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难点与控制要点

作者

王岩

身份证号:210304198703231620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作为投资管控的关键环节,面临着工程量认定偏差、计价标准适用争议等普遍性难题。随着建筑业态的多元化发展和新工艺新材料的广泛应用,传统审核方法已难以满足精细化管理的需求。当前亟需建立科学规范的审核体系,既要确保造价成果的真实准确,又要兼顾审核效率与成本控制,这对提升工程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难点;控制要点

引言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过程中,往往存在施工变更签证不完整、材料价格波动难追溯等典型问题。特别是在EPC总承包、装配式建筑等新型模式下,造价审核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因素。通过完善全过程造价跟踪机制,强化BIM等数字化技术应用,构建动态化、智能化的审核工作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审核质量与效率,为建设项目投资控制提供可靠保障。

1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是指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预算编制和竣工结算进行全面审查与核定的专业活动,其核心在于确保工程造价的合理性、真实性和合规性。预结算审核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生命周期,从投资决策阶段的预算控制,到施工过程中的动态调整,直至竣工后的最终结算确认,形成完整的造价管理闭环。这一工作不仅涉及工程量计算、定额套用、材料价格核定等技术性内容,还需要协调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等多方利益关系。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它是控制工程投资的关键手段,通过严格审核避免资金浪费和超概算风险;其次,作为工程款支付的依据,确保建设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透明度;最后,完善的审核机制能够有效预防工程经济纠纷,维护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在当前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科学严谨的预结算审核工作对提升投资效益、保障工程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难点

2.1工程量计算准确性难以把控

工程量的核定是预结算审核的核心环节,但由于施工图纸与实际施工存在偏差,尤其是隐蔽工程部分,往往导致工程量计算争议。例如,土方开挖、桩基工程等隐蔽部位,竣工后难以复测,施工单位可能虚报工程量。此外,不同计算规则和计量标准的适用性差异,如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转换问题,进一步增加了审核难度。审核人员若缺乏现场经验,仅依靠图纸和资料,极易出现漏算、重复计算或计算口径不一致的情况。

2.2材料价格波动与认质认价争议

建筑材料价格受市场供需影响波动较大,尤其是钢材、水泥等主材,施工期间价格可能与投标期存在显著差异。施工单位常以材料涨价为由申请调差,但如何界定合理调差范围成为审核难点。此外,甲方认质认价材料的品牌、规格与合同约定不符时,价格核定缺乏统一标准,易引发结算纠纷。部分项目还存在材料代用未办理正式变更手续的情况,导致结算时价格认定困难。

2.3设计变更与现场签证管理混乱

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频繁,但变更程序不规范,部分变更缺乏书面依据或签字不全,结算时补签现象普遍。现场签证内容描述模糊,工程量与计价方式不明确,甚至存在事后补签、虚假签证的情况。此外,变更与签证的时效性管理不足,导致结算阶段大量争议集中爆发,审核人员难以追溯真实性和合理性。缺乏全过程动态造价控制机制,进一步加剧了变更签证的审核难度。

3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控制要点

3.1工程量计算的精准把控

工程量计算作为造价预结算的基础环节,必须建立严格的审核控制机制。重点审核设计图纸与现场实际施工的吻合度,特别是隐蔽工程和变更部位的工程量认定。采用BIM建模技术进行三维算量,通过模型可视化比对发现工程量计算差异。建立工程量计算复核制度,实行"计算-复核-审定"三级管控流程,确保土建、安装等各专业工程量的计算规则统一、计量口径一致。对于钢结构、幕墙等特殊专业工程,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审核,避免因专业认知不足导致的计量偏差。同时要建立工程量计算台账,完整记录计算依据和过程,为后续争议处理提供追溯依据。

3.2材料价格的市场化管控

材料价格审核要建立动态的市场价格跟踪机制,重点把控价格采集时点与施工进度的匹配性。对于钢材、水泥等大宗材料,要审核价格波动期的计价方式是否合理,是否考虑了调价条款的适用条件。装饰材料、设备等要审核品牌规格与招标文件的符合度,防止以次充好或标准拔高。建立材料价格数据库,收集整理不同时期、不同渠道的价格信息,为价格审核提供参考依据。对于甲供材料,要审核领用数量与实际用量的对应关系,防止超领浪费。特殊材料要审核采购程序的合规性,确保价格形成的透明公正。

3.3定额套用的合规性审查

定额套用审核要重点关注施工工艺与定额子目的匹配度,防止高套、错套定额现象。审核施工组织设计与实际工艺的吻合度,确保定额选用符合工程特征。对于补充定额,要审核其编制依据是否充分、测算数据是否可靠。措施项目要审核其必要性和计算基础,防止重复计取或虚增费用。人工费调整要审核政策文件执行情况,确保调价幅度和时点符合规定。机械台班要审核实际配置与施工方案的符合度,防止机械类型、规格与定额不匹配的情况。建立定额使用负面清单,明确常见错误类型,提高审核的针对性。

3.4变更签证的规范性管理

工程变更签证审核要建立全过程跟踪机制,重点把控变更程序的合规性。审核变更审批流程是否完整,权限设置是否合理,防止事后补签或越权签证。变更内容要审核其必要性论证是否充分,是否经过多方案比选。变更工程量要审核现场确认记录的完整性,确保计量依据可靠。变更计价要审核与原合同的衔接关系,防止重复计价或计价标准不一致。建立变更签证分类管理制度,区分技术性变更与管理性变更,采取差异化的审核策略。推行变更预警机制,对重大变更实施重点监控,控制变更对造价的影响幅度。

3.5费用计取的合理性控制

措施项目费要审核其计算基础与施工方案的关联性,确保费用计取与实际投入相匹配。规费税金要审核计费基数和费率的准确性,防止错算漏算。总承包服务费要审核服务内容和深度是否符合取费标准。暂列金额要审核使用范围和审批程序,防止滥用或挪用。索赔费用要审核依据是否充分,计算是否合理,程序是否合规。建立费用计取标准库,明确各类费用的计取条件和计算方法,提高审核效率。推行费用分解审核法,将综合单价拆解为人工、材料、机械等组成要素,逐项审核其合理性,确保造价构成的真实准确。

结束语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优化需要技术创新与制度完善双轮驱动,未来应着力推进审核标准体系建设,加强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培养,并积极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审核领域的深度应用。通过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造价审核机制,不仅能够有效防范投资风险,更将推动建筑行业向精细化、数字化管理方向转型升级,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芦岩.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居业,2024,(12):248-249.

[2]戴甘.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A]2024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智慧建筑与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四)[C].《中国建筑金属结构》杂志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金属结构》杂志社有限公司,2024:2.

[3]蒋春燕.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要点[J].中华建设,2024,(12):64-66.

[4]林剑.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24,(11):78-80.

[5]梁燕鑫.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难点与控制要点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4,23(11):175-177.