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分析与应对方法
宋丹
赤壁市审计局 湖北赤壁市
1、引言
近年来,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建筑行业发展规模与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然而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却一直被造价超预算的问题困扰着。统计显示,近五年全球大概 65% 的建筑工程都有不同程度的造价超支情况且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拿中国来说,2022 年住建部数据表明超 40% 的重点建设项目因造价超预算而工期延误或者资金链紧张,这既影响项目经济效益也给行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挑战。所以深入分析造价超预算原因并提出科学有效应对策略是建筑行业急需解决的关键课题。
2、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原因分析
2.1 设计变更和工程量增加
建筑行业里,造价超预算的重要因素包括设计变更和工程量增加,近五年行业数据表明超 60% 的工程项目实施时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设计变更且这常带来额外成本,前期可行性研究不到位、业主需求有变或者施工条件变化等都可能是设计变更的原因,尤其设计方案没周全考虑现场实际情况的时候更易让后续施工出问题,就像某个大型公共建筑项目,地质勘察不彻底致使基础设计方案得改,工程量一下子增加了好多且材料和人工成本也跟着一路上涨,而且有些项目在设计阶段各方面的协同做得不好,设计师和施工单位之间沟通不顺畅,结果施工图纸到实际操作时没法完全施行只能频频调整,这样不但让工程造价增加了,还可能拖延工期使成本压力进一步加大,所以建筑行业造价管理中,减少设计变更并严格把控工程量增加是关键环节。
2.2 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
近年来,建筑行业普遍面临建筑材料与人工成本上涨带来的挑战,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五年里,像钢材、水泥这类主要建筑材料的价格平均波动幅度达 20%-30% 且劳动力成本每年平均增长率为 8% 还多,持续不断的成本上涨让工程造价控制遭遇严峻考验。因为全球经济环境不稳定时,原材料供应链一中断或者有政策调控,市场价格波动就无法控制且会直接影响材料价格,并且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也在加重,熟练工人缺着呢,所以人工费用一直居高不下。拿某个城市综合体项目来说,钢材价格短期内大涨,致使结构施工阶段预算比原计划超了 15%,而且部分地区环保政策一收紧,部分材料生产就被限制了,采购成本又被进一步推高了。建筑企业要应对材料和人工成本的不确定性并保证工程造价可控,就得精细化管理,还要有前瞻性预测。
2.3 项目管理不善导致工期延误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项目管理不善,这在工期延误对成本的影响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统计表明大概 40% 的工程超预算案例和工期延误直接有关,并且项目管理涵盖进度控制、资源配置、质量监督等多方面,任一环节出问题就可能影响整体施工效率[1]。就像有个高层住宅项目,施工现场组织很混乱,结果关键工序不能按时完成,最后拖了三个月工期,在此期间不但多出了机械设备租赁费,而且由于工人窝工又增加了人工成本,工期延误还会产生连锁反应,比如材料价格上涨、要付合同违约金之类的,进而让项目的经济负担更重。
2.4 预算编制不准确或不完善
工程造价管理中预算编制是基础环节且其是否准确直接影响项目成本控制效果,可是在实践里预算编制不准确、不完善的情况经常出现,主要表现为编制人员不了解项目实际情况、数据采集不完整、编制方法太简单等,就像某个市政道路项目预算编制时没把地下管线迁改的复杂性考虑进去,结果一施工就多花了占总预算 20% 以上的钱,并且有些预算编制靠经验估算是不是而不是用科学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所以预算结果和实际需求差别很大,近五年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且新工艺、新材料应用越来越多从而对预算编制要求也提高了,可是好多预算编制人员没及时更新知识体系致使预算方案适应不了新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所以要让预算编制更科学、精细并建立完整的预算审核机制才能减少造价超预算的现象很重要。
3、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应对方法
3.1 加强设计管理, 减少变更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已成为建筑行业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近年数据表明全球大概 60% 的建筑项目因设计管理不好致使造价超出预期且人们把设计变更当作主要因素之一,中国尤其如此,2018 到 2023 年超 45% 的大型建筑项目因设计老是调整而成本增加从而突显加强设计管理的重要性,并且项目前期阶段设计优化、方案稳定直接影响后来施工时的造价控制效果,所以提高设计质量、规范变更流程、加强各方协同能从源头有效减少不必要的造价波动。
3.2 优化采购策略, 控制成本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材料和设备采购环节对成本控制颇为重要。这几年建筑行业规模不断壮大,我国建筑业总产值一直在增长,到 2022 年已达 31 万亿,然而在这期间,由于采购策略不妥而造成成本超支的问题也越发突显,所以要有效应对这个挑战,关键在于优化采购策略,因为科学选择供应商、合理管理合同以及灵活运用价格谈判机制能大大降低采购成本并且减少预算超支的风险,就像钢材、水泥这类大宗建筑材料价格老是变的时候,签长期合作协议锁定价格或者引进动态调价机制就能很好地避开市场风险,并且当下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使采购流程变得透明又高效,就拿 BIM 技术来说,它整合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数据,从而精准预测材料需求,避免过量采购或者临时补买带来额外花费,而引入大数据分析后采购决策的科学性进一步提升,采购计划更符合实际施工进度,这样一来既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又能从源头上遏制造价超预算的情况,保障工程项目经济效益 [2]。
3.3 完善项目管理, 提高效率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建筑行业近年来在固定资产投资里的占比不断上升,统计显示 2022 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超 30 万亿元,不过工程造价超预算的问题也随之凸显并限制了行业发展,所以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完善项目管理以提高效率,因为项目管理核心是科学组织协调、优化资源配置来削减没必要的时间耽误和资源浪费。建筑工程里设计老变、施工管得松、信息传不通等情况常让成本跑偏,这都是项目管理体系不完善造成的,所以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制度非常必要,若引入全过程管理模式对项目从策划到竣工验收都系统管控,管理效率就能大大提高,就像施工阶段用动态成本控制机制加上BIM 技术、大数据分析手段实时监控工程进度和费用开支就能达成预算目标。
4、结论
在建筑行业里,工程造价超预算这一问题长期存在且成因繁杂,直接影响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分析近年来的实际案例可知,设计老是变更、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施工管理不好以及预算编制不够精确是致使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因素,这些情况既体现出项目管理的不足之处又表明行业在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上有欠缺,近五年的数据表明我国建筑行业平均造价超预算率为 15%-20% ,这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很多且这种状况急需改变,针对上述挑战,从项目全生命周期考虑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举措,如前期加强可行性研究与设计优化以减少后期变更可能,施工阶段开展全过程造价管理和动态成本控制来保证资源高效配置。
参考文献
[1]赵星星 ;.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及控制措施分析 [J]. 建材发展导向 ,2025(02):50-52.
[2]王飞宇 ;. 建筑工程造价超概、预算的原因及控制措施分析 [J]. 居业 ,2024(05):144-146.
[3]高红艳 ;.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及控制措施分析 [J]. 居业 ,2024(04):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