动的策略探索

三觉理解:厚积词汇认知养分

教师应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将多模态词汇教学理论深度融入教学实践之中,巧妙地刺激学生调用视觉、听觉以及触觉等多感官参与课堂活动。在使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基础上,助力学生夯实词汇的基础,进一步强化学生在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提升。

以“视”引境,激发探索兴趣

在执教三上 Unit3 Amazing animals 时,教师通过围绕主题情境展开活动,用视觉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已有基础上内化知识,让学生真实开展主题词汇的学习与运用。

案例1: 以“视”引境

图7: 词汇复现 图8: 图文感知

(1)“浸”:词汇复现,巩固词汇记忆

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视觉模态,通过上下词义复现来巩固学生的词汇记忆。教师可先提到“动物”这个上义词,然后再具体用图片闪现“dog”、“cat”等下义词,学生通过自身的知识储备,在视觉刺激下对词汇产生深刻的印象,从而有效巩固词汇记忆。

(2)“润”:图文感知,激发词汇观察

话题导入需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从 pet animals 切换到 zoo animals 的场景中,教师链接自己生活中的宠物与学生们在动物园看到的动物,为后续的 pet animals 和 zoo animals 的对比以及回答单元问题 How are animalsdifferent? 做铺垫。

二、以“听”融境,感知发音规律

作为一门学科融合性极高的学科,教师在设计课前活动中可以将英语学科与音乐、体艺等学科融合在一起,设计跨学科主题活动,在多模态的环境中刺激学生的感官。

案例2: 以“听”融境

图10: 以诵导引

图9: 以歌导引

(1)“律”:以歌导引,渗透核心词汇

教师可以通过选择旋律优美的英语歌曲,配上卡通活泼的动画,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在歌曲中渗透本课时的核心词汇,在旋律中感知词汇。学生在仔细观察视频中的动物提示下逐渐加深对于主题词汇的记忆,感受词汇学习的快乐。

(2)“动”:以诵导引,增强朗读语感

课本中的诗歌 chant 句式简单,富有节奏,同样也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 教师还可以将核心词汇换成卡通图片,让学生在跟上轻快的旋律的同时,配上手势舞,朗朗上口,韵味无穷。

以“读”入境,触摸词汇含义(1)“虚”:循发音规律,助力认读

案例3: 以“读”入境

图11: 循发音规律 图 12: 链生活物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遵循发音规律来认读词汇。通过教授学生一些常见的发音规则和技巧,帮助他们更为积极地投身于掌握词汇的发音和拼写之中,调动学生自然拼读的兴趣,为后续的词汇学习提供有力支持。

(2)“实”:链生活物品,融境趣读

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教师还可以将词汇与生活中的实际物品相结合进行阅读教学。在教授与水果相关的词汇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触摸到词汇的含义和用法,从而提高词汇学习的效果。

三、未来展望:跨学科主题词汇学习下“生长图谱”之深化与拓展

研究结论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词汇学习不只是记忆单词的音、形、义,还包括了解一定的构词法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语篇中通过听、说、读、看、写等活动,理解和表达与各种主题相关的信息和观点。通过不同的学习策略,学生能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效率,提高交际效果,以及调控学生学习情绪,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依托语境促进学生建构词汇结构化的教学策略创新了新型的词汇教学模式,有效改变学生的思维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词汇能力水平。跨学科主题活动探究模式顺应了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在真实情境中体验学习,在活动中习得词汇,提升语言核心素养。教师应聚焦知识的系统性、活用活动的关联性和尊重思维的开放性,引导学生学会用观察、辨析、推断等多种方式应用、迁移结构化知识,在此过程中实现语言、文化、思维、能力的跨跃式发展,助力学生学会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