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视角下建筑电气设施的工程安全管理实践
解富超
山东齐安佳园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00
引言
电气设施的安全运行是物业管理的核心职责之一 , 物业企业需要重视电气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规划设计、安装调试到日常维保各个环节严格把控。建立智能化的监测系统,实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规范的安全管理措施不仅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更能为业主创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1 建筑电气设施工程安全管理前期准备
1.1 电气系统资料收集与分析
工程安全管理前期需全面收集建筑电气系统的设计图纸、施工记录及检测报告等基础资料。重点整理配电系统图、线路走向图、设备安装位置图等关键图纸信息。对既有电气设施的运行日志、维修记录进行系统梳理,建立完整的设备档案库。分析电气负荷分配情况,掌握各回路用电特性。对特殊区域如变配电室、竖井通道等部位的电气布置进行专项核查。通过资料分析明确系统架构、设备参数和维护要点,为后续安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1.2 安全管理制度与流程制定
安全管理需建立标准化的制度体系,制定电气设备操作、巡检、维护等各环节的规程文件。明确不同岗位人员的职责权限,划分管理责任区域。制定电气作业许可制度,规范带电作业、高空作业等特殊操作的审批流程。建立设备台账管理制度,完善资产信息登记。设计定期检测计划,规定绝缘测试、接地电阻测量等专项检测周期。编制应急预案,规范短路、过载等电气事故的处置程序。
1.3 安全防护用品与工具准备
电气作业需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专业防护装备,包括绝缘手套、绝缘靴、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配备电压等级相适应的验电器、接地线、绝缘棒等安全工器具。准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如红外热像仪、钳形电流表等诊断工具。储备应急抢修物资,包括电缆接头、熔断器等常用备件。建立工具台账,实施定期检测制度,确保所有防护用品处于有效状态。设置专用的工具存放区,实行定置管理。
2 建筑电气设施工程施工过程安全管控
2.1 施工现场安全布局规划
电气设施工程施工前需进行系统的现场安全布局规划,合理划分作业区域、材料堆放区和设备安装区。明确高压作业区、低压作业区的物理隔离措施,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规划电缆敷设路径,避免交叉作业干扰,确保施工通道畅通无阻。对配电房、变电站等重要区域实施封闭管理,设置专用进出口。临时照明系统需满足各作业面的照度要求,消除视觉盲区。特殊环境如潮湿场所、有限空间等需制定专项布局方案。施工区域与办公区、生活区保持安全距离,建立有效的物理隔离屏障。
2.2 电气设备安装质量监督
电气设备安装过程实行全过程质量监督机制,重点控制设备基础制作、就位安装、接线作业等关键工序。监督人员需核查设备型号、技术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安装位置与图纸的一致性。对母线连接、电缆终端制作等工艺进行专项验收,确保连接可靠、绝缘良好。变压器、开关柜等大型设备安装需执行专项施工方案,落实防震、防潮措施。隐蔽工程如接地装置敷设需进行过程影像记录,留存验收资料。建立质量追溯制度,实现安装过程的可追溯性管理。
2.3 临时用电安全管理
临时用电系统需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的结构。配电箱设置防雨防尘措施,进出线口做好防护处理。电缆敷设采取架空或埋地保护,避免机械损伤。移动式电气设备必须配备漏电保护装置,金属外壳可靠接地。临时照明线路与其他动力线路分开设置,保持安全距离。建立每日巡查制度,重点检查接头绝缘、保护装置有效性。特殊场所如金属容器内作业必须使用安全电压供电。临时用电系统定期进行绝缘测试,确保线路完好。
2.4 施工人员安全行为监管
实施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确保作业人员掌握电气安全操作规程。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严格审核电工操作资质。现场设置专职安全员,实时监督作业行为,纠正违章操作。高处作业必须系挂安全带,使用绝缘防护用具。带电作业执行工作票制度,落实双重监护措施。建立班组安全交底制度,明确当日作业风险及防范措施。实行安全行为考核机制,将个人安全表现与绩效挂钩。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升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3 建筑电气设施工程后期维护与评估
3.1 定期巡检与故障排查
建筑电气设施应建立周期性巡检制度,制定标准化的检查项目和流程。巡检工作需覆盖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应急电源等所有电气设备,重点检查关键连接点、保护装置和运行参数。采用目视检查、仪器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设备异常状态。对发现的隐患建立分级处理机制,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时限。建立完整的巡检记录档案,实现设备状态可追溯。特殊天气或重要活动前组织专项检查,确保系统可靠运行。重要设备实行重点监测,增加巡检频次。
3.2 电气设施维护保养计划
维护保养计划需根据设备特性和运行要求编制,明确各类设施的保养周期和内容。制定变压器油质检测、断路器机械特性测试等专项维护项目。建立预防性维护体系,提前安排设备消缺工作。维护作业实施标准化流程,规范操作步骤和质量要求。重点设备维护需编制专项方案,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建立设备维护档案,记录历次保养内容和发现的问题。季节性设备如空调配电系统需在换季时进行专项维护。维护计划应保持一定弹性,适应突发情况的需求。
3.3 应急处置预案制定与演练
应急预案需针对电气系统可能发生的各类故障编制,包括停电事故、设备起火、触电伤害等场景。明确应急组织架构和人员分工,规定信息报告流程。制定分级响应机制,区分一般故障和重大事故的处置方式。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设备,确保随时可用。定期组织实战演练,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演练后进行评估总结,持续优化处置流程。建立与供电单位、消防部门的联动机制,提升协同处置能力。预案内容应定期修订,保持与实际情况的匹配度。
3.4 安全管理效果评估与改进
建立电气设施安全管理评价体系,定期对各项工作开展效果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制度执行情况、隐患整改率、应急处置效率等指标。采用现场检查、员工访谈等方式收集评估数据。分析评估结果,识别管理薄弱环节。建立 PDCA循环改进机制,持续优化管理措施。引入新技术、新方法提升管理效能。评估结果作为下阶段工作计划制定的重要依据。保持评估过程的客观公正,真实反映管理水平。评估报告应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和时间节点要求。
结束语
建筑电气设施安全管理需要建立长效机制,通过人员培训、制度建设和技术创新等多方面协同推进。物业企业应当持续优化管理流程,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电气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规范化的安全管理不仅保障建筑功能正常发挥,更为使用者提供可靠的用电环境,体现物业管理的专业价值。
参考文献
[1] 包凤玲 .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分析 [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3,(01):142-144.
[2] 寇楠 .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强化策略 [J]. 房地产世界 ,2020,(18):76-77.
[3] 李伟 , 魏志慧 , 朱岩庆 .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强化策略研究 [J]. 科技风 ,2020,(15):138.
[4] 晏双凤 .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强化策略 [J]. 门窗 ,2019,(16):182.
[5] 陶然 .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研究 [J]. 民营科技 ,2018,(11):14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